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04篇
  免费   633篇
  国内免费   486篇
测绘学   2960篇
大气科学   1257篇
地球物理   821篇
地质学   1909篇
海洋学   440篇
天文学   124篇
综合类   1403篇
自然地理   709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21篇
  2022年   169篇
  2021年   198篇
  2020年   142篇
  2019年   226篇
  2018年   148篇
  2017年   179篇
  2016年   169篇
  2015年   283篇
  2014年   687篇
  2013年   460篇
  2012年   607篇
  2011年   564篇
  2010年   513篇
  2009年   570篇
  2008年   530篇
  2007年   431篇
  2006年   400篇
  2005年   445篇
  2004年   381篇
  2003年   343篇
  2002年   271篇
  2001年   320篇
  2000年   278篇
  1999年   186篇
  1998年   195篇
  1997年   157篇
  1996年   121篇
  1995年   101篇
  1994年   107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81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近日,数字垦利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传出好消息,“天地图·垦利”移动版通过苹果公司应用商店审核,成功登录苹果应用商店,成为山东省首个登陆苹果商店的天地图县级节点,正式向社会公众提供移动地理信息服务。数字垦利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是山东省数字城市建设试点,由山东省国土资源厅、东营市国土资源局和垦利县人民政府三方合作建设,垦利县国土资源局具体承建,项目建设已经基本完成。天地图的建成和不断完善,将逐步实现政务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业务协同,成为政府服务的公益性平台、方便群众的服务平台。“天地图·垦利”移动版由垦利县国土资源局委托山东省国土测绘院研发,提供全县矢量地图和高分辨率的卫星航摄影像浏览,实现了矢量与影像地图的对比浏览,系统收录了垦利县最新的地名信息、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交通信息、医疗信息、教育机构、住宿餐饮、交通运输、金融保险、购物指南及其他信息共万余条。公众可以通过iPad进行快速定位,迅速查找到周边的餐饮、医疗卫生机构、旅游住宿等地点,也可以通过驾车路线规划最佳出行线路。该系统将地理信息与移动互联网相结合,成为与居民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992.
基于政务网的政府各部门横向与纵向信息共享及业务协同的需求十分迫切,传统的单向共享模式的应用瓶颈日益突出,结合济宁市政务信息平台建设的实际环境及需求,设计了基于 SOA 云服务的政府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及在线业务协同平台的框架,实现了政府各部门之间数据有序交换和资源共享,建立了数据建设规范和业务协同机制,极大地提升了政务办公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993.
正本刊授权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在中国知网及其系列数据库产品中,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另外本刊也是北京万方数据有限公司(万方数据杂志社)与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对外提供信息服务的入选期刊。上述单位的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由本刊编辑部一并支  相似文献   
994.
王江霞 《地质与勘探》2014,50(3):464-474
本文通过详细分析和系统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充分利用目前新的成矿预测理论和矿产资源勘查与评价理论和方法技术,结合GIS技术分别对冀东地区主要的沉积变质型铁矿床成矿规律进行分析总结,并对与该区成矿相关的地质信息、物探信息、化探信息等多元化信息归纳,总结出该区找矿概念模型。继而在证据权重法的基础上采用网格单元法,圈定了找矿远景区,实现了对冀东地区沉积变质型铁矿资源的综合预测研究。  相似文献   
995.
《辽宁地质》2014,(5):14-15
土地、房屋、林地、草原、海域等不动产权利涉及千家万户,建立和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是当前一项重点改革任务,也是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话题。那么,不动产登记的意义是什么?不动产统一登记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如何设计?这项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国土资源部将如何开好局、起好步?不久前,国土资源部地籍管理司(不动产登记局)有关负责人接受了记者专访,对上述问题一一作出解答。  相似文献   
996.
乌和尔楚鲁图钼矿是二连-东乌旗成矿带新发现的一处中型隐伏斑岩型钼矿床。根据最新的矿床勘查成果,详细分析了矿床地质特征、物化探异常特征、矿体及矿石特征,简要评述了控矿因素、综合找矿信息。结果表明,矿体主要赋存于花岗斑岩与英安质角砾凝灰熔岩的内外接触带中,呈拱桥状产出。空间上和成因上均与燕山早期侵入的花岗斑岩体关系密切,含矿岩体以富硅、富碱、过铝型以及w(K2O)w(Na2O)为特征。矿区围岩蚀变作用强烈,主要有硅化、钾长石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等。主成因类型属低品位斑岩型钼矿床,初步估算钼矿体(3341)资源量为7万多吨。乌和尔楚鲁图钼(铜)矿床的地质、物探、化探等综合找矿信息,对本地区下一步找矿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97.
湘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成矿带之一,在该区针对ETM图像采用主成份分析、掩膜等遥感图像处理方法进行遥感蚀变信息提取,并针对该区的水系沉积物,采用迭代法确定地球化学背景值与异常下限,利用MapGIS、Section及DGSS软件提取化探异常信息,研究了该区的地质成矿背景。结合以上两种方法,圈定找矿靶区,为地质勘察工作明确了找矿的方向。  相似文献   
998.
顾伟刚  孙骜  王韬  刘云刚 《热带地理》2022,42(7):1073-1084
2010年以来,南海争端呈现扩大化和复杂化的态势,形成环南海周边国家侵占岛礁、域外国家广泛介入的局面,进而推动南海问题日益走向“国际化”。分析南海问题中的国家(地区)间合作与冲突关系,挖掘南海问题“复杂化”的深层原因,这是理解当前南海局势、避免战略误判的重要支撑。文章借助GDELT新闻媒体数据库,提取2013—2021年有关南海问题的事件数据,利用年代约束聚类方法将南海问题划分为矛盾上升期(2013—2018年)和域外介入期(2019年以后),并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讨南海问题中的国家(地区)间合作与冲突关系以及背后的信息生产网络。研究发现:1)矛盾上升期,围绕南海问题的合作与冲突主体主要为环南海国家;2)域外介入期,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域外国家结盟合作并围堵中国,中国在与域内国家紧密合作的同时,却成为冲突关系网络的核心,冲突关系复杂、合作关系萎缩与当前人们对南海问题有所缓和的认知形成矛盾,反映信息权力的作用愈发深远;3)信息生产网络中,美、英、澳等国家主导信息制造和加工过程,表明南海问题成为各信息行为体博弈的角力场。  相似文献   
999.
信息和通信技术(ICTs)对日常生活产生重要影响,而时间地理学及时应对了日常生活的数字化转向。论文梳理了日常生活数字化转向的基本特征,包括破碎化、多任务与时空替代等方面。相关实证研究试图回答ICTs是否以及如何改变日常生活,但是忽略了对其内在机制的阐释。时间地理学应对日常生活数字化转向的最新研究包括理论扩展与可视化及分析工具发展等方面,这为理解与刻画日常生活的数字化转向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与有效工具。研究发现,首先,经典时间地理学的理论和概念可扩展应用于虚拟空间中的行为。时空间去耦合是日常生活数字化转向的内在机制。其次,基于GIS开发了物质—虚拟混合空间行为的可视化和测度方法。最后,新时间地理学对日常活动复杂情境的分析直观揭示了日常生活数字化转向的时空去耦合机制与破碎化、多任务、时空替代等基本特征,并提出前后台活动、ICT介导的活动束、ICT介导的秩序口袋等理解移动ICTs影响下日常活动转型的创新概念。最后,以时间地理学为基础,提出以实虚活动系统为核心的日常生活数字化转向研究框架,并从数字生活、智慧社会和安全城市等方面讨论未来研究议题。  相似文献   
1000.
海底光缆传输网络是全球信息传递和要素流动的重要基础设施支撑,国家或地区在全球海底光缆网络中的节点职能和对网络鲁棒性的影响事关国家信息通信安全。在此背景下,研究基于全球网络基础设施Infrapedia数据库,提取了1991—2017年近30年全球光缆分布数据,运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国家或地区在全球光缆网络中承担“传输职能”和“枢纽职能”的特征及其演变,并探究了全球海底光缆网络的鲁棒性。研究发现:①国家或地区的信息传输职能和枢纽职能具有不同的模式;其中信息传输职能较为扁平化,且呈明显廊道格局,咽喉海峡沿线的国家或地区占据重要位置;信息枢纽职能具有明显的等级结构。②毗邻海峡的地缘战略位置、背靠强劲的国家实力、增长迅速的市场需求等共同塑造了全球海底光缆网络中的重要节点。③部分节点(尤其是高中间中心性的节点)发生故障会导致整个网络功能的大幅下降。研究从避免海底光缆链接的单一性、提升全球枢纽职能等方面提出了维护我国海底信息传输安全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