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2篇
  免费   453篇
  国内免费   620篇
测绘学   440篇
大气科学   376篇
地球物理   312篇
地质学   966篇
海洋学   418篇
天文学   24篇
综合类   100篇
自然地理   109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6年   2篇
  1948年   2篇
  1942年   3篇
  192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绳索取心冲击回转钻具是将绳索取心和冲击回转两种钻进工艺的优势进行叠加设计出的新钻具,该钻具对提高钻探生产效率和施工质量有显著的效果。通过设计及应用试验,发现了内管总成的"漂浮现象"及原钻具内管总成的"减振效应"对两种工艺组合应用影响的关键技术难题,并采取了有效的解决方法,为今后该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92.
前人对东天山海西期的构造-热事件作了大量研究,得出了许多方面的重要认识.东天山印支期的构造演化到底是海西期的延续,还是受控于另一构造域,至今仍不清楚.因此,印支期岩浆岩岩相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质学的综合研究,对阐明本区印支期的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产于中天山东段的尾亚石英闪长岩形成于印支早-中期.该岩石主要组成矿物为...  相似文献   
993.
张珂  王海军  任然  汤雷  郁舒阳  刘鑫娜  顾浩 《岩土力学》2019,40(12):4731-4739
断裂力学是各领域基础科学,材料内裂纹相互作用是断裂力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但目前球体内裂纹相互作用研究成果较少。基于三维激光疲劳内裂纹(3D-ILC)技术,在对球体试样表面无任何损伤的情况下,制作三维平行纯内裂纹,开展45o倾角平行双内裂纹单轴压缩试验,对双内裂纹的裂纹扩展过程、应力双折射规律、断口特征、破坏形态、相互作用等多方面开展研究,进行含双内裂纹I-II-III型圆球断裂数值模拟,分析KⅠ、KⅡ、KⅢ分布规律,与试验相符。结果表明:(1)球体双内裂纹在单轴压缩下之间发生屏蔽作用,主裂纹面穿过两预制内裂纹;(2)翼型裂纹光滑区呈现I-II型裂纹断口特征,翼型裂纹侧面撕裂区呈现“矛状”III型裂纹特征;(3)基于M积分计算的KI、KII、KIII分析与基于断裂特征的I、II、III型裂纹类型分析一致。3D-ILC技术可用于球体内裂纹相互作用断裂试验研究,球体内裂纹试验与理论分析为脆性材料内裂纹扩展及相互作用研究提供试验与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94.
浅谈岿美山钨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常青 《矿产与地质》2010,24(2):136-140
岿美山钨矿包括西部含黑钨石英脉组及南部矽卡岩白钨矿体,探矿均未超过500m标高以下范围;经过几十年的生产实践和对深、边部的勘探,认为石英脉型黑钨矿向南西方向侧伏明显,内接触带中有大量石英脉,且有不同程度矿化,有二次成矿的条件,砂包常见。指出矿区西部及北东、南东方向有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995.
东亚大陆原型形成于三叠纪印支造山运动旋回,其周邻环绕的三大洋(古太平洋、蒙古-鄂霍茨克洋、中特提斯洋)于早侏罗世初期几乎同时向东亚大陆俯冲,开启了东亚多板块汇聚历史。文章通过总结东亚大陆晚中生代构造变形和构造岩浆事件的新近研究成果,简述了东亚多板块汇聚产生的三个陆缘汇聚构造系统(北部蒙古-鄂霍次克碰撞造山带、东部与俯冲有关的增生造山系统、西南部班公湖-怒江缝合构造带)、陆内汇聚构造变形体系和大陆伸展构造体系。在此基础上,重新构建了东亚多板块汇聚大陆构造-岩浆演化的时间框架,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早侏罗世(200~170 Ma)周邻大洋板块初始俯冲阶段和陆缘裂解事件,中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170~135 Ma)周邻陆缘碰撞造山或俯冲增生造山作用、陆内再生造山作用和汇聚构造体系的形成;中晚白垩世(135~80 Ma)大陆岩石圈的减薄作用和大陆伸展构造体系的发育。研究认为,晚中生代东亚多板块汇聚在时空上的有序演化和深浅构造的复合叠加,不仅产生了东亚大陆复杂的陆缘和陆内构造体系,同时控制了中国东部燕山期爆发式岩浆-成矿作用,也使东亚构造地貌发生东西翘变,早期陆缘汇聚产生的东部高原因晚期大陆岩石圈的减薄和伸展而垮塌。东亚大陆构造体系的形成和演化与联合古大陆的裂解同步,晚中生代东亚多板块汇聚完成了从东亚到欧亚大陆的演替,以东亚大陆为核心的多板块汇聚格局一直延续至新生代,可能成为未来超大陆形成的起点。   相似文献   
996.
简要介绍了几种代表性矿床与某些板内构造的关系,其中包括郯庐断裂及其有关矿床、拉分盆地宁芜铁矿、伸展构造与胶东金矿、陆内碰撞造山带与豫西金矿、昆阳裂谷与东川铜矿等,并初步探讨了这些板内构造与板块构造活动的关系及其深部机制。  相似文献   
997.
滇西新生代富碱斑岩的岩石特征与成因   总被引:87,自引:0,他引:8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邓万明  黄萱 《地质科学》1998,33(4):412-425
对滇西金沙江-墨江缝合带中段新生代富碱斑岩的岩石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组成的研究表明,这一套岩石形成在板内造山后的剪切和拉张构造环境,是壳-幔混合层物质部分熔融,快速上升浅部定位所形成。本区壳-幔过渡带可能是先期生成的一种富集源区。文中还讨论了壳-幔过渡带的成因及富碱斑岩岩浆活动与岩石圈演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8.
雪峰山陆内造山带的构造特征与演化   总被引:47,自引:2,他引:47  
在对雪峰山的地质构造及其演化作了研究,并和阿尔卑斯式、阿巴拉契亚式的造山带和远程推覆体作了对比研究以后,作者认为:雪峰山地区的地质构造以具有多期,多层次的层滑构造为主要特色。其主要特征表现为在垂向剖面上有着多个区域性滑脱层,发育株罗山式褐挣矣逆冲叠瓦推覆构造,但它不是阿巴拉契式远程异地推覆体而是准原地型的。逆掩推覆虽然使原来沉积相带变窄,但并未破坏原来扬子地块东南边缘自北西向南东的由台地相--斜坡相--深水盆地相的沉积古地理格局,它是陆内造山带常见的构造样式,是在陆内裂陷的背景上由于裂谷关闭时陆块拼贴碰撞(即所谓软碰撞)和陆内俯冲产生的。雪峰山地区也发育伸展剥离和滑覆构造,伴随每一次挤压造山、地壳加厚的过程,在后造山期,也有地壳的隆升、地壳的拉伸和厚度减薄,它是深部岩石圈拆沉作用在地壳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999.
黏土矿物是气页岩储层中天然气吸附的重要孔隙介质。孔隙测量显示,蒙脱石以3~6 nm的小孔占优势,高岭石以20~80 nm中-大孔为主,伊蒙混层矿物中两类孔隙都很发育。绿泥石和伊利石孔隙率较低,均以中-大孔为主。虽然6 nm以下的微-小孔不一定是黏土矿物孔隙的主要构成,但它们是孔隙内表面积的主要贡献者,20 nm以下的孔隙是吸附气的主要储存场所。各种黏土岩、粉砂岩及石英岩的内表面积与其甲烷吸附性能具有相同的大小次序:蒙脱石伊蒙混层高岭石绿泥石伊利石粉砂岩石英岩,而它们的内表面积与最大甲烷吸附量显示良好的正相关关系,指示黏土矿物的气体吸附能力受其孔隙内表面积的控制。研究表明,页岩储层天然气吸附能力主要决定于小于20 nm,特别是小于6 nm微孔隙的发育程度,岩石类型及成因间接地影响其孔隙特征和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1000.
油井套管往往处于管内外复杂的受力环境下,揭示和分析这些因素对套管抗挤能力的影响就显得非常重要,并可为套管强度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根据套管在受到外部非均匀载荷和内压作用下的受力特点和材料力学理论,建立了单位长度的理想圆管的环向应力的计算模型,得到了套管内外壁的环向应力分布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套管发生破坏失效位置在圆周方向与最大水平地应力成90°角的内壁上。依据Von Mises屈服准则由失效点得到了非均匀外挤载荷和内压作用下套管屈曲时抗外挤能力的新公式。实例计算表明:在影响套管的抗挤能力的因素中,外载荷的非均匀系数对套管抗外挤能力影响最大,外载荷的非均匀系数越大,套管抗外挤能力下降得越快;在外载荷非均匀性较小的条件下,提高套管外载荷承载能力可通过增大内压和减小套管径厚比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