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301篇 |
免费 | 2005篇 |
国内免费 | 104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828篇 |
大气科学 | 1178篇 |
地球物理 | 994篇 |
地质学 | 4319篇 |
海洋学 | 870篇 |
天文学 | 154篇 |
综合类 | 901篇 |
自然地理 | 110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163篇 |
2023年 | 262篇 |
2022年 | 313篇 |
2021年 | 397篇 |
2020年 | 324篇 |
2019年 | 312篇 |
2018年 | 192篇 |
2017年 | 234篇 |
2016年 | 237篇 |
2015年 | 330篇 |
2014年 | 548篇 |
2013年 | 522篇 |
2012年 | 652篇 |
2011年 | 621篇 |
2010年 | 503篇 |
2009年 | 588篇 |
2008年 | 556篇 |
2007年 | 516篇 |
2006年 | 483篇 |
2005年 | 584篇 |
2004年 | 436篇 |
2003年 | 332篇 |
2002年 | 310篇 |
2001年 | 281篇 |
2000年 | 241篇 |
1999年 | 215篇 |
1998年 | 193篇 |
1997年 | 168篇 |
1996年 | 146篇 |
1995年 | 123篇 |
1994年 | 119篇 |
1993年 | 72篇 |
1992年 | 92篇 |
1991年 | 77篇 |
1990年 | 80篇 |
1989年 | 54篇 |
1988年 | 20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5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7篇 |
1979年 | 5篇 |
1958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194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31.
陈紫云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19,30(2):41-51
康定至炉霍公路走廊沿鲜水河活动断裂带展布,断层活动造成区域地形地质条件非常复杂:地震频发、山地灾害多发,路线方案的合理布设事关项目成败。本文通过系统地搜集、整理和分析前人成果,研究论述了区域宏观构造格架、鲜水河断裂带及活动性、山地灾害等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特征及相关的重大工程地质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断裂活动对路线方案的影响与控制作用,提出了路线方案的宏观思路见解和地震、地质灾害的专题研究建议。为路线方案设计及行业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32.
通过对瞬变电磁测深的资料预处理、参数计算、图件编制及原始测量曲线中高频率起始段变异曲线的修正,为地层的划分、断裂构造的确定提供了依据,选择确定了适合寻找砂岩型铀矿找矿的解释图件,达到了解决研究地层结构的目的。 相似文献
233.
234.
基于社会经济学模型对中国未来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情景下土地利用变化的预测资料,利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3,重点研究了南水北调工程建成后,对中国北方13个省(区)范围内农田、农林混作区和草地等进行大面积灌溉所产生的区域气候效应。结果显示:大面积农业灌溉对中国区域气候影响明显,主要受灌区及其邻近地区土壤湿度、近地层空气湿度、总云量、潜热通量、降水量等均呈增加趋势,地表温度、感热通量及500 hPa位势高度将降低。灌溉后受灌区土壤湿度的增加,不仅使受灌区气候环境发生变化,还通过动量、热量及水汽交换对邻近地区气候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35.
236.
结合工程测量课程建设,着重从课程体系改革及教材建设,实践教学环节的加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等方面阐述了本课程建设的实践与认识。 相似文献
237.
望儿山金矿浅部生产已接近尾声,其生产正向深部转移,但望儿山金矿深部地质条件十分复杂,为使其生产能更好的延续下去,通过对生产勘探的超前期限与范围合理性的研究和探讨,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望儿山金矿实际,采用价值法的分析,得出其现有生产勘探合理的超前期限与范围. 相似文献
238.
郯庐断裂带形成演化的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对郯庐断裂带东侧张八岭蓝片岩带内白云母4 0 Ar - 3 9Ar年龄、断裂带内片麻状花岗岩中钾长石4 0 Ar- 3 9Ar年龄以及断裂带内断层泥K -Ar、ESR年龄的测定 ,并结合有关的地质和古地磁资料 ,厘定了郯庐断裂带形成和演化的过程 :(1)三叠纪 (2 44~ 2 0 9Ma)由于华北与扬子地块碰撞 ,郯庐断裂带形成为其主要左行平移时期 ;(2 )侏罗纪 (189~ 16 4Ma)时郯庐断裂东侧下扬子地块可能经历了逆时针转动 ;(3)白垩纪 (10 3~ 94Ma)开始郯庐断裂带伴随走滑平移而发生正断活动 ;(4)晚白垩—第三纪右旋平移阶段。郯庐断裂的形成与大别 -苏鲁变质带有关。 相似文献
239.
异常压力与油气分布 总被引:123,自引:2,他引:123
随着油气勘探活动的不断加深,国内外相继发现了许多异常高压油气田。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已发现超压盆地180多个,其中160多个为富含油气盆地。异常高压油气田约占全球油气田30%左右,因此,对异常压力的研究,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本文介绍了异常地层压力的概念、特征及分类;详细论述了异常压力的成因,即烃类生成作用、欠压实作用、液态烃类的裂解作用、粘土矿物的后生成岩作用、构造作用、温度变化等;系统阐述了世界典型含油气盆地的超压形成机制、超压体系中油气初次运移机理以及超压与油气分布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出了五种超压油气藏成藏模式,即:(1)位于超压体系中的低渗超压油气藏;(2)位于超压层系中,以礁灰岩(或浊积砂岩)为储层的高压油气藏;(3)位于超压带上倾方向,以退覆三角洲平原和分流河道砂岩为储层的常压或过渡带超压油气藏;(4)位于超压带上、下部的超压油气藏;(5)位于远离超压体系的泄压区常压油气藏,本文对指导、加深新老油气区勘探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