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11篇 |
免费 | 135篇 |
国内免费 | 4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篇 |
地球物理 | 41篇 |
地质学 | 670篇 |
海洋学 | 59篇 |
综合类 | 16篇 |
自然地理 | 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17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19篇 |
2015年 | 12篇 |
2014年 | 19篇 |
2013年 | 17篇 |
2012年 | 27篇 |
2011年 | 24篇 |
2010年 | 27篇 |
2009年 | 23篇 |
2008年 | 26篇 |
2007年 | 16篇 |
2006年 | 10篇 |
2005年 | 25篇 |
2004年 | 21篇 |
2003年 | 22篇 |
2002年 | 22篇 |
2001年 | 21篇 |
2000年 | 49篇 |
1999年 | 39篇 |
1998年 | 62篇 |
1997年 | 50篇 |
1996年 | 49篇 |
1995年 | 56篇 |
1994年 | 17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17篇 |
1991年 | 29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61.
本文着重介绍了陕北南泥湾油田特低渗高阻含油层的测井系列选择及测井解释原则,并利用测井曲线估算储集层参数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选择最佳压裂油段,取得了显著的地质效果。文中最后指出陕北石油测井今后应解决的地质问题和测井发展方向——数字测井技术。 相似文献
62.
63.
鲁西隆起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成岩作用及其对储集性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以鲁西隆起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沉积旋回与不整合面分析为基础, 应用薄片、铸体和阴极发光等室内分析技术, 对其成岩作用、成岩序列、孔隙演化及其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区的成岩作用分为两类: 建设性成岩作用和破坏性成岩作用, 前者包括白云石化、压溶、去石膏化、溶蚀和破裂等作用; 后者以重结晶、胶结、压实、硅化和充填作用为主。奥陶系碳酸盐岩经历了多期次和多种类型的成岩作用演化, 与马家沟组相比, 三山子组多经历了一次其沉积后的短期表生和随后的埋藏作用。三山子组白云岩、马家沟组东黄山段、土峪段和阁庄段粉细晶白云岩以及八陡段不整合面以下的溶蚀角砾岩段发育次生孔洞缝系统, 是较为有利的储集层段。 相似文献
64.
陕西子长油田成藏地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烃源岩、储集层、圈闭、油气运移及富集条件等方面入手,对子长油田成藏地质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子长油田延长组油气生成及油气初次运移条件均较好,但储层、油气二次运移及富集条件相对较差。延长组主要有五种油藏类型,油气分布主要受储层物性、岩性、岩相等条件所控制。 相似文献
65.
川东北地区石炭系成岩作用及储集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川东北石炭系为一套蒸发性局限海潮坪沉积,仅残存中石炭统黄龙组。残厚在通江-南江-巴中地区为20m左右.且分布零星;开县-大竹-垫江一带为主要分布区,达县地区最厚,局部可达70m。岩性主要为含粒屑微-粉晶白云岩、角砾状白云岩、膏岩及泥晶灰岩等。经历了白云石化、重结晶、溶蚀等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地层的溶蚀孔、晶问孔和裂缝发育,其储集性能得到了较大改善,成为川东北乃至川东地区碳酸盐岩地层中最重要的一套储集层。孔隙度大干3%的储层分布范围也在开县-大竹-垫江构造上,呈北东向展布。宣汉以北,主要是由于双石庙、通江-南江-巴中地区石炭系地层变薄,因而储集性能较差。高产的沙罐坪气藏预示本区石炭系具良好的油气远景。 相似文献
67.
侏罗系上、下沙溪庙组是川西坳陷南部浅气层的主产层之一。在上1下沙溪庙组众多砂体中,浊积砂体是有利的储集体,三角洲、滨浅湖为有利相带。浊积砂体原生粒间孔保存较好,弱压实作用,其矿物成分、结构、构造与上、下围岩迥然不同。砂体顶、底部碳酸盐胶结物含量高,形成一高钙、低孔渗的“壳”带,中部胶结物含量少,多为粘土矿物填隙,形成弱胶结、高孔渗的“腔”体。早成岩期形成的碳酸盐胶结壳层,一方面阻止含钙水体侵入砂体 相似文献
68.
周远田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1990,12(4):334-340
识别油、气储集层是测井分析者的基本任务之一,但目前的计算机测井分析程序不能自动实现。本文提出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不仅能正确识别储集层,而且还能灵活地适应测井分析者确定地层界面的要求。文中较全面地讨论了隶属函数、权和模糊算子的影响因素、选择方法和综合运用,指出了适应不同分层要求的具体做法,特别是研究了广义模糊算子的含义、组合和搭配等问题,为进一步扩大其应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69.
基于测井资料的储层流动单元划分——以尕斯库勒油田为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依据尕斯库勒油田实际资料,分析了粒度中值、泥质体积分数、灰质体积分数、孔隙度与渗透率以及与测井曲线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一套直接利用测井资料进行储层流动单元划分的技术方法,实现了流动单元纵向上的连续自动划分.采用聚类分析方法,把储层划分为E、G、M和P 4类,平面上流动单元的分布主要受沉积微相控制,E、G类流动单元主要沿水下分流河道的主流线分布,G类流动单元主要分布在河口砂坝和河道侧缘,M类流动单元分布在席状砂部位,P类流动单元零星分布在砂体尖灭的边缘部位. 相似文献
70.
储集层孔隙成因机制是致密砂岩储集层评价和预测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本文以储集层微观分析为基础,对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石炭-二叠系致密砂岩储集层孔隙成因类型及其和优质储集层成因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致密砂岩储集层中碎屑石英颗粒存在明显的直接溶解现象,并形成了以石英溶解为主的储集空间类型,这种石英溶解是碱性成岩环境作用的结果,致密砂岩储集层的发育程度仍然和孔隙度以及组分的溶解作用有密切关系,碱不稳定矿物的溶蚀量一般为1%~23%,石英溶解型孔隙对储集层孔隙的贡献率一般可以达到60%~90%,碱溶蚀量达到5%以上时有利于优质储集层的形成;石英溶解作用较强的位置主要是颗粒边部的粒间孔隙周围,这种类型的溶解形成于储集层经历较强的压实成岩改造之后,所形成的溶解孔隙在后期的持续性压实过程中损失程度较低;石英溶解作用的强弱决定了储集层物性的最终发育程度以及优质储集层的形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