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4篇
  免费   371篇
  国内免费   472篇
测绘学   333篇
大气科学   692篇
地球物理   321篇
地质学   769篇
海洋学   142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104篇
自然地理   179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3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梅雨期经大别山两侧暴雨中尺度低涡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统计分析2007-2011年梅雨期间江淮流域暴雨日数和低涡过程,结果表明低涡暴雨占41%,且绝大多数为浅薄低涡(700 hPa以下),此类低涡易受大别山地形影响。在地形和高空引导气流的共同作用下,经大别山南侧沿长江流域及经山脉北侧沿淮河流域的浅薄低涡遇大别山绕行、爬坡同时存在,并且北部低涡增强大于南侧,进而影响到低涡暴雨形成沿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两条雨带。环境高低空急流的风切变配置状态不仅有利于浅薄低涡的气旋式增强,并且指示低涡东移路径与低涡位置。而势力较弱的低空急流受大别山南部地形的影响,也表现出有绕行和减弱的阶段,进而可影响到山北淮河流域低涡的强度增幅和伴随的暴雨强度比山南长江流域低涡强一些。绕行山脉南北两侧的低涡暴雨带的湿位涡特征表明,垂直剖面上湿位涡正斜压分量垂向梯度带的配置,且其强度与对应的降水强度成正比,沿淮河的北路低涡湿位涡因环境风场垂直切变大,其强度更强。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大别山地形对低涡路径的南北绕行、低涡强度的山前减弱山后加强以及水汽辐合的强弱有直接影响。山脉南部迎风坡的强辐合抬升以及山脉北部弧形背风处对气流的拉伸辐合汇聚,成为大别山地形有利于水汽辐合上升,增强低涡暴雨量的两个重要部位。由于大别山南段的主体部分范围高大,所以对绕行山南部的低涡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2.
9012号台风暴雨过程的位涡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通过9012号台风登陆前后等熵面位涡图和位涡剖面图的分析,研究了台风的位涡场结构以及它登陆后与中纬度天气系统相线作用过程中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台风的位涡结构为一深厚的高位涡“柱”对流层的高低中有一个高位涡中心;中层高位涡平流或正位涡平流随高度增加以及等熵面上的初变线可作为定性判断台风和外围暴雨落区的一个指标,中纬度系统对9012号台风的作用,主要在于冷空气进入台风环流的导致台风迅速减弱消亡,等熵  相似文献   
103.
利用NCEP1°×1°6 h再分析资料,对副热带高压与西风槽典型环流形势配合下发生的一次四川区域性暴雨过程的不同阶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前期暴雨天气过程,其动力条件占到了主导地位,具有明显的经向垂直环流圈和垂直上升运动支,而在副高断裂后较强冷空气作用下,在副高边缘发生的区域性暴雨过程受西风带槽前的能量锋区影响,动力强迫作用和热力强迫作用激发的次级环流,进一步加强了四川盆地垂直运动的发展;冷空气作用前期的暴雨过程和冷空气进入后副高边缘发生的区域性暴雨过程中暴雨区域内的假相当位温均强于高层,大气处于对流性不稳定层结状态,对四川盆地暴雨的增强也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由副高控制到副高逐渐断裂,湿位涡的斜压扰动是逐渐增强的过程,导致倾斜垂直涡度发展,激发更为强烈的上升运动;副高与西风槽环流形势相配合的暖区暴雨过程水汽主要来自中低层孟加拉湾;而副高断裂后发生在副高边缘的区域性暴雨过程,水汽主要来自850hPa层南海和孟加拉湾,从对流层中到低层,四川盆地东部恰恰是冷暖气流的交汇处,偏南气流将海上充沛的水汽输送到盆地东部,为暴雨的发生提供充足的水汽条件,并与对流层低层秦岭附近的东北冷气流交汇。  相似文献   
104.
"海棠"、"凤凰"、"诺瑞斯"3个路径和强度相似、登陆地点相近、登陆后移动方向也相同,但在浙中南地区产生的降水强度有明显差异.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对3个台风的流场、物理量场以及湿位涡分布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探讨浙中南受这类台风影响时的雨强预报诊断思路.分析表明,低空急流、低层水汽辐合、高层辐散和大暴雨的降水强度密切相关;湿位涡在中低层mpvt<0,mpv2>0的分布特征对台风大暴雨的发生和落区有较好的指示意义;但由于台风暴雨发生机制的复杂性,大暴雨过程不一定都满足倾斜涡度发展理论所推得的这一强降水的判据,如具备其他有利条件,仍有发生大暴雨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5.
关于位涡理论及其应用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位涡理论能非常有效地解释天然现象,预测天然系统的变化,合理应用该理论的关键是对其原本思路和原理有非常透彻的理解,本文试图对此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6.
采用WRF模式对2005年"海棠"台风登陆福建省前后24h内所造成的降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上,利用模式输出结果,借助位涡理论分析位涡与台风低压流场及降水的关系,并结合对风场、相当位温、相对湿度等诊断量的分布特征分析,探讨了台风强降水的发展和维持机制。结果表明,310K等熵面上高位涡发展演变较好反映了台风低压系统路径移动以及强度变化的过程。暴雨中心主要出现在位涡大值区及其偏东北方向,且位涡气块回旋少动,与暴雨的发展维持密切相关。高位涡区主要位于等熵面坡度和梯度最大处,当等熵面上下贯通,对流层高层的高位涡沿等熵面下传,形成位涡柱时,有利于暴雨增幅。台风环流内水汽充足,上升运动强烈,也有助于此次台风降水强度持续强大。  相似文献   
107.
2003年江淮梅雨暴雨与湿位涡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统计了2003年发生在江淮地区的梅雨暴雨,根据暴雨中心对流稳定度及降雨性质将暴雨分为4种类型。分析湿位涡与梅雨暴雨中的惯性不稳定、对称不稳定、对流不稳定的关系发现:第1类暴雨往往与对称不稳定有关,第2类暴雨与对流不稳定有关,且这两类暴雨高层多具有强惯性不稳定,降水相对较大;第3、第4类暴雨是稳定性降雨,高层一般不具备惯性不稳定,雨量一般较小。高层的惯性不稳定对降水的加强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08.
建立一个两镜系统用于模拟拼接镜面中各子镜面的相对位姿关系.提出采用相邻子镜边缘安装边缘传感器和设置倾斜传感器相结合的方法对子镜倾斜(tip/tilt)及轴向平移(Piston)3个自由度进行检测的位姿检测方法.采用理论控制矩阵和实测控制矩阵进行主动校正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理论控制矩阵校正时,边缘传感器均方根误差不大于7...  相似文献   
109.
用重复重力测量测定垂线偏差时变的精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月锋  丁行斌 《天文学报》2005,46(4):460-473
列举两种垂线偏差时变测定的微分公式,从理论上对用重复重力测量的方法测定垂线偏差时变的精度进行了探讨.在目前情况下,垂线偏差时变测定精度可以达到0.005".远区域的点对它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通过对重力网的模拟计算,进一步得到验证.探讨了有效积分半径对垂线偏差时变测量精度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重力网优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0.
文中所选立交桥为双向三车道桥梁,单幅为3跨105 m的箱型连续梁,重量3 400 t,横跨铁路线。对于跨铁路的桥梁建设,顶推法施工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交通的影响。桥梁重量大,所须牵引力约280 t,施工过程中对桥墩及其他建筑物产生的变形较大,施工前模拟施工状态,设计控制测量监控的基本方案,利用控制测量方法,对施工状态实时监测,预测变形及偏位、纠偏,使施工状态最大限度地接近理想状态。顶推到位后,轴向偏位满足1 cm的限差,桥墩变形基本满足施工规范的要求,最终顺利完成顶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