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408篇 |
免费 | 2731篇 |
国内免费 | 167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45篇 |
大气科学 | 1816篇 |
地球物理 | 1885篇 |
地质学 | 5852篇 |
海洋学 | 758篇 |
天文学 | 123篇 |
综合类 | 573篇 |
自然地理 | 35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8篇 |
2024年 | 222篇 |
2023年 | 350篇 |
2022年 | 343篇 |
2021年 | 397篇 |
2020年 | 358篇 |
2019年 | 354篇 |
2018年 | 272篇 |
2017年 | 266篇 |
2016年 | 289篇 |
2015年 | 305篇 |
2014年 | 466篇 |
2013年 | 417篇 |
2012年 | 484篇 |
2011年 | 457篇 |
2010年 | 434篇 |
2009年 | 429篇 |
2008年 | 462篇 |
2007年 | 437篇 |
2006年 | 401篇 |
2005年 | 415篇 |
2004年 | 338篇 |
2003年 | 319篇 |
2002年 | 389篇 |
2001年 | 288篇 |
2000年 | 312篇 |
1999年 | 257篇 |
1998年 | 230篇 |
1997年 | 273篇 |
1996年 | 246篇 |
1995年 | 228篇 |
1994年 | 190篇 |
1993年 | 155篇 |
1992年 | 175篇 |
1991年 | 137篇 |
1990年 | 169篇 |
1989年 | 142篇 |
1988年 | 58篇 |
1987年 | 58篇 |
1986年 | 31篇 |
1985年 | 34篇 |
1984年 | 41篇 |
1983年 | 18篇 |
1982年 | 41篇 |
1981年 | 22篇 |
1980年 | 23篇 |
1979年 | 14篇 |
1974年 | 6篇 |
1964年 | 6篇 |
1960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本文建立了一个中纬电离层E层理论模式. 该模式从NO+,O2+,O+和N2+这四种主要离子的连续性方程出发,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中纬电离层E层电子和各种离子密度随时间和高度的变化情况. 计算结果能较好地反映出E层电子密度峰值(NmE)或E层临界频率(foE)的日变化、季节变化以及随太阳活动的变化趋势. 将模式的计算结果与武汉地区测高仪的观测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证明模式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中纬电离层E层的实际形态. 针对以往电离层E层理论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还进一步讨论了几种重要因素,包括二次离化源,λ<150?谱段的辐射通量,吸收截面以及NO分布对于模式计算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2.
143.
本文主要根据1980年中、美联合调查南海时所获得的声纳浮标测量结果,探讨中国南海中部和北部各个地貌单元上的地壳结构、性质以及新生代的发展简史。 相似文献
144.
145.
胶东地区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成矿远景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胶东地区中生代盆地周边存在层间滑动断层,它控制了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如蓬家夼金矿)的产出,根据盆地的分布及矿化特征,划分了胶东地区四个层间滑动砾岩型金矿成矿远景区,蓬家夼成矿远景区、菜西远景区、牟平西部远景区、栖霞远景区,这些地区有望成为胶东地区甚至我国东部新的黄金工业基地。 相似文献
146.
藏南地壳速度结构与地壳物质东西向“逃逸”──以佩枯错-普莫雍错宽角反射剖面为例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根据佩枯错-普莫雍错480余公里长地震剖面上纵、横波波场特征识别的来自Moho界面反射及壳内界面反射震相, 通过正演拟合解释藏南地区近东西向剖面地壳纵、横波速度与泊松比结构. 结果显示: 该区地壳厚度东西向变化显著, 分别以定日西、定结东为界呈现“块体三分”格局, 西段Moho界面埋深为71 km, 中段约76 km, 东段约74 km; 上地壳底部深度20~30 km左右处存在一低速层, 其厚度沿东西向急剧变化, 即从西段的20 km减薄至东段的6 km左右; 地壳内纵、横波速度变化剧烈, 在东西方向上呈现出跳跃式周期性变化. 下地壳物质低波速与3条近南北向活动正断层的存在可能是伴随印度与欧亚板块碰撞、下地壳物质“拆沉”、地壳增厚与物质东西向“逃逸”耦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7.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ECMWF提供的ERA-Interim 0.125°×0.125°再分析资料,通过对2012年5月21~23日和2013年5月26~29日南疆西部两次暴雨过程中等熵面特征的对比分析,得到暴雨过程中的动力热力结构模型。结果表明:南疆西部暴雨过程是在中亚低涡系统影响下,高、中、低空急流耦合并叠加地形强迫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中亚低涡前部中高层向东输送的冷空气翻山后下沉,与低层南疆盆地东部向西输送的冷空气汇合抬升,与中层暖空气交汇,同时上升运动加强促使水汽辐合凝结,是降水的重要原因,短时强降水时冷空气强度弱于暖空气,持续性降水时反之。中低层等熵面位涡与降水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49.
低山头一带花岗岩体归属东昆仑弧盆系北昆仑岩浆弧带,位于东昆仑成矿带伯喀里克—香日德成矿亚带东昆仑造山带中段,岩石类型主要为石英闪长岩、正长花岗岩及二长花岗岩。为了加强该地区花岗岩体岩石地球化学与成岩成矿背景探讨,对花岗岩体开展了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及矿质元素研究。主量元素组成上,石英闪长岩具中硅(57.64%和58.47%)、富钠(Na2O/K2O均为2.57)特点,正长花岗岩具高硅(75.45%~75.99%)、富钾(Na2O/K2O为0.74~0.94)特点,二长花岗岩具高硅(66.80%~73.45%)、富钠(Na2O/K2O为1.50~2.13)特点;花岗岩体铝饱和指数A/CNK<1,为准铝质岩浆岩;碱饱和指数NK/A集中在0.26~0.69之间,属钙碱性岩石;里特曼组合指数σ43在1.18~2.31之间,属钙碱性类型。花岗岩体轻稀土元素相对重稀土元素富集,岩浆分异特征明显,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富集Rb、K、Ba、Th、Sr、Nd,仅正长花岗岩Sr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富集Zr、Hf、Ce,而Nb、P、Ti明显亏损,源区物质为壳幔混合物质,属挤压应力环境中同碰撞I型花岗岩。在岩体实测剖面中获得11种元素分析数据,与青海全省、东昆仑成矿带及其亚成矿带平均元素丰度值进行对比,初步划分不同岩性、不同类型、不同时代花岗岩,以及富集的含矿元素为Au、Zn、Y、Pb等。与区域有成矿事实且为I型花岗岩成因进行对比,认为研究区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