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657篇 |
免费 | 1599篇 |
国内免费 | 80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055篇 |
大气科学 | 1350篇 |
地球物理 | 919篇 |
地质学 | 3538篇 |
海洋学 | 755篇 |
天文学 | 125篇 |
综合类 | 1472篇 |
自然地理 | 84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篇 |
2024年 | 166篇 |
2023年 | 271篇 |
2022年 | 313篇 |
2021年 | 333篇 |
2020年 | 316篇 |
2019年 | 325篇 |
2018年 | 229篇 |
2017年 | 248篇 |
2016年 | 257篇 |
2015年 | 361篇 |
2014年 | 786篇 |
2013年 | 554篇 |
2012年 | 712篇 |
2011年 | 657篇 |
2010年 | 598篇 |
2009年 | 644篇 |
2008年 | 587篇 |
2007年 | 498篇 |
2006年 | 454篇 |
2005年 | 484篇 |
2004年 | 420篇 |
2003年 | 343篇 |
2002年 | 301篇 |
2001年 | 340篇 |
2000年 | 304篇 |
1999年 | 237篇 |
1998年 | 244篇 |
1997年 | 191篇 |
1996年 | 160篇 |
1995年 | 142篇 |
1994年 | 141篇 |
1993年 | 94篇 |
1992年 | 112篇 |
1991年 | 64篇 |
1990年 | 58篇 |
1989年 | 55篇 |
1988年 | 16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57年 | 2篇 |
1950年 | 2篇 |
1948年 | 1篇 |
1947年 | 1篇 |
1941年 | 1篇 |
193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电子政务的运行模式必将促使国防动员、军队决策指挥 ,以及战场信息应用等环节发生相应的变化。建设电子政务将促进国防动员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将创造条件实现政府对军队的信息支援 ,将有利于未来战争数字战场环境建设。建设电子政务系统和“数字城市”、“数字省区”时 ,应结合国防动员和信息支援的问题从顶层构架 ,统盘考虑军事应用 ,同时制定法规和标准 相似文献
73.
断裂和裂缝的分形特征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在详细剖析断裂和裂缝组成和结构相似性的基础上, 计算了贝尔断陷T5和T2两层构造图上断裂信息维和10口井布达特群岩心裂缝信息维, 分析了影响断裂和裂缝信息维的因素, 达到了从断裂信息维去预测裂缝分布的目的.影响断裂和裂缝信息维的因素包括密度、延伸长度、断层性质以及岩性, 但从根本上讲断层性质及岩性对信息维影响体现在断裂的密度上, 因此信息维应该是断裂发育程度的度量, 利用断裂信息维与裂缝信息维关系、裂缝信息维与裂缝密度关系预测裂缝的分布, 有利的裂缝发育带有3个区域, 与现今见油气井分布吻合. 相似文献
74.
本文对南设得兰群岛西海域S_(11)钻孔岩芯中的重、轻矿物作了描述,按矿物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和优势矿物种确定矿物组合类型,并将晚更新世到全新世的341cm沉积地层划分为四层:1.上火山碎屑矿物沉积层,2.中火山碎屑矿物沉积层,3.火成碎屑矿物沉积层(深海砂层),4.下火山碎屑矿物沉积层。本文还讨论了物质来源和深海砂层的可能成因。 相似文献
75.
76.
鲁春VMS 锌铅铜多金属矿床产于金沙江构造带内鲁春-红坡牛场伸展裂谷盆地中,是三江地区典型的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其含矿层位为双峰式火山岩系中的流纹质火山--沉积岩系。通过研究该矿床的主成矿元素、双峰式火山岩和矿石的稀土元素特征,对其成矿金属来源、赋矿火山岩及构造环境进行研究表明,鲁春多金属矿床属Zn --Pb --Cu 型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形成于碰撞造山后在薄陆壳( 陆缘弧) 基底上伸展而成的裂谷盆地环境; 矿石的主成矿元素含量特征w ( Zn) /w ( Pb + Zn) 均值为0. 64,与日本黑矿和四川呷村矿床较为接近; ΣREE 为( 15. 99 ~ 144. 43) × 10 - 6,平均73. 99 × 10 - 6,LREE/ HREE 为3. 59 ~ 11. 40,平均6. 30,呈典型的LREE 富集型; δEu 为0. 13 ~ 0. 46,平均0. 28,Eu 负异常明显,与矿区流纹岩极为相似。矿体与流纹岩空间上的密切关系以及地球化学特征的一致性表明,成矿金属元素源自下伏的长英质岩系。 相似文献
77.
本文旨在探讨复杂自然.技术系统(生态—地质,生态.水文地质,等)的监测问题。监测概念包括用于研究和预报目标状态的观测系统和信息搜集系统,其目的作出调整这种状态到最佳的管理决议。此外,赞成В.H.IIIecTaXOB的观点,即地下水监测的模拟定位是组织地下水监测的主要方法原理之一。该方法是指观测网的最佳布局,它可以不断确定和校正预报模型,提高其可靠性和精度。[第一段] 相似文献
78.
简单有效地估算大气氮沉降量及其来源至关重要.本研究同时收集长三角市区,郊区,农村的雨水和附近的石生细叶小羽藓,分析苔藓氮含量与氮湿沉降量以及苔藓和雨水的氮同位素(δ15N).结果 显示:苔藓氮含量与氮湿沉降量显著相关,均呈市区>郊区>农村趋势.苔藓δ15N表明郊区和农村大气氮湿沉降主要来自农业和人畜废水释放,而市区还受... 相似文献
79.
通过广泛的网上资料搜集、分析和整理分类,为广大水文地质及相关行业工作者介绍了英特网上的水文地质信息资源,主要有与水文地质有关的大学、科研机构、电子期刊、虚拟图书馆、虚拟实验室和链接站点的最新获取途径。 相似文献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