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68篇
  免费   1879篇
  国内免费   3480篇
测绘学   193篇
大气科学   522篇
地球物理   1306篇
地质学   9903篇
海洋学   1139篇
天文学   74篇
综合类   642篇
自然地理   448篇
  2024年   88篇
  2023年   310篇
  2022年   401篇
  2021年   434篇
  2020年   302篇
  2019年   404篇
  2018年   276篇
  2017年   268篇
  2016年   252篇
  2015年   349篇
  2014年   492篇
  2013年   387篇
  2012年   503篇
  2011年   541篇
  2010年   423篇
  2009年   501篇
  2008年   587篇
  2007年   533篇
  2006年   555篇
  2005年   511篇
  2004年   428篇
  2003年   497篇
  2002年   585篇
  2001年   666篇
  2000年   351篇
  1999年   397篇
  1998年   368篇
  1997年   364篇
  1996年   400篇
  1995年   365篇
  1994年   358篇
  1993年   274篇
  1992年   254篇
  1991年   221篇
  1990年   202篇
  1989年   195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5年   3篇
  1972年   4篇
  1954年   3篇
  1946年   3篇
  194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41.
碰撞造山带与成矿区划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邱小平 《地质通报》2002,21(10):675-681
碰撞造山事件与成矿作用具有强烈的对应耦合关系,而且成矿规模与碰撞的强度呈正相关关系。碰撞造山带的壳幔物质相互作用与成矿作用的强度也呈正相关关系,特别是多期次碰撞造山带,均发生过强烈的壳幔物质相互作用,孕育着丰富的矿产资源。详细地研究了碰撞造山的构造演化过程,划分了相应的成矿构造单元和成矿区带。从碰撞造山的角度提出西天山、西昆仑山、阿尔金-北祁连山、东昆仑山、秦岭-大别山、西南三江、康滇陆缘等造山带为重要的成矿区带。  相似文献   
842.
浅述次生孔隙的成因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李义军 《西北地质》2002,35(1):65-69
生油岩生成的油气,必须运移到储集层中贮存起来,这样油气才可成藏,而岩层的孔隙度是其储集性好坏的重要标志,次生孔隙在此更是有极重要的意义(因为随着岩层的埋深,成岩作用不断在进行,原生孔隙将减少,次生孔隙将在储油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因此,笔者着重论述次生孔隙的成因及其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843.
甘肃北山造山带类型及基本特征   总被引:30,自引:5,他引:30  
北山造山带经历多期次、多阶段的板块裂解-俯冲-碰撞-拼合的复杂地质演化历程,具多旋回复合造山的特色。通过对造山带构造单元的建立、古板块重建、原型盆地恢复、造山带结构、构造特征及造山机制和模式的研究,确定北山造山带类型为陆-增生弧碰撞造山带。  相似文献   
844.
人工夹层的抑制水锥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工夹层在油田开发的堵水防水中具有重要作用。从研究底水突入油井的机理出发 ,分析了底水上窜绕过人工夹层的过程。讨论了K H Coat的底水流模型 ,对底水绕过夹层时的累计水侵量进行了计算 ,分析了夹层所在的位置、大小和厚度对底水锥进的影响。研究表明 :人工夹层处于油水界面之上对底水锥进能有效的抑制 ,使开采效果得到提高 ;夹层半径越大 ,水侵量的减小越多 ,夹层的有效作用时间越长 ;人工夹层的作用还同油层的非均质性和开采速度密切相关。最后给出了带夹层底水油藏水侵量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845.
瑞典皇家科学院将199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给哥瑞德斯&;#183;特霍夫特教授和马提尼斯&;#183;J&;#183;G&;#183;威特曼荣休教授两位物理学家,以表彰他们对“物理学中的电弱互相作用量子结构的阐明”。  相似文献   
846.
中国西北大陆碰撞带的深部特征及其动力学意义   总被引:21,自引:7,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中国大陆西北地区地震层析成像的结果为基础,通过分析大陆块体内部岩石层和软流层的深部形态,提出西部造山带与相邻块体之间几种可能的碰撞类型:天山与塔里木之间存在地块的嵌入拼合、俯冲、岩石层拆离下沉以及层间插入等多种构造样式;青藏高原与北部地质单元之间存在十分清晰的深部边界,反映出上地幔物质向北扩展的痕迹;推测青藏高原的岩石层在向北运动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塔里木刚性块体的阻滞发生弯曲甚至折断,但是祁连山以北较浅的软流层相当于一个开放边界,使高原的上地幔物质得以进一步向北迁移.大陆碰撞不仅造成中国西部造山带岩石层结构的变动,而且导致软流层中一部分熔融的岩浆体沿着碰撞边界上涌到岩石层底部,它们对青藏高原以及西部造山带的形成演化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47.
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P-T-t轨迹的动力学模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合现有的地质、地球化学资料以及同位素年龄等研究成果,同时结合新西兰南岛北端陆壳俯冲的最新发现,提出了超高压变质岩的形成四阶段演化模式:板片俯冲形成增生楔、板片俯冲驱动角落流、板片拆离浮力抬升至Moho深度和后期上地壳伸展阶段.以此为定量模拟的出发点,利用二维有限元对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的形成演化进行了动力学和热演化模拟,追踪超高压变质岩形成演化过程中的质点路径以及对应的P-T-t轨迹.计算的P-T-t轨迹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均能与实测结果较好吻合.  相似文献   
848.
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拟三维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基于自平衡力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组合在一起,构成框架-剪力墙结构的二维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然后在二维分析模型上加上横向框架梁的空间约束作用,给出了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拟三维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最用此拟三维分析方法对美日合作研究试验的结构进行了分析,评价了分析预测和试验的反应结果。  相似文献   
849.
采用线性化模型对随机地震作用下考虑循环损伤累积的结构的可靠性进行了研究。认为低于临界值的循环为疲劳损伤累积作贡献。高于临界值的循环实现临界值超越,为破坏作贡献。只考虑损伤对结构动力反应的影响,而不考虑结构动力反应的改变对损伤的影响。探讨了宽带随机过程作用下,结构损伤的计算方法问题。给出了考虑单周损伤随周数的增加而减少的一种模型,及不同幅值作用下循环的破坏极限周数之间的关系。最终得到了结构损伤随循环次数增加的积累公式。在此基础上,利用初次超限理论,对结构的可靠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850.
建筑结构地震损伤评估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如何衡量地震作用下结构遭受的损伤程度,一直是地震工程研究领域的一个关键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在1995年日本大阪(Kobe)地震使许多建筑物遭受严重损伤之后,人们对建筑物地震损伤评估的研究显得更为迫切。本文从材料、构件和结构3个层次对国内外建筑结构地震损伤评估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总结和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