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29篇
  免费   652篇
  国内免费   1395篇
测绘学   444篇
大气科学   295篇
地球物理   249篇
地质学   4072篇
海洋学   621篇
天文学   48篇
综合类   257篇
自然地理   390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32篇
  2022年   180篇
  2021年   201篇
  2020年   153篇
  2019年   194篇
  2018年   136篇
  2017年   125篇
  2016年   148篇
  2015年   157篇
  2014年   291篇
  2013年   197篇
  2012年   251篇
  2011年   285篇
  2010年   233篇
  2009年   223篇
  2008年   257篇
  2007年   257篇
  2006年   237篇
  2005年   213篇
  2004年   171篇
  2003年   191篇
  2002年   195篇
  2001年   185篇
  2000年   174篇
  1999年   148篇
  1998年   170篇
  1997年   165篇
  1996年   171篇
  1995年   150篇
  1994年   129篇
  1993年   115篇
  1992年   104篇
  1991年   129篇
  1990年   90篇
  1989年   80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3篇
  1973年   3篇
  1972年   3篇
  1962年   2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冲积平原区土壤元素组成特征及其示踪作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应用土壤元素组成特征研究基础地质问题是覆盖区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工作后项重要任务。通过对珠江三角洲,江汉平原,成都盆地3个冲积平原区土壤元素组成特征的研究,探讨了其对土壤成壤母质特性的示踪作用,为今后开展类似的研究工作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92.
研究发现,高山峡谷区内土壤中元素的表生活动以表生富集作用为主,元素表征富集作用的程度、富集层位和粒级等受矿化作用和自然风化作用双重影响。非矿化地段土壤中元素的表生富集程度较矿化带处土壤中元素表生富集程度更强;矿化带处B层土壤比A层土壤中元素的富集强度稍大,元素明显地富集在粗粒级组分中;近矿(化)带的非矿化地段,A、B两层土壤仍受到矿化组分的影响,A层土壤比B层土壤受到的影响更加明显,粗粒级组分比细粒级组分反映敏感,C层土壤中元素在细粒级组分中轻微富集。根据本次研究结果,调整了高山峡谷区土壤测量工作方法,经试点测量验证,找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3.
热液矿床成矿元素地球化学异常探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为什么有些热液矿床矿体周围蚀变岩中出现明显的成矿元素负异常,而有些热液矿床矿体周围蚀变岩中出现明显的成矿元素正异常?以湘中地区锑(金)矿床为例,探讨了热液矿床成矿元素异常的形成机理,研究表明,热液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的差异是导致成矿元素正异常或负异常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94.
江西金山金矿成矿物质来源的铂族元素证据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金山金矿位于我国名的德兴铜金矿集区内,是一个与韧性剪切带有关的超大型金矿床,对该矿床矿(岩)石铂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与原始地幔相比,各类岩石明显亏损铂族元素。碳质千枚岩,超糜棱岩和含金石英脉中铂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分配模式基本一臻。从碳质千枚岩,(超)糜棱岩到含金石英脉铂族元素总量逐渐降低的趋势。Pd/Pt和Pt/Ir值逐渐减小;Pd和Au具有明显的负相关(r=-0.9443),而Ir和Pt的相关性不明显。这说明在热液流体作用过程中。铂族元素Ir组元素和Pd元素具有较为一致的地球化学行为,同时也存在Pd组元素之间的分离现象。碳质千枚岩,糜棱岩,超糜棱岩和含金石英脉的稀土元素分配模式也十分相似,具有右倾缓倾的特点,铕亏损较明显(δEu=0.62-0.71),而铈基本没有明显的富集或亏损(δCe=0.97-1.01)。稀土元素地球化学表明成矿物质来源与围岩碳质千枚岩有密切关系。结合前人对金山金矿成矿物质来源的研究。认为铂族元素可以做为地球化学示踪剂在流体/岩石相互作用研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5.
东乡铜矿断裂带构造地球化学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东乡铜矿区主要断裂带SiO2明显为带入组分,K^ ,Na^ ,Ca^2 ,Mg^2 属带出组分,Fe^3 /Fe^2 比值相对较低,成矿元素Cu,Pb,Zn,Ag,Au,As,Sb,Mo,Sn含量增高,属于明显的带入组分,可作为储矿断裂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96.
北祁连山地区洋中脊热液铁铜矿床是局部地幔固化周期形成的.从区域到矿床形成了与一般热液矿床差异较大的地球化学异常.主要研究了北祁连山铁铜矿矿集区、矿田和矿床的地球化学异常,揭示了元素的空间分带规律.为进一步探讨北祁连山的洋中脊热液矿床的成矿规律提供了区域地球化学和矿床地球化学证据.  相似文献   
97.
ODP 1144站钻孔沉积物中微玻璃陨石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电子探针和激光探针等离子体质谱方法分析了取自南海北部的ODP1144钻孔沉积物中的微玻璃陨石和取自邻近的广东省湛江和吴川玻璃陨石的主元素和微量元素组成。结果显示,这些微玻璃陨石属于亚洲-澳大利亚散落区的普通微玻璃陨石。从成分上看,这些微玻璃陨石存在两种不同的类型,其中的绝大部分Al2O3含量在19.0%以上,属于高Al类型,相应的难熔微量元素含量也比较高;个别微玻璃陨石Al2O3含量(13.0%)和难熔微量元素含量较低,微量元素含量和特征比值都与邻近的广东省湛江和吴川的玻璃陨石相近。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意味着,这些微玻璃陨石来源于同一靶源区,但靶区的物质组成并不均一。  相似文献   
98.
含水矿物在真空下的释Ar机制:Ar-Ar热年代学面临的新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芳  穆治国 《地学前缘》2002,9(2):505-510
地质体的实际情况、激光显微探针束研究、XRD和SEM观测以及真空加热下Ar的释放特征都表明体积扩散不是含水矿物在真空加热中释放Ar的唯一机制。在低温下 ,Ar的释放主要受由缺陷引起的短程扩散和体积扩散共同作用的多途径扩散机制制约 ;而在高温下 ,由于含水矿物在真空中不够稳定 ,Ar的释放受到脱羟基、脱氢、氧化反应、分层作用等造成的晶体结构改变的强烈影响。含水矿物在高温下的氧化分解会导致矿物中原始Ar浓度梯度的均一化 ,因而无法得到真实的Ar分布剖面 ,也无法据此计算矿物的封闭温度 ,并进而可能影响到ArAr年龄坪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99.
通过对塔河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及其胶结物方解石的化学成分及方解石晶体微形貌研究后认为 :塔河一号S6 0井埋深 5 433.2 0~ 5 435m发育的岩溶角砾灰岩,属于高度大于 2m的大型古岩溶洞穴沉积;而埋深 5 435m中晶洞中的方解石是地表岩溶带的早中期的淡水与海水的混合带的产物。在本文中,作者指出碳酸盐岩矿物学及地球化学可有效地应用于表生岩溶作用中的深度、强度、期次以及成岩序列及古沉积环境判别等项研究中。  相似文献   
100.
The composition of quartz inclusions and trace elements in ore indicate that gold-bearing fluid in the Xiadian gold deposit,Shandong Province,stemmed from both mantle and magma,belonging to a composite origin.Based on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 experimental studies,gold-bearing fluid initiative localization mechanism and the forming environment of ore-host rocks are discussed in the present paper.The composite fluid extracted gold from rocks because of its expanding and injecting forces and injecting forces and flew through ore-conducive structures,leading to the breakup of rocks.The generation of ore-host faults and the precipitation of gold-bearing fluid occurred almost simultaneously.This study provides fur-ther information about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gold ore veins and basic-ultrabasic vein rocks and intermediate vein rocks,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gold ore veins and the rules governing the migration of ore flui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