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9篇
  免费   256篇
  国内免费   584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112篇
地球物理   182篇
地质学   1376篇
海洋学   3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65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2篇
  1947年   1篇
  194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61.
干热岩开采时,往往需要借助于压裂手段对储层改造形成换热通道,因此,热储裂隙中的对流换热过程对干热岩采热有重要影响.借助于巴西劈裂试验得到粗糙单裂隙,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扫描裂隙面得到裂隙的点云数据,经处理之后导入至COMSOL Multiphysics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二维粗糙单裂隙对流换热模型,分析其对流换热特性并开展Morris全局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出口温度和平均对流换热系数随粗糙度增加而增加.局部对流换热系数与裂隙起伏度和波动程度呈强相关性,局部粗糙度较高,换热效率可有效得到提高.在裂隙开度较大(大于40μm)或初始流速较高(大于50 mm/s)时,平均和局部对流换热系数在粗糙度越高时增幅越明显.体积流速与裂隙起伏度有强相关性,起伏度越大的位置对应体积流速越大.压力差随着粗糙度的增大而平缓增加.裂隙开度、初始流速、流体比热容和岩石热导率是花岗岩粗糙单裂隙对流换热过程中的灵敏参数,这些参数对模型的换热效率影响较大,并且与其他参数的相互作用也越强.该研究能够揭示流体在粗糙裂隙中的换热特征,并且找到影响对流换热的主控因素,为增强型地热系统优化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2.
利用实时观测资料、NCEP 1°×1°间隔6h的再分析资料,对2020年2月15—16日吉林省南部大暴雪过程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高空偏西急流、500hPa脊区稳定维持、850hPa暖区和暖湿切变区配合地面西南低压倒槽头部,以及西太平洋高压稳定维持的有效配置,是此次大暴雪发生和维持的主要原因;降雪发生前低空明显增暖,...  相似文献   
63.
利用现场调查方法,对2012年8月6日谷城500 KV十樊一回#170倒塔事故的现场损害状况、洪水淹没范围等进行调查梳理;使用资料调查方法,对灾害发生时段的水文、气象以及发生区域内的水库、河道工况、自然地理等进行调查整理.最后,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水位、流量及降水等要素极值进行推算,并利用二维水动力模型模拟洪水路径及淹没...  相似文献   
64.
基于近景摄影测量原理,利用掘进隧洞掌子面上裂隙信息,提出了确定裂隙面产状的方法,并通过将被裂隙所切穿的顶拱曲面沿某一方向拉伸的”曲化平”方法,将弧形线转化成直线,然后应用矢量叉乘确定裂隙面产状,实现了对切穿顶拱的裂隙面产状的计算。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5.
面临众多古生物化石遭受风化破坏的现实,恐龙化石保护是一项世界性难题。化石的风化原因多种多样,其中化石内部裂隙是导致恐龙化石风化、破坏的重要因素。该文以岩石断裂力学为理论依据,模拟分析内含裂隙的恐龙化石在压力作用下的破坏情况。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进行了内含裂隙恐龙化石数值压缩试验,并对内含裂隙的恐龙化石裂纹扩展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裂隙角度增大,开裂角逐渐减小,裂隙处特别是两端应力集中,其他部位应力较低、分布均匀;裂纹扩展是从裂纹尖端起裂,最终裂纹扩展到边缘。此研究结果为揭示恐龙化石风化机理和开展保护提供了基础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66.
通过野外实地考察测试,对水下收缩裂隙整体形成过程、裂隙内充填物沉积模式、影响因素等进行了详细讨论,并且建立了相应的地质理论模型。水下收缩裂隙的形成共分4个阶段,依次为:泥水混合物进入低洼地带的初始混浊状态;沉积压实稳定阶段;水位线下降,盐度增大,裂隙形成阶段;沉积裂隙充填阶段。其中“异常高压作用”,对于初始裂隙的形成、沉积物孔隙水的有效排出以及主要渗流通道的发育起到了重要作用。单一泥质地层裂隙内充填物沉积模式与沙泥互层的多旋回地层略有差异,主要表现为沙层的润滑作用以及对早期裂隙内充填物类型的影响。上述两种地层裂隙内充填物沉积特征均与后期充注期次相对应,表现出很好的韵律性。裂隙纵剖面中生物发育层的出现,对裂隙内充填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将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7.
榆神矿区地处毛乌素沙漠地带,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短缺。煤炭开采时对水资源的保护备受关注。以榆神矿区小保当二号井田为研究区,采用物理相似材料模拟实验,确定了小保当二号井2-2煤层开采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煤层至风化基岩含水层之间的距离与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的差值,并结合保水采煤试验与采动损害监测结果,引入保护层厚度指标,预测2-2煤层开采对风化基岩含水层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小保当二号井2-2煤层开采后导水裂隙带发育带发育高度约为150m,裂采比约25倍。将2-2煤层开采对风化基岩含水层的影响程度划分为无影响、轻微影响、一般影响、严重影响4种类型,研究区为无影响区和轻微影响区,其中,轻微影响区占全井田范围的0.03%。  相似文献   
68.
结合自一里水电工程气垫式调压室设计厂房区岩体渗透性研究,提出了从定性分析到定量计算与评价,系统刻画岩体渗透性与分区评价,以满足气垫式调压室设计要求的实用方法.该方法以基础地质与水文地质研究为背景,从系统全面的裂隙测量与统计分析中,获取岩体裂隙空间发育规律和裂隙方向、隙宽、迹长、间距和裂隙率等统计特征值,运用裂隙岩体渗透张量理论,得出分布式岩体渗透主值和综合渗透系数;在此基础上,进行岩体渗透性分区与评价.评价得出:花岗岩夹变质砂岩透镜体的厂区岩体渗透性总体随深度变化,受接触带影响局部渗透性呈强弱交替变化;区内裂隙岩体的渗透性分3级,近地表浅层岩体渗透性较强,综合渗透系数为n×100m/d~n×10-1m/d,调压室区为中等~弱渗透性岩体,渗透系数为n×10-2m/d~n×10-4m/d.  相似文献   
69.
地震各向异性——多组裂隙对横波偏振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多分量地震资料的分析,我们发现随着频率的增加横波分裂时差减小.对于深部接收的VSP数据来说快横波的偏振方向保持不变,而对于浅层接收的VSP数据来说偏振方向却存在一个最大可以达到20°的旋转.尽管多尺度随机分布微裂隙岩石物理模型已经成功地模拟并解释了横波分裂时差随频率变化的现象,却不能解释与频率相关的横波分裂.据推测,如果微裂隙的排列方向和大裂隙的排列方向不同,利用低频信息获得的偏振方向将指示裂隙主方向,而利用高频信息获得的偏振方向则指示微裂隙方向.在背景多孔隙介质中存在多组裂隙的情况下,推导出垂直入射条件下横波偏振方向的解析式,给出了系统研究横波在介质中传播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横波偏振方向会随着频率的变化而变化,并且在入射方位、角度一定的条件下,是裂隙方位和密度的函数,这些认识可能有助于揭示观测到的、依赖频率变化的横波偏振现象.  相似文献   
70.
唐《西洱河图》与全新世中期以来洱海水系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宏伟 《第四纪研究》2006,26(4):621-627
《西洱河图》为唐时南诏国人所绘制的一幅洱海地图,其中保存了洱海湖水南流的珍贵信息。文章采用第四纪地质学、地貌学、历史学和考古学等方面的材料、成果与研究方法,证明该图所显示的古洱海湖水南流的情况是真实可信的,古洱海湖水可以循波罗江道、定西岭裂隙南流,并由此复原了全新世中期以来洱海湖水南流通道的变迁过程:第1阶段(约8465~6950 cal.aB.P.),洱海湖水南流时间较短;第2阶段(约6950~2560 cal.aB.P.),洱海湖水绝大部分时间南流,流量较大;第3阶段(约2560 cal.aB.P.~1111A.D.),洱海湖水南流,流量变小;第4阶段(约1111A.D.至今),洱海湖水南流水道完全阻塞。最后指出,全新世中期以来,洱海出现的高水面主要与洱海的另一出水口———西洱河断裂带裂隙的堵塞有关,而洱海水面出现的快速下降现象,亦主要与西洱河断裂带裂隙的通畅有关。研究结论不但为长期不得其解的全新世中期以来洱海湖面的大幅度升降之谜提供了较好的解释,而且也可以纠正学术界在汉代“叶榆河”、“仆水”、“劳水”问题上出现的错误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