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8篇
  免费   801篇
  国内免费   786篇
测绘学   163篇
大气科学   115篇
地球物理   403篇
地质学   3966篇
海洋学   29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96篇
自然地理   77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97篇
  2022年   226篇
  2021年   271篇
  2020年   165篇
  2019年   212篇
  2018年   139篇
  2017年   175篇
  2016年   180篇
  2015年   250篇
  2014年   285篇
  2013年   277篇
  2012年   278篇
  2011年   300篇
  2010年   226篇
  2009年   227篇
  2008年   238篇
  2007年   201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137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159篇
  2002年   147篇
  2001年   121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受特殊岩性及井壁垮塌等因素的影响,利用实测声波、密度曲线及由其计算的波阻抗难以区分文昌A油田珠江组一段储层的岩性及物性,给储层预测带来了困难。笔者利用测井—地震多属性反映岩性特征,并对目的层段的声波曲线进行了重构处理。应用该技术重构的曲线能真正反映储层的特点,突显储层与围岩的差异,提高了波阻抗反演剖面的分辨率,显著改善了对储层的描述和预测能力。通过在文昌A油田的实际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2.
Geochronology of oil-gas accumulation (OGA) is a challenging subject of petroleum geology in multi-cycle superimposed basins.By K-Ar dating of authigenic illite (AI) and fluid inclusion (FI) analysis combined with apatite fission track (AFT) thermal modeling,a case study of constraining the OGA times of the Permian reservoirs in northeast Ordos basin (NOB) has been conducted in this paper.AI dating of the Permian oil-gas-bearing sandstone core-samples shows a wide time domain of 178-108 Ma.The distribution of the AI ages presents 2-stage primary OGA processes in the Permian reservoirs,which developed in the time domains of 175-155 Ma and 145-115 Ma with 2-peak ages of 165 Ma and 130 Ma,respectively.The FI temperature peaks of the samples and their projected ages on the AFT thermal path not only present two groups with a low and a high peak temperatures in ranges of 90-78℃ and 125-118℃,respectively corresponding to 2-stage primary OGA processes of 162-153 Ma and 140-128 Ma in the Permian reservoirs,but also appear a medium temperature group with the peak of 98℃ in agreement with a secondary OGA process of c.~30 Ma in the Upper Permian reservoirs.The integrated analysis of the AI and FI ages and the tectono-thermal evolution reveals that the Permian reservoirs in the NOB experienced at least 2-stage primary OGA processes of 165-153 Ma and 140-128 Ma in agreement with the subsidence thermal process of the Mid-Early Jurassic and the tectono-thermal event of the Early Cretaceous.Then,the Upper Permian reservoirs further experienced at least 1-stage secondary OGA process of c.~30 Ma in coincidence with a critical tectonic conversion between the slow and the rapid uplift processes from the Late Cretaceous to Neogene.  相似文献   
993.
四川盆地碳酸盐岩中硅质特征及其对储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四川盆地碳酸盐岩储层为我国主要海相储层之一。通过分析四川盆地碳酸盐岩中硅质的宏观、微观特征,提出硅质以互层、混积、充填、交代的形式存在于碳酸盐岩中。互层硅质、充填硅质和交代硅质中二氧化硅来源以火山喷发为主,但后期沉积机制不同;混积硅质中二氧化硅来源于陆源碎屑,对物源方向具有一定的指向意义,沉积机制为陆源混积。互层硅质、充填硅质、交代硅质对储层形成具有双重意义,混积硅质对储层形成起严重破坏性作用。  相似文献   
994.
尹正武  李金磊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3,35(3):331-337,250,251
YB地区雷口坡组发育大型的岩溶气藏,其储层发育与中三叠统古风化壳岩溶地貌密切相关。这里结合勘探实践,从古地貌分析入手,研究储层发育的有利区,通过大量的钻井资料对研究区储层的物性特征、储集空间特征、测井响应特征,以及地震响应特征综合分析,明确了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在此基础上开展了这种古风化壳岩溶储层的综合预测方法探索,识别出储层发育区。  相似文献   
995.
地震相分类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沉积相识别及储层预测中,现在流行的商业软件Stratimagic提供了基于地震道、平面图和地震数据体的道、面、体三种地震相分类划相技术.这里从原理、方法流程及应用效果等方面,对这三种分类划相技术的特点和作用进行了总结和对比,提出了这三种分类划相技术的适用范围和使用原则.并将此方法应用到我国西部BKQ地区的储层预测研究中,划分出了研究区的有利储集相带,为后期的钻井部署提供了有利的依据.  相似文献   
996.
页岩气储层由于其富含粘土矿物及有机质,且矿物粒度细小、成分复杂,页岩的形貌及孔隙类型多样等,使得常规的储层分析测试手段对页岩气储层研究效果不佳.文章以扫面电镜与能谱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薄片和x-衍射分析以及氩离子抛光技术对页岩气储层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得出页岩储层的基本特征为:矿物主要为粘土矿物、硅酸盐矿物、磷酸盐矿物等;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显微孔隙和裂缝;显微孔隙分为矿物粒间孔、有机质微孔、次生溶蚀孔、晶间孔以及粘土矿物层间微孔五类;裂缝分为构造缝和成岩缝.  相似文献   
997.
鄂博梁Ⅱ号构造是柴达木盆地西部鄂博梁Ⅰ-Ⅲ号褶皱带中的一个局部构造,在古新世—上新世以来主要为河流泛滥平原相、滨浅湖相和深湖相构造环境,在“高山深盆”的构造环境下,接受了大量造山带物源碎屑补给并赋存卤水矿床。通过对钻孔岩性、孔隙度、给水度、地球物理测井等数据进行分析,总结下油砂山组下部和干柴沟组地层是区内相对较好的深层卤水赋存层位,可作为深层卤水的重点探矿层位进一步勘查。同时,鄂博梁Ⅱ号构造钻孔深层卤水化学组成及特征系数分析结果显示,该水体为低矿化度(平均值为73.00 g/L)、Na+、Cl-为主的卤水,其中Li、B等元素含量达到边界品位以上,Br、I元素含量也达到或接近综合利用标准,具有较好的深层卤水找矿前景;卤水的成因为柴达木盆地周缘中新生代以来深部火山热泉补给、造山带火山岩物质风化和溶滤盐岩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998.
裂缝性储层的电各向异性响应特征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水平裂缝分布的孔隙介质模型为基础,建立了水平裂缝面的平行裂缝分布和带粗糙表面的点接触裂缝模型,导出了两类裂缝模型的水平和垂直电阻率响应关系,分析了两类裂缝模型在没有围压和存在围压条件下的水平电阻率、垂直电阻率变化规律和电各向异性系数的变化特征.讨论了裂缝开度、裂缝密度和裂缝粗糙度等裂缝特征参数对裂缝性储层电各向异性的影响.为简化讨论,所有电性响应特征的分析都忽略了裂缝和孔隙表面的导电性和极化的影响.利用平行分布水平裂缝面模型和带粗糙面的裂缝模型,考察了围压条件下的裂缝性岩石的电各向异性响应特征,得到了对实际应用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9.
纪念李世雄教授去世一周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李世雄教授去世一周年之际,本文以笔者工作的领域为例,阐述他近20年来通过李群和李代数、微局部分析、调和分析、小波分析、独立分量分析方面的基础研究,为保结构方法在地震成像研究中的引入、反假频高频重建在储层预测中的引入作出的重要贡献.从而表达对李世雄教授的高尚人品和精妙学术教学水平的由衷敬佩.  相似文献   
1000.
特低渗透砂岩储层水驱油CT成像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水驱油岩心的CT成像技术,动态、定量、可视化地研究了特低渗透砂岩储层水驱油岩心的微观孔隙结构、含水饱和度分布、吸水能力及微观孔隙结构对驱油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实验岩心的CT值分布在1819~1961之间,与标准的Berea砂岩相比高出15%左右,属于典型的特低渗透砂岩储层.储层微观孔隙结构是影响油水分布的主要因素.特低渗透砂岩储层开发要高度重视无水采收率.储层致密和微裂缝发育的不均一性是特低渗透砂岩油田驱油效率低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