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5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30篇
测绘学   115篇
大气科学   32篇
地球物理   23篇
地质学   390篇
海洋学   23篇
综合类   285篇
自然地理   28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采用表观能源消费数据进行分能源品种和分行业类型的碳排放总量核算,利用基于IDA理论和Kaya恒等式的LMDI模型对碳排放总量变化进行多要素的分解分析,在解析人口规模效应、经济产出效应、能源强度效应对碳排放影响机理的同时,进一步纳入人口结构性因素、产业结构性因素和能源结构性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以广州市为例,对其2003—2013年产业活动和居民消费2个部门碳排放的主要驱动因素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并定量研究各个影响因子在2003—2005、2005—2010和2010—2013年3个不同发展阶段的作用机理,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广州市能源消费及其碳排放前期以煤炭为主,近年来以石油为主,同时外购电力对广州市的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影响显著。2)各影响因子对广州市碳排放总量变化的作用机理与影响机制在3个发展阶段各不相同,不同发展阶段的发展措施和政策背景对于各个影响因子的碳排放效应影响显著。3)总体分析,经济产出效应和人口规模效应是产业部门碳排放增长的最主要贡献因子;工业能源消费强度效应、工业能源消费结构效应和经济结构效应是遏制产业部门碳排放增长的最主要贡献因子。城镇居民收入效应是居民消费碳排放增长的最主要贡献因子,城镇居民能源消费强度效应是遏制居民消费碳排放增长的最主要贡献因子。  相似文献   
132.
胡宪洋  保继刚 《地理学报》2018,73(12):2452-2467
消费转型背景下旅游目的地供需失衡矛盾凸显,由此引致了目的地新一轮的结构性调整,然而这一现象并未引起学界足够重视,现有的理论框架在解释力度上也存在明显不足。本文在详细剖析时空修复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情境与旅游情境,提出了资本应对消费转型的一般框架,分析了三亚海棠湾时空修复的整体历程,并揭示了案例背后的制度逻辑。研究表明:资本以时空修复的方式完成了对消费转型的应对。其中,时空修复的经济维度包括资本的空间修复与时间修复,在三亚海棠湾,空间修复突出的表现为地理扩张与空间重组,时间修复则重点表现在二级循环的缓建、停建及其向三级循环的跃迁。时空修复的非经济维度方面,政府部门藉由尺度重组用以促进资本的循环与积累,通过尺度上推,借助意识形态与城市战略,构建了资本空间运行的合法性;通过尺度下推,藉由绩效优先原则与权力下放策略,支持与服务资本的空间运行。但政府的部分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干扰了市场秩序,延缓危机的同时制造了更大的隐患。此外,时空修复与尺度重组之间存在着理论关联,消费转型使得原有资本节律失常,地域组织通过尺度重组搭建起全新的地理架构,为资本的时空修复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地理平台。本文完善了时空修复的理论框架,部分回应了消费市场的理性回归对度假地的可能影响。  相似文献   
133.
查瑞波  孙根年  董治宝  黄驰 《地理科学》2016,36(7):1050-1056
引入调节变量,采用香港1999~2014年的季度统计数据建立一个新实证模型,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计量经济学非平稳数据分析方法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系统分析了入境旅游、经济增长和消费物价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入境旅游、经济增长和消费物价之间存在相关性和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入境旅游对消费物价的带动性高于经济增长。入境旅游与消费物价、经济增长和消费物价、入境旅游和经济增长之间都存在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入境旅游发展必然带动经济增长并影响消费物价。入境旅游对消费物价产生影响的原因主要是入境游客规模扩大和结构单一;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影响当地底层民众生活品质、损害当地旅游形象和主客感情;对策主要为拓展入境旅游类型并使旅游发展红利惠及底层民众。  相似文献   
134.
中国钢铁产品国际贸易流与碳排放跨境转移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张晓平  王兆红  孙磊 《地理研究》2010,29(9):1650-1658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最终要落实到不同国家、不同行业之间的利益分配和责任分担,尤其是通过国际商品贸易转移的碳排放是在国家间分配排放配额时必须考虑的指标。基于中国钢铁产品国际贸易流的分析表明,中国在国际钢铁产品贸易中处于垂直产业内贸易的低端,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钢铁产品多为加工程度低、技术含量低、能源消耗强度大的初级产品。由于我国进出口钢铁产品在附加价值和能源消耗强度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随着中国钢铁产品国际贸易规模的扩大,使大量CO2排放责任向中国净转移。我国学者应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到国际谈判、国际规则的制订中,从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两个层面合理界定中国在全球温室气体减排中的责任,力争在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中确保中国的经济贸易利益。  相似文献   
135.
针对夜光遥感影像估算社会经济参数在局部区域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波士顿矩阵的灯光指数法。该方法在传统灯光指数法的基础上引入波士顿矩阵,将社会经济参量中的电力消费量作为研究对象,以2015年可见光红外成像辐射仪(visible infrared imaging radiometer,VIIRS)年产品为主要数据源,选择中国大陆区域182个城市作为研究区域,利用波士顿矩阵将全部城市分为4类:明星城市、现金牛城市、问题城市与瘦狗城市。结果显示,基于波士顿矩阵的灯光指数法的平均相对误差为34.04%,小于传统灯光指数法的平均相对误差41.69%;且分类后的各类城市,除明星城市外,基于波士顿矩阵的灯光指数法的平均相对误差均小于传统灯光指数法,而两种方法对于明星城市电力消费估算的结果相差不大;将估算结果按照相对误差的大小分为高精度、中等精度与低精度3种,基于波士顿矩阵的灯光指数法高精度与中等精度的估算结果比例均高于传统灯光指数法,而低精度结果的比例则低于传统灯光指数法。由此可见,基于波士顿矩阵法的灯光指数法对于电力消费量的估算结果优于传统灯光指数法。  相似文献   
136.
在旧城改造中,我们会碰到大量旧式院墙的大台(墙)门需要拆迁,尤其是古老城镇中这类建筑比比皆是,它们中不少是院落深深,三井四院的大户人家。不过,这些大户人家早在五十年代,经国家社会主义改造,已列入房管部门经管的直管房,我们欲称它为“公房”,留下部分房产作为业主的自住房,虽然这些院落中有两类房产,  相似文献   
137.
崔俊山 《海岸工程》1999,18(4):74-80
从人们交换农业、手工业产品的“市”到店铺林立的商业一条街,商业和商业建筑的发展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现代商业建筑的发展更与人们生活和消费水平分不开。因此,必须研究人们的职业与消费习惯、消费心理、做好市场调查和预测,把握市场机遇,创造适合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阶段的商业间环境,研究国外现代商业建筑的发展,借鉴其经验,使我国商业建筑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  相似文献   
138.
《国土资源通讯》2010,(18):27-29
这是继8月份《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国有建设用地供应划编制规范》(试行)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117号)之后,国土资源部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的又一重拳。文件从住建、国土两部门计划的高度协调配合,强化对保障性住房用地的监管,加快房地产开发的行政审批,严格招拍挂竞买人资格审查等多个层面进一步明确了相关政策要求。《通知》明确提出,竞买人参加招拍挂出让土地时,要提供竞买(投标)保证金不属于银行贷款、股东借款、转贷和募集资金的承诺书及商业金融机构的资信证明;限制和禁止有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新购置土地;各类住房建设项目应当在划拨决定书和出让合同中约定土地交付之日起一年内开工建设,自开工之日起三年内竣工。这些都将成为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139.
印度石油天然气资源相对匮乏,石油储量和产量仅占世界的0.4%和0.9%,居世界第22位和23位;而石油消费量占世界的3.4%,为世界第4大石油消费国。近年来随着印度经济的发展,石油供需矛盾突出,石油消费高度依赖进口,高达73.3%。  相似文献   
140.
伊朗《德黑兰时报》2010年1月7日报道称,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电力生产国,由于政府采取了一揽子措施提振需求和加大可再生能源投资,2009年中国的电力消费增长了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