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8篇
测绘学   3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195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辽阳隆昌—本溪草河口一带的硫铁矿及其它硫化物矿床(点),赋存于早元古宙北辽河群里尔峪组钠质火山岩段向碳酸盐岩过渡的层状岩系中,严格受里尔峪组控制。里尔峪组厚度为400—600m,由3个岩段组成,原岩为火山—沉积岩,火山岩属钙碱性火山喷发系列。矿床既受层位控制,亦受岩性控制。成矿物质通常来源于辽东早元古宙裂陷槽(构造活动带)内的钠质火山喷发,具工业价值的矿床受一定的岩相古地理条件及后期褶皱构造所控制。  相似文献   
82.
<正>扬子陆核崆岭地区的圈椅埫钾长花岗岩岩体是目前崆岭构造穹窿区唯一已有相对可信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基础的古元古代晚期酸性岩浆作用的产物,因此成为了解扬子克拉通核部元古宙早期岩浆事件的代表性地质单元之一。本文以其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其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并据此对岩石成因和扬子陆核古元古代构造演化过程进行了探讨。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表明,圈椅埫花岗岩形成年龄为1822±44 Ma,说明其为扬子陆核典型的元古宙早期岩浆活动产物。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花  相似文献   
83.
小秦岭地区是华北克拉通中央带南部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其地壳组成、变质作用,尤其是岩浆作用年龄的研究,对确认小秦岭地区在1.85~1.70 Ga期间大地构造是非常重要的。报道了小秦岭地区北部古元古代正长岩LA-ICP-MS锆石 U-Pb平均年龄为(1 831.0±6.8)Ma(95%可信度,MSWD=0.37);结合年龄数据和地质证据,认为小秦岭地区(1 831.0±6.8)Ma正长岩形成于华北克拉通南缘地壳减薄作用环境之中,可能也是大火成岩省的一个组成部分,并探讨了华北克拉通在1.90~1.85 Ga和1.85~1.70 Ga 期间的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84.
林子瑜  聂逢君  张士红  徐翅翔  余倩 《地质通报》2019,38(11):1867-1876
兰杰一号铀矿及其所属的鳄鱼河铀矿田产于北澳太古宙克拉通内古元古代裂谷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松溪造山带,矿体产于新太古代—古元古代结晶-变质基底/晚古元古代—中元古代康博尔吉红层建造不整合界面之下,铀矿化分3个时代,U_1为1720~1680Ma,U_2为1420~1040Ma,U_3为474±6Ma,U1是主矿化时代。该矿床于1969年后期通过航空放射性测量被发现,1970’s经勘探圈定了No.1和No.3两个铀矿体,总计资源储量124681t@0.23%U_3O_8。1980年10月正式露采,至2018年12月,总计生产了128739t U_3O_8。1985财年开始,ERA(澳大利亚能源资源有限责任公司)向世界核能市场共计销售了产于兰杰铀矿的119882t U_3O_8。2009年,发现了No.3深部矿,探明资源储量为43857t@0.22%U_3O_8,这部分资源将以地下开采方式利用。预计到2026年,采区地貌景观和生态环境将得到恢复。进一步讨论了澳北元古宙不整合面型铀矿找矿的方向,持续稳定的铀矿开采与生产的意义,以及投资澳大利亚铀矿业需要注意的政治与法律问题。这些内容可以为国内矿业企业及地勘单位合理部署澳洲铀矿勘查与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5.
赣东北蛇绿混杂岩和变质岩中的硅质岩时代问题已成为研究华南构造古地理的焦点之一。赣东北地区长期以来被地质学界认为属于江南古陆元古宙“板溪群”的范畴。近年来,关于该构造岩系中存在晚古生代放射虫动物群的报道,导致一些学者怀疑该地区传统的构造古地理格局需要重新解释。对此,许多地学工作者提出异议。为了进一步澄清有关地层的时代归属问题,本课题组织了包括古生物学、构造地质学和区域地质调查等领域的跨学科研究人员进行了野外调查和样品的多次重复系统采集;同时,对已发表的资料进行了再分析。本项研究显示,  相似文献   
86.
秦岭岩群副变质岩碎屑锆石年龄谱及其地质意义探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报道了北秦岭地块中秦岭岩群夕线黑云石英片岩61个碎屑锆石测点的207Pb/206Pb年龄测试结果,其中15个测点在SHRIMPⅡ上进行,46个测点来自LA-ICPMS的测定结果。61个年龄值显示锆石主要来源为1·5~1·9Ga(共51个测点,占所有测点的83·6%)的古元古代末至中元古代早期的大陆地壳,1粒碎屑锆石来自新太古代岩石,5粒来自中元古代晚期的蚀源区,4个测点为0·9~1·0Ga。由于秦岭岩群被新元古代早期960~900Ma的花岗岩体侵入,新的碎屑锆石测年结果表明秦岭岩群副变质岩的沉积时代至少介于1500~960Ma之间,亦可能为中元古代末期。秦岭岩群在早古生代造山过程中受到强烈改造,但本次测定未从夕线黑云石英片岩中获得这次变质作用的年代学信息。  相似文献   
87.
元古宙蛇绿岩研究中有关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20余年的不懈努力,元古宙蛇绿岩研究已取得了巨大进展。元古宙蛇绿岩的保存特点、多样性、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地质年代学及研究方法(方法论)等几个关键问题尚需进一步探索。我国元古宙蛇绿岩研究应加强构造—岩性的综合研究,并通过同位素测年和地球化学示踪,获取可信的成因信息;同时,还需考虑元古宙洋壳的地球化学特殊性及后期变形变质作用的影响,不能简单套用显生宙蛇绿岩的判别图解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88.
祁连山东段的元古宙陇山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宋志高 《地球学报》1995,16(2):204-210
陇山群是从祁连山东段原“牛头河群”哑岩系下部分解出来的变质岩系,它包括从下到上的大理岩和片麻岩两个岩组。依其片麻岩组先后同位素年代学的研究,主要最早一组年龄值为813-811Ma,相当中-上元古代。作者从该岩群的出露和展布,认为在构造体系上,它属祁连山带的基底隆起部分,并讨论了赋存在片麻岩组内陈家调铁铜矿床的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89.
辽东早元古宙超镁铁质-镁铁质火山岩的发现,为辽东早元古宙地层层序划分与对比,以及大地构造环境恢复提供了新的依据。地层-岩石组合序列研究表明,辽东早元古宙由大陆裂谷向陆缘裂谷演化过程中,经历了初萌—发育—隆起的发育阶段,与这一演化相对应,岩石圈壳层发生了拱陷-拉张-减薄-叠置增厚等岩石圈结构等方面的变化。以地幔岩浆活动为特点的开放体系是制约辽东早元古宙非金属、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矿床形成的初始原因。  相似文献   
90.
八家子多金属矿床不是单一地质作用的产物。矿石组构和主要金属硫比物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矿床的形成经历了沉积成岩和岩浆热液叠加改造的过程。中元古宙时期形成了矿源层和贫矿层。印支末期—燕山早期形成的北东向断裂与东西向断裂交织在一起的构造格局和岩浆活动为矿床形成提供了空间和热源以及岩浆热液。稳定同位素资料表明,硫主要来源于岩浆,铅具有多源性。含矿热液水为受大气降水混合的岩浆水。包体成分及矿石化学分析资料显示出含矿流体属K—Ca—Cl型。矿床分带是在温度不断降低条件下各种组分依次沉淀的结果。矿床成因类型是受一定层位控制的矽卡岩-热液充填交代型黄铁矿-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