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458篇 |
免费 | 2931篇 |
国内免费 | 312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15篇 |
大气科学 | 210篇 |
地球物理 | 298篇 |
地质学 | 16309篇 |
海洋学 | 135篇 |
综合类 | 915篇 |
自然地理 | 33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3篇 |
2024年 | 242篇 |
2023年 | 421篇 |
2022年 | 409篇 |
2021年 | 402篇 |
2020年 | 460篇 |
2019年 | 366篇 |
2018年 | 296篇 |
2017年 | 338篇 |
2016年 | 408篇 |
2015年 | 453篇 |
2014年 | 733篇 |
2013年 | 520篇 |
2012年 | 656篇 |
2011年 | 739篇 |
2010年 | 538篇 |
2009年 | 521篇 |
2008年 | 492篇 |
2007年 | 421篇 |
2006年 | 479篇 |
2005年 | 346篇 |
2004年 | 356篇 |
2003年 | 359篇 |
2002年 | 372篇 |
2001年 | 443篇 |
2000年 | 452篇 |
1999年 | 572篇 |
1998年 | 729篇 |
1997年 | 721篇 |
1996年 | 703篇 |
1995年 | 682篇 |
1994年 | 560篇 |
1993年 | 583篇 |
1992年 | 762篇 |
1991年 | 831篇 |
1990年 | 468篇 |
1989年 | 443篇 |
1988年 | 74篇 |
1987年 | 56篇 |
1986年 | 22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7篇 |
1977年 | 4篇 |
1975年 | 4篇 |
1973年 | 3篇 |
1972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192.
东北地区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构造背景 总被引:53,自引:0,他引:53
通过中国东北地区浅戍低温热液矿床的综合特征研究,将矿床的分布划分为德尔布干、呼玛、小兴安岭和吉东4个矿集区,根据其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初步确定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大气降水,部分混有岩浆水;戍矿物质主要来自赋矿围岩和戍矿岩浆-流体系统;多数矿床形成于中低温、中浅成环境,个别矿床成矿温度高、深度大,显示了斑岩型或造山型与浅成低温溶液型成矿系统之间的连续性;厘定大规模成岩成矿时间为130Ma左右,构造环境是古亚洲洋闭合后陆陆碰撞过程的挤压-伸展转变体制,并以矿集区尺度的CMF模式解释了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岩浆-流体系统的发育机制。 相似文献
193.
194.
195.
近年来胶东栖霞大霞址断裂南段发现了多个金矿床。文章从蚀变带特征、矿体空间展布特征等方面阐述了研究区金矿地质特征;从地层、岩浆岩、构造“三位一体”分析总结了控矿因素;通过与典型矿床的分析对比,认为该区金矿床类型属于构造蚀变岩型,金矿与硅化、绢英岩化、黄铁矿化关系最为密切;结合对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运移、沉淀、富集等的认识,对大霞址断裂金矿的成因进行了总结,建立了成矿模式,提出了下一步找矿建议。 相似文献
196.
铜矿是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紧缺矿种之一,斑岩型铜矿和矽卡岩型铜矿又是我国铜金属的重要来源。目前,在我国发现的斑岩型铜矿虽然规模较大,但品位较低,而矽卡岩型铜矿品位较高,但多数为中小型矿床。 相似文献
197.
198.
根据矿床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磁异常与金矿体的关系,地球化学异常及其垂向分带规律,归纳出矿床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找矿模式和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99.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