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1篇
  免费   413篇
  国内免费   82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860篇
地质学   267篇
海洋学   15篇
综合类   2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59年   4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01.
使用中国地震台网全面完成数字化之后的观测资料(2008 2012年),对中国地震台网和美国地震台网测定的体波震级从震级大小、震中距、震源深度和震中方位进行对比分析.由对比结果可知:中国和美国地震台网测定的mb之间无系统化差异,但中国地震台网测定的mB与美国地震台网测定的mb存在一定系统偏差(mB平均偏大0.22);震源深度对震级偏差有一定影响,具体表现为浅源地震偏差大于中深源地震;震中距及四象限分布对偏差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902.
中国北部及蒙古地区上地幔P波速度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建平  曾融生 《地震学报》1998,20(6):580-589
利用CDSN以及境外的数字地震台网观测的宽频带体波波形资料,采用体波波形反演方法,对中国北部及蒙古地区的上地幔平均P波速度结构以及部分地区的横向不均匀性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上地幔盖层的P波速度较低(约7.8~8.0 km/s),平均盖层厚度约60 km,在410和665 km附近存在速度跳跃分别为0.29和0.55 km/s左右的速度间断面.准噶尔盆地上地幔顶部P波速度约7.7 km/s.上地幔盖层具有较高的速度梯度(平均速度梯度>0.005 5/s)和较大的厚度(90~100 km),在140 km深处P波速度可达8.2 km/s左右.贝加尔湖附近上地幔盖层的平均P波速度介于8.0~8.05 km/s之间,上地幔盖层厚度约30 km.   相似文献   
903.
云南思茅—中甸宽角反射/折射地震剖面切割松潘—甘孜、扬子和华南三个构造单元的部分区域. 我们利用初至波和壳内反射波走时层析成像获得地壳纵波速度结构. 在获得新的地壳速度结构模型基础上,利用地震散射成像思想和低叠加次数的叠前深度偏移方法重建了研究区的地壳、上地幔反射结构. 综合分析研究区地壳P波速度模型和壳内地震反射剖面发现:沿测线从北至南地壳厚度从约50 km减薄至35 km左右,地壳厚度的减薄量主要体现在下地壳,剖面北段下地壳厚度约为30 km,剖面南段下地壳厚度仅为15 km左右;上地幔顶部局部位置P波速度值偏低,一般为76~78 km/s,反映出云南地区是典型的构造活动区的特点.剖面沿线地壳内地震反射发育,其中莫霍强反射出现在景云桥下方;在景云桥弧形断裂带8~10 km深处出现宽约50 km的强反射带.  相似文献   
904.
为揭示中亚造山带浅表结构,对地壳演化与深部过程提供浅部精准约束,利用横过中亚造山带东段(奈曼旗—东乌珠穆沁旗)长达400 km的深地震反射剖面共2 186炮的初至波走时数据,运用初至波层析成像方法获得了自地表向下约3 km厚度的浅表速度结构精细模型。通过模型计算了沉积厚度变化与基岩起伏特征,并在贺根山和西拉木伦缝合带附近获得了呈低速特征的弧前沉积盆地规模与沉积厚度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综合速度模型与深地震反射剖面的强振幅反射信息,建立了符合剖面南北两侧的古亚洲洋双向俯冲并与中部的残存微陆块发生拼合的构造模型。结果表明:研究区的沉积厚度在0.3~3.0 km范围内变化,区内存在多期岩浆活动及活动构造,林西地区隐伏连续分布的高速结构多为造山花岗岩所导致;古亚洲洋消亡过程在经数亿年演变后仍能在大陆边缘的浅表构造中有迹可循。  相似文献   
905.
地壳校正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远震层析成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布设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47个固定台站所接收到的473个远震事件,对该地区进行了地壳校正研究。结果显示:(1)内陆地区下方的地壳呈现为低速异常,而沿海地区下方的地壳却呈现为高速异常;(2)地壳校正前后的速度异常确有变化,但差别不是很大,说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地壳结构比较稳定;(3)随着深度的增加,速度异常的差别越来越小,说明地壳校正对浅部的速度结构影响较大,而对深部的影响较小。因此,在远震层析成像研究中,若缺少浅部信息,可以进行地壳校正,以消除或减少地壳结构对最终反演结果的影响,从而提高深部结果的质量。  相似文献   
906.
地幔热柱动力学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由于地幔热柱对我们了解地球动力学和地幔动力学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因此受到国际地学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随着一系列国际研究计划的展开和实施,热柱动力学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研究。本文拟合“国际热柱-岩石圈相互作用研讨会”的讨论内容,对热柱领域已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作一简要的回顾,以期待进我国热柱动力学研究的发展有所埤益。  相似文献   
907.
井间超声波层析成像及其在岩溶勘察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井间超声波CT技术采用网格法进行射线追踪,应用逐次线性化迭代与带阻尼最小二乘QR分解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图象重建. 该技术应用于工程地质勘察领域,能够达到采用相同反演方法的井间地震波CT技术所无法达到的勘察精度要求.工程实践证明,对于井间距超过30 m的情况,超声波CT能分辨大于60 cm的地质异常体. 此方法在工程地质勘察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08.
实测坑透资料的层析成像特殊处理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坑透层析成像特殊处理算法对4个工作面的实测资料进行了处理,处理结果检测了算法的可行性、分辨率,检验了算法的稳定性和抗噪能力。   相似文献   
909.
本文在B、P、C坐标中给出了弹性波在横向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矩阵,并将其表示为五个形式简单的矩阵乘积,其中有四个矩阵是与频率无关的。我们用传播矩阵的分离方式,将Abo-Zena(1979)算法大量简化。用本文的算法计算综合地震图时,计算量要比文献[2,7,8]的算法少一半以上。 文中还给出了地震面波频散函数和体波广义反射系数的快速计算步骤。  相似文献   
910.

自2015年以来, 四川威远及邻区的地震活动强度显著增强, 其中2019年9月8日和12月18日在威远东发生了MS5.4和MS5.2地震, 刷新了威远地区有记录以来历史地震震级上限.本文利用2019年8月至2020年3月期间威远及邻区25个流动台和17个固定台记录到的5638次ML≥1.2地震Pg和Sg波到时以及连续波形资料, 采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获得了威远东这两次地震序列的重定位结果和震源区浅层地壳高分辨率三维体波速度结构.重定位结果显示震源区地震震源深度主要集中在3~4 km.基于两次MS>5.0地震震后10天余震序列空间展布, 本文推测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均为NNE走向且倾向SE(倾角40°左右)的盲冲断层.三维体波速度结构反演结果揭示: 震源区VP异常变化较VS异常变化显著, VP/VS比背景值普遍低4%~10%.在深度小于5 km的浅层内, 地震多分布在VP低速异常和VS弱高速异常以及二者的高低速异常过渡带内; 在5~7 km深度范围, 地震基本上都发生在VP低速异常区.上述速度结构特征揭示震源区附近可能发育着富含气体的孔隙和裂缝且存在流体活动.此外, 2019年11月7日以后的地震活动具有明显的流体扩散驱动地震迁移特征, 沿两次地震发震断层走向和倾向的流体扩散系数分别为1.5 m2·s-1和0.1 m2·s-1.两次地震的发生机理很可能是流体扩散引起的孔隙压力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