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6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330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31篇
地质学   976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46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79年   1篇
  194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91.
用锆石SHRIMP U—Pb法测定了徐宿地区中生代岩浆岩携带的深源石榴辉石角闪岩包体的变质年龄为(1918±56)Ma,蚌埠隆起区五河群大理岩层所夹的榴闪岩透镜体变质年龄为(1857±19)Ma,蚌埠隆起东端石门山变形花岗岩的岩浆结晶年龄为(2054±22)Ma.徐宿地区和蚌埠隆起都位于华北克拉通东南缘,因此这些年代学结果指出华北陆块东南缘也存在一古元古代活动带,它的变质和岩浆事件发生时代与华北克拉通其他3个古元古代活动带一致.考虑到郯庐断裂带中生代曾发生过大规模的左行走滑,将胶东地区(胶-辽-吉古元古代活动带的南段)恢复到断裂带活动以前的位置,恰可与徐宿-蚌埠地区对应,说明徐宿-蚌埠古元古代活动带很可能是胶-辽-吉古元古代活动带的西南延伸.  相似文献   
992.
辽宁矿洞沟—梁屯元古宙正长岩体的地球化学及成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矿洞沟 -梁屯正长岩体侵位年龄为 2 175.4Ma ,是年代最古老的正长岩体之一。正长岩浆演化过程中发生了分离结晶作用。岩浆起源于亏损地幔与下地壳组分参予的混合源区 ,有上地壳物质的混染。该岩体是研究岩石圈发展早期碱性岩浆作用的极好标本。  相似文献   
993.
我国中新元古代地层研究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曹瑞骥 《地层学杂志》2000,24(1):1-7,35
以叠层石作为生物地层学研究的主要手段 ,并分析了一些新的同位素年龄和其他古生物学资料 ,对 3个中新元古代地层问题进行了讨论 :  1)从元古宙叠层石总体发育过程及陡山沱组新发现的资料看 ,中国南方震旦系(指南沱 ,陡山沱和灯影组 )在层位上应位于胶辽徐淮区的金县群之上 ;  2 )在震旦纪南沱冰期前 ,大约在辽南纪中晚期 ,一起高温氧化并伴随强蒸发事件波及胶辽徐淮区 ;  3)对燕山 ,胶辽徐淮和扬子区中新元古代沉积的构造背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94.
辽东古元古代镁质非金属矿床成矿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蔡克勤  陈从喜 《地球科学》2000,25(4):346-351
辽东地区古元古代裂谷里尔峪组和大石桥组中分别分布有富镁质的碳酸盐岩建造, 其中产有硼矿、菱镁矿、滑石、岫岩玉等大型-特大型矿床.这些镁质非金属矿床的形成先与古元古代的蒸发岩系有关, 然后经历了吕梁期区域变质和热液交代变质改造, 以及印支、燕山期构造-岩浆作用改造等成矿系统作用过程.其中, 镁质碳酸盐岩建造、成矿构造、成矿流体对镁质非金属矿床的形成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这些矿床也是古元古代矿源场、流体场、热场(能量场)、应力场等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耦合和后期构造-岩浆作用叠加改造的综合产物.   相似文献   
995.
北京及邻区长城纪火山事件的沉积记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和政军  宋天锐 《沉积学报》2000,18(4):510-514,520
北京及邻区的中元古代大红峪组中发育着与火山事件有关的沉积相,主要包括两种基本类型:火山源硅质-陆源砂-碳酸盐岩混积相和火山碎屑重力流沉积,后者又可分为火山碎屑基浪沉积相和火山-沉积角砾碳酸盐岩混积相。初步分析表明,大红峪期大量的硅质沉积主要来自同期的水下火山活动;火山碎屑基浪沉积与火山口内残余热气冲破熔岩封堵而爆发泄出,造成一定范围的海水涌浪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96.
平谷-兴隆地区中新元古代银多金属矿床成因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平谷-兴隆地区中上元古界地层中发育有洞子沟、边墙沟、后干涧、银冶岭等银多金属矿床。其特点是:产于中上元古界地层中。与中元古火山岩或火山角砾岩筒在空间和时间上有一定的联系。对其成因争论较多,本试图从区域展布特点和矿床特征探讨其成因。  相似文献   
997.
华北板块北缘发育一条中元古代晚期大陆边缘碰撞造山带 ,它由内蒙西部狼山起向东延伸到辽西和吉林东部一带 ,全长 2 0 0 0余km。造山带内部发育了不同类型变质的沉积岩、火山沉积岩 ,以及各种类型深成侵入岩。在 1.0Ga左右 ,由西伯利亚板块和华北板块对接碰撞 ,形成了巨大陆缘碰撞造山带。这次构造事件是Rodinia超大陆拼合事件的一部分 ,表明了在Rodinia超大陆时期华北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是连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998.
999.
吉林通化地区中元古代辉绿岩墙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吉林通化地区中元古代辉绿岩墙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及地球化学特征,进而探讨了华北板块东北部中元古代辉绿岩墙形成的构造背景及其与哥伦比亚超大陆裂解事件的关系。辉绿岩中锆石呈自形,具有较高的Th/U值(0.21~1.45),其稀土配分型式显示轻稀土(LREEs)亏损、重稀土(HREEs)富集以及正Ce异常和负Eu异常,上述特征暗示所测锆石为岩浆锆石。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 7个分析点构成一条不一致线,上交点年龄为(1 244±28) Ma,该年龄代表了辉绿岩的形成时代,即中元古代。辉绿岩的SiO2质量分数为49.3%~49.5%,Mg#值为42.2~42.6,TFe2O3为13.6%~14.1%,属于拉斑玄武岩系列。微量元素特征显示: LREEs及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s)相对富集,HREEs相对亏损,具有弱的Nb、Ta的亏损和Ti的富集,无明显Eu异常,Ba/Nb和La/Nb值分别为15.8~17.3和1.15~1.20,上述特征暗示通化地区中元古代辉绿岩来源于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并有软流圈组分的涉入。结合前人对华北板块北缘前寒武纪地质事件的研究成果,认为通化地区中元古代辉绿岩墙形成于强烈伸展环境,其形成与哥伦比亚超大陆的裂解有关。  相似文献   
1000.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中元古代处于拉张期,发育多裂谷系.分析鄂尔多斯盆地野外地质调查、物探和钻井等资料,划分沉积相剖面,研究沉积演化及相类型.结果表明:盆地南缘中元古代沉积陆相三角洲至海陆过渡相的长城系与滨浅海至深海盆地相的蓟县系,并于蓟县系中发现液化底劈构造、震褶岩、震裂岩、震浊积岩、津浪丘状层和风暴岩等震积岩序列单元;沉积水体逐渐加深,为裂谷非补偿型沉积,蓟县系中存在震积岩序列,反映该区中元古代盆地南缘处于裂谷带内,受裂陷作用持续影响.通过沉积相及震积岩序列划分耦合裂谷说,为区域构造研究提供佐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