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4篇
  免费   579篇
  国内免费   634篇
测绘学   676篇
大气科学   872篇
地球物理   472篇
地质学   1506篇
海洋学   304篇
天文学   33篇
综合类   721篇
自然地理   613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126篇
  2021年   147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132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383篇
  2013年   236篇
  2012年   301篇
  2011年   355篇
  2010年   320篇
  2009年   245篇
  2008年   238篇
  2007年   232篇
  2006年   224篇
  2005年   226篇
  2004年   128篇
  2003年   204篇
  2002年   173篇
  2001年   170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5篇
  1976年   2篇
  1951年   1篇
  1939年   1篇
  193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61.
62.
63.
刘小玲 《福建地理》2003,18(2):59-60,51
本文论述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充实教学内容,体现地理知识的功能,改变教学方式,指导读图,构建开放的评价方式等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培养地理学习能力,从而实现地理学习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64.
65.
王启伟 《地质通报》2003,22(2):118-123
鞍子山超单元由4个单元组成,各单元不同程度地发育岩浆侵位变形构造。侵位变形构造主要由叶理构造组成,闪长质包体,钾长石斑晶总体按优选方位定向,三者产状一致,平行接触带分布。从早期单元至晚期单元,随着岩浆侵位叶理构造变形强度减弱,闪长质包体数量减少,压扁变形程度降低,钾长石斑晶从明显按优选方位定向到杂乱分布。根据上述特征,将该超单元浆侵位变形、中等侵位变形、弱侵位变形及基本无侵位变形4个带。  相似文献   
66.
67.
植物根的加筋作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封金财  王建华 《地质与勘探》2003,39(Z2):322-325
文章总结了国内外在植物根对边坡稳定方面的研究成果,详细介绍了根的分布特征、强度特征,根加筋后土的强度变化以及植物加筋土边坡的稳定性;并提出了植物固坡技术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8.
烃类垂向微渗漏及其地表异常显示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烃类以微泡、水动力、扩散和渗透方式向地表迁移过程中,其效能、方式与油气藏的盖层、断裂与裂隙系统、储层的流体性质、地层压力等地质因素密切相关.通过对塔里木盆地雅克拉凝析气田上的地表、井中化探资料与地质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该气田的井中垂向地球化学特征、控制烃类垂向微渗漏地质因素、地表化探异常显示之间呈现出很好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69.
新疆天山地区地貌分形与多重分形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投影覆盖法和投影覆盖概率对新疆天山地区不同构造地貌类型进行了分形与多重分形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标度范围内,不同地貌区均表现出明显的多度域分形,分维值总体上呈现出高山区>中低山区>盆地区特点,多重分形谱Dq的形态和值域范围也表现出不同特征。研究认为,地貌表面的分维值与地貌形成的内外力地质作用方式和强度密切相关,并提出5-6km的尺度可作为地貌学研究中宏观与微观作用的分界点。  相似文献   
70.
铜陵地区燕山期侵入岩的岩石学、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 (ⅰ) 研究区SiO2≤55%的侵入岩主要为橄榄玄粗质系列岩石, 来自富集地幔的玄武质岩浆在上升过程中与下地壳物质发生低程度混染, 混染后的岩浆进一步发生分离结晶作用形成了这些岩石; (ⅱ) SiO2 >55%的侵入岩主要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 与埃达克岩(adakite)有许多类似地球化学特征, 如富钠, 高Al2O3, Sr, Sr/Y与La/Yb比值, 大部分样品的Y < 18×10-6, Yb < 1.9×10-6, 但与埃达克岩也有不同之处, 如同位素组成((εNd(t) = -9.16 ~ -16.55, (87Sr/86Sr)i = 0.7068 ~ 0.7105)以及相当一部分样品的Y>18×10-6, Yb>1.90×10-6. 铜陵地区SiO2 >55%的侵入岩很可能由幔源岩浆与玄武质下地壳熔融形成的埃达克质(adakite-like)岩浆混合形成. 来自地幔的橄榄玄粗质岩浆底侵可能为下地壳熔融提供了热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