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91篇
  免费   1922篇
  国内免费   1896篇
测绘学   427篇
大气科学   1749篇
地球物理   1648篇
地质学   5551篇
海洋学   706篇
天文学   121篇
综合类   558篇
自然地理   349篇
  2024年   71篇
  2023年   285篇
  2022年   299篇
  2021年   363篇
  2020年   272篇
  2019年   345篇
  2018年   252篇
  2017年   241篇
  2016年   248篇
  2015年   295篇
  2014年   459篇
  2013年   398篇
  2012年   475篇
  2011年   447篇
  2010年   422篇
  2009年   420篇
  2008年   465篇
  2007年   433篇
  2006年   398篇
  2005年   414篇
  2004年   341篇
  2003年   324篇
  2002年   389篇
  2001年   296篇
  2000年   307篇
  1999年   254篇
  1998年   225篇
  1997年   269篇
  1996年   242篇
  1995年   225篇
  1994年   185篇
  1993年   152篇
  1992年   170篇
  1991年   134篇
  1990年   162篇
  1989年   136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53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10篇
  1964年   3篇
  1960年   4篇
  1941年   3篇
  193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贵州遵义镍-钼富集层中独居石的发现及成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贵州遵义天鹅山-黄家湾镍-钼富集层中镍-钼矿石进行了电子探针研究,在镍-钼矿石中发现了稀土独立矿物——独居石,呈不规则的细粒、蠕虫状分布于矿石中,并与镍、钼的独立矿物共生;独居石La和Ce的含量高(La2O3含量变化范围为25.70%~30.52%,Ce2O3含量变化范围为22.96%~27.68%),贫Sm、Th(Sm2O3含量的变化范围为0.49%~0.80%,ThO2含量的变化范围为0%~0.19%),具有热液成因独居石的化学成分特征。镍-钼矿石中稀土矿物独居石的发现为镍-钼矿层的热液成因提供了直接的矿物学证据。  相似文献   
992.
藏北羌塘火车头山新生代火山岩可区分为钙碱性及碱性两个不同的系列。钙碱性火山岩主要岩石组合为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其SiO_2介于49%~70%之间,Al_2O_3>10%,Na_2O/K_2O>1;其中玄武岩具平坦型稀土配分型式,LREE/HREE为1.3~1.8,(La/Yb)_N为2.87~4.45,无明显铕异常,δEu为0.96~1.09;该套岩石的Mg~#与SiO_2相关关系以及La/sm-La等亲岩浆元素与超亲岩浆元素协变关系表明,它们应为幔源岩浆经分离结晶演化的产物,其岩石组合类型以及低的Sm/Yb值(Sm/Yb=1.53~5.35)表明它们的原始岩浆应来源于岩石圈地幔尖晶石二辉橄榄岩的局部熔融。本区碱性火山岩为一套典型的钾质岩石系列,主要岩石组合类型为碱玄岩-碱玄质响岩-响岩,其SiO_2介于44%~59%之间,Al_2O_3>14%,Na_2O/K_2O介于0.47~1.51之间;岩石轻稀土强烈富集,LREE/HREE为13.20~15.76,(La/Yb)_N=50.44~91.99;其岩石组合类型以及Mg~#与SiO_2相关关系以及La/Sm-La协变关系同样表明它们为共源岩浆分离结晶演化的产物;然而,其较高的Sm/Yb值(Sm/ Yb=2.63~13.98)表明它们并非地幔橄榄岩直接局部熔融的产物,岩石弱的负Eu异常(δEu=0.77~0.85)以及Th、U的强烈富集和Nb、Ta的相对亏损,又反映了原始岩浆中有显著的地壳物质的贡献;该套钾质碱性系列岩石在La/Co-Th/Co同分母协变图上呈直线型分布,而在La/Co-Sc/Th异分母协变图上呈显著的双曲线分布,从而表明其源区为二源混合型,是青藏高原特殊的壳幔混合层局部熔融的产物,这些特征是新生代青藏高原壳幔层圈物质交换的重要岩石学证据。  相似文献   
993.
通过观察地球表面偶然发现,大陆、海洋的分布有明显的对称特征,地球一侧如为大陆,与其对应的地球的另一侧一定为海洋。依大陆、海洋分布的对称特征为基本论据,从大陆、海洋形成所需物质、物质运移、物质运移能量三大要素入手,分析讨论了大陆、海洋的形成过程,指出大陆、海洋的形成是靠地球内能的作用,形成大陆的物质来自地球另一侧与其对称分布的海洋,软流层是物质运移通道。  相似文献   
994.
瞬变电磁在资料解释中如何消除低阻屏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规的瞬变电磁资料处理解释方法是对野外采集的归一化二次电位数据通过公式计算转化为视电阻率值,然后针对各目的层绘制等视电阻率平面图,并通过对平面图的解释圈定出异常区域.由于受浅层低阻屏蔽影响,使得绘制出的平面图从浅层到深层的视电阻率等值线形态非常相似,若浅部存在低阻层,则对深部的异常进行解释难度较大.利用原始的归一化二次电位差值方法可消除低阻屏蔽的影响,该方法在山西潞安集团司马煤业有限公司的应用,验证了其勘探效果.  相似文献   
995.
“层间氧化矿“是个旧锡矿的主要矿石类型,大部分具有特征的层控性,传统的观点认为“层间氧化矿“是原生硫化矿石在后期被雨水氧化而形成,已有部分地质研究者注意到了“层间氧化矿“的特殊性并提出它们是沉积成因或热水沉积成因.根据个旧锡矿的矿床特征与红海型热水沉积的对比,结合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本文认为个旧锡矿存在的“层间氧化矿“的原生矿化类型是特殊的红海型热水沉积,以大量铁锰氧化物为主要成矿标志.个旧锡矿可能是目前红海型热水沉积作用登陆的唯一实例,其成矿模式可概括为三叠纪拉张形成多层原生红海型热水沉积矿化,燕山期花岗岩侵入改造;进而提出通过系统岩相古地理研究以确定古扩张中心和古卤水盆地中心的找矿模式.  相似文献   
996.
一个双波地形重力波拖曳参数化方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元  唐锦赟  伍荣生 《气象学报》2007,65(5):733-743
当地形次尺度强迫的作用与显式的经典动力作用效应相当时,地形重力波拖曳力对于环流的维持,以及动量和热量通量输送的动力效应变得十分显著。这种地形次尺度拖曳作用项可通过参数化的方法,在动力方程中加入额外的小项而引入数值模式。目前成熟的地形重力波拖曳参数化方法,如第1代基于线性单波理论的参数化方案;以及侧重考虑了临界层作用等因素对拖曳力的额外贡献的第2代参数化方案,都无法有效表达风速垂直变化引起的波动应力随高度变化的特征。基于上述考虑,本文给出了一个双波参数化方案用于计算地形重力波拖曳中由线性自由传播重力波造成的波动应力的垂直分布。通过二阶WKB近似,它对由风速垂直变化引起的对波动应力的选择性临界层吸收过程和经典的临界层吸收过程做了显式处理;而在不发生临界层吸收现象的地区,则用两个单波同时在垂直方向上进行应力的传播,并利用波饱和标准进行应力耗散。进一步地在真实地形(以大别山地区为个例)条件下的测试结果表明,通过在不同理想风速廓线以及北半球冬季中纬度纬向平均风廓线下对波动应力垂直分布的计算,证明该方案确实能有效地给出应力随高度变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997.
对2006年7月3日一次典型的渤海小高压与切变线相互作用的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初步探讨了渤海小高压的形成机制。渤海小高压是由于渤海特殊的地理位置造成的,它与南北支系统的相互作用、中低纬切变线的位置、日本海低涡中横槽的位置密切相关。渤海小高压的形成与其高低空的动力、热力条件关系密切,当华北到渤海地区没有明显的低空辐合和高空辐散,并受明显的干区、正的沙氏指数区、能量低值区控制时,容易形成渤海小高压。  相似文献   
998.
利用2004-2005年4-9月逐日常规高空格点资料,根据产生对流天气的三个基本条件,即水汽条件、不稳定层结条件和抬升力条件,进行因子的选取和组合,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各县市12~24小时客观预报方程,利用VB6.0编程,自动调取资料选取因子,将计算结果显示,实现了自动化,经试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99.
本文从“测前、测中、测后”三个环节,阐述了贯彻ISO9001—2000标准的过程控制要求,实施全程监控,从而确保产品质量,增强了顾客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00.
空间数据挖掘的方法很多,怎样能快速对空间数据进行操作,是一个值的探讨的问题。Matlab有万能的演算纸之称。借助其强大的矩阵计算功能,进行数据挖掘,具有一定优势。本文根据关联规则挖掘方法,在Matlab中编写程序,对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进行数据挖掘。计算了不同用地类型与坡度之间的支持度和置信度,得出关联规则。本文平阴县安城乡的实证,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