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30篇
  免费   5571篇
  国内免费   6292篇
测绘学   1423篇
大气科学   1719篇
地球物理   7367篇
地质学   22636篇
海洋学   2089篇
天文学   373篇
综合类   2765篇
自然地理   2321篇
  2024年   249篇
  2023年   810篇
  2022年   1165篇
  2021年   1143篇
  2020年   966篇
  2019年   998篇
  2018年   739篇
  2017年   784篇
  2016年   857篇
  2015年   987篇
  2014年   1952篇
  2013年   1429篇
  2012年   1683篇
  2011年   1644篇
  2010年   1486篇
  2009年   1648篇
  2008年   1610篇
  2007年   1363篇
  2006年   1397篇
  2005年   1321篇
  2004年   1232篇
  2003年   1281篇
  2002年   1324篇
  2001年   1341篇
  2000年   1103篇
  1999年   1097篇
  1998年   1058篇
  1997年   1075篇
  1996年   996篇
  1995年   990篇
  1994年   912篇
  1993年   750篇
  1992年   828篇
  1991年   713篇
  1990年   606篇
  1989年   497篇
  1988年   119篇
  1987年   105篇
  1986年   72篇
  1985年   48篇
  1984年   32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40篇
  1981年   26篇
  1980年   29篇
  1979年   32篇
  1978年   12篇
  1977年   15篇
  1975年   11篇
  1954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根据遥感图象的解译结果,介绍了环形构造的基本特征及其对中强地震的控震作用,指出了环形构造的地震构造模式和环形构造对分析地震构造环境和地震预报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2.
103.
五大连池炎山活动规律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大连池火山群有复合火 山及盾火山两种主要类型,受北东,北西方向断裂控制,属中心 式喷发,强度中等。  相似文献   
104.
科尔沁沙地巴克窑地区近150年的环境演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任国玉  肖平 《地理研究》1997,16(4):39-46
在沉积和花粉分析的基础上,对科尔沁沙地东南部巴克窑地区过去150年的植被和环境演变进行了重建。巴克窑等湖泡的诞生时间是在上个世纪前期,约1837年前后。这个时间也正是科尔沁沙地东南部地区首次大规模人口移入和垦荒年代。突然增加的人类活动导致了沙丘植被的迅速破坏,而植被减少和沙丘活化引起区域水文循环的重新调整,即原来通过植物蒸腾作用输出的水量明显减弱,致使地下潜水位上升,形成一系列湖泡。以后,沙地系统的演化主要是在人类活动、气候和系统内部反馈机制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  相似文献   
105.
大陆板块在碰撞时,岩石圈中形成以拆离面为主体的构造通道和减压工,特殊地段形成热能和热流体的聚集区,并逐步发展成岩浆孕育带。建立了三个常见的岩浆孕育带模型。强调花岗岩主要形成于陆壳中上层。  相似文献   
106.
107.
郭晓东  王广兰 《河南地质》1997,15(3):175-178
根据构造控矿的观点,通过对成矿期内容矿断裂活动分析,阐述了构造活动与矿体定位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8.
琚宜文 《矿井地质》1997,(2):7-13,6
本文对海孜煤矿已采区层滑构造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层滑是以北西--南东滑动方向为主体的复合式构造。它常发育在7、10等煤层顶板附近,而以7煤层为最严重,这是7煤层形成急剧增厚变薄以至不可采区的主要原因。层滑煤厚变化带不仅在平面上的展布具有方向性、等距性和分区性等特点,而且还表现为不同方向的叠加复合,由于上述特征,层滑构造对煤矿生产产生了多种影响。在工作中利用构造煤厚规律对未采区开展了构造预测,  相似文献   
109.
110.
昆阳群滑覆构造的控矿作用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黄仲权 《云南地质》1997,16(1):40-51
昆阳群滑覆构造的发现,是近十年来康滇地轴,前震旦纪区域成矿规律的新进展,对进一步深化昆阳群的找矿工作具有意义。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下昆阳群(东川系)是在晋宁运动时期因滑覆构造而滑覆于上昆阳群(易门系)之上。矿床由层控到构控,是滑覆构造发展的结果。认识刺穿构造控矿,为在昆阳群内的找矿工作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