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216篇
地球物理   19篇
地质学   613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40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73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新疆东部基性超曲性岩常成群成带分布,明显受区域性深大断裂控制,可分为蛇绿岩套型和岩浆侵入型两种,前者包括阿尔曼太岩带和克拉美丽岩带,是蛇绿岩套的主要组成部分,前者包括阿尔曼太岩带和克拉美丽岩带,是蛇绿岩套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喀拉通克岩带黄山岩带,为来源于上地幔的原始岩浆经分异,结晶而成,文中对这两类基性超基性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52.
中酸性侵入岩氧化钾平面分布规律及其与地壳厚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燕山地区中生代陆内造山作用强烈,形成数百个中生代中酸性侵入体。本区侵入岩的氧化钾分布具有南北分区、东西分带的特征。燕山北区中酸性侵入岩K2O含量普遍较高,平均为5.0%,而燕山南区中酸性侵性岩K2O含量平均为4.0%,统计分析表明,燕山陆内造山带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氧化钾与地壳厚度呈线性相关,;地壳厚度是决定燕山地区中生代侵入岩氧化钾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与板块边缘岛弧带火山岩氧化钾空间分布的主要制药  相似文献   
53.
哀牢山—金沙江富碱侵入岩及其与裂谷构造关系初步研究   总被引:44,自引:12,他引:44  
沿哀牢山—金沙江分布的富碱侵入岩,年龄为50-30Ma,化学成分是高钾(K_2O=5.07-8.30%)富碱(K_2O+Na_2O=8.17-10.08%),LREE富集(∑Ce/∑Y=7.5-9.4),铕一般无异常(δEu=0.98-1.06),δS~(34)值小(1.11-3.27)和锶初始比低(i=0.706)等,以及成因演化受第三纪裂谷控制。  相似文献   
54.
西藏阿里西部地区中、酸性侵入岩广泛分布在冈底斯、北喜马拉雅、高喜马拉雅三个构造带中。钾-氩同位素年龄为189—2.2Ma,可以分为燕山早期、中期、晚期,喜山早期、中期五个侵入期。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和锶同位素的研究表明,形成本区石英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的岩浆,来源于下地壳;形成花岗岩的岩浆,来源于上地壳.  相似文献   
55.
莲花山钨矿区K-Ar同位素地质年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粤东莲花山钨矿是1956年发现的新类型钨矿床。原911地质队给矿床作了工业评价,黎彤等作了矿床地质学研究。但是长期以来,该矿区未进行过同位素地质学研究。 为了探讨这个矿区侵入岩、火山岩的成岩时代与钨矿的成矿时代,以及岩浆作用和成矿作用的关系,我们在莲花山钨矿区采集了同位素地质样品,进行了Rb-Sr、K-Ar同位  相似文献   
56.
西藏冈底斯地块中新生代中酸性侵入岩特征与构造环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冈底斯地块上的中新生代中酸性岩浆活动,是北部班公湖一怒江和南部雅鲁藏布两个特提斯演化及其后的陆内汇聚碰撞造山和后造山伸展等大地构造事件的完整记录。地块上的中酸性岩浆活动可划分为三个带,其中北部岩带岩浆岩形成于燕山期,其类型从早期的Ⅰ型到中期的过渡型再演化为晚期的S型,分别形成于板块俯冲-缝合-碰撞等构造条件下,是北部班公湖一怒江特提斯演化的集中反映。中部和南部岩浆岩带则集中体现了南部雅鲁藏布特提斯时空演化的完整经历,其中,南部岩带岩体以燕山晚期为主,喜山早期次之,成因及形成环境与特提斯洋壳向北俯7中作用密切相关(燕山晚期),同时俯冲结束后的同碰撞条件下的岩浆活动在该岩带内也有明显的反映(喜山早期);中部岩带岩体以喜山早期为主,燕山晚期次之,岩体大部分为同碰撞环境下岩浆活动的产物,它表征了随着洋壳板块向北俯冲程度的加深和强度的加剧,岩浆活动中心在不断向北迁移,并最终缝合碰撞的过程。因此,该岩带内岩浆岩主要形成于俯冲的晚阶段及缝合后的同碰撞条件下。喜山晚期的小斑岩体实际上广泛出露于整个冈底斯地块上,它反映的是该区在经历了碰撞造山后发生的陆内伸展的构造过程。  相似文献   
57.
汪洋  邓晋福 《地质通报》2002,21(4):270-276
燕山期强过铝质侵入岩零星山露于冀晋辽地区。其岩石化学成分表现出高钾和超高钾质、低钠含量和高钾钠比值的特征。这些侵入岩被认为是燕山运动峰期地壳熔融的产物,Al2O3/TiO2比值变化于50-250之间,暗示其熔融温度在800-900℃之间;稀土元素分形式指示其熔融源萄残留帮物组合中含有斜长石、单斜辉石、石榴子石和角闪石,表明这些强过铝质岩浆形成于0.9-1.7GPa的压力条件下。所以,这些强过铝质侵入岩的岩石化学数据提供了关于燕山运动峰期地壳发生部分熔融时的温压条件的信息。据此,对造山运动峰期的热结构进行了简单的模拟,结果并不支持整个岩石圈地幔均发生拆沉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58.
攀西地区红格层状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红格岩体赋存有大型钒钛磁铁矿床,在橄辉岩相带和辉石岩相带底部有铂族元素(PEG)的矿化,是攀西层状岩体中重要的岩体之一,系统分析了红格层状岩体不同岩相带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探讨了岩浆的结晶分异演化过程,提出岩体主体上是由一个岩浆房经正常的结晶分异形成的,底层的硫化物富集带和中上层位的钒钛磁铁矿是岩浆结晶分异产生的堆积相,并非是岩浆多次脉动式补给的结果。  相似文献   
59.
新疆北部区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新疆北部区域地球化学基本特征-元素的丰度值、变化系数、元素在地层及侵入岩中的分布规律、元素共生组合、区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的研究,阐明了新疆北部区域上,不同时代地层及岩浆岩中元素及地球化学异常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0.
闽西南地区成岩成矿作用与构造环境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闽西南地区是特提斯构造域向环太平洋大陆边缘构造域转换的典型地区,区内多期构造演化形成了复杂多变的构造单元格局和多种成岩成矿环境。多期多阶段火山侵入岩浆作用为矿集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热液活动条件和深部热源基础。笔者总结了研究区矿床时空演化规律、矿床成矿系列与成矿构造环境的关系,指出复杂多变的构造环境造成了本区矿床具多时代、多层位、多矿种、多成因类型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