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9篇
  免费   169篇
  国内免费   114篇
测绘学   27篇
大气科学   81篇
地球物理   206篇
地质学   313篇
海洋学   29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6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0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1年   1篇
  193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631.
本文基于中国数字地震台网记录到的2016年1月12日发生于兴都库什—帕米尔地区的中源地震P波宽频带波形资料,利用P波三重震相方法研究了中天山和塔里木盆地北部410 km间断面起伏形态及间断面附近P波速度结构.通过波形拟合,我们发现中天山和塔里木盆地北部410 km间断面下沉约10 km;410 km间断面上方存在由塔里木盆地向中天山P波速度异常逐渐减小的约70 km厚的低速层(-3%~-1%).该低速层可能是地幔转换区物质上涌并部分脱水熔融及热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另外我们发现中天山东北部约10~100 km深度范围内存在局部低速异常(约-6%),其很可能是上涌的软流圈物质.  相似文献   
632.
本文对龙门山断裂带金河磷矿浅钻岩芯中的三种断层泥开展了低速到高速摩擦滑动的实验研究,并对实验变形样品开展了BET比表面积研究.摩擦实验在干燥和孔隙水压条件下开展,速率范围涵盖20 μm·s-1~1.4 m·s-1.实验结果显示,三种断层泥在干燥条件下的摩擦性质差别不大,但在孔隙水压条件下,三者的中低速摩擦强度与层状硅酸盐矿物的种类而非总含量紧密相关,蒙脱石和伊利石相比绿泥石更能有效地弱化断层.三种断层泥在孔隙水压条件下存在中低速率域的速度强化,暗示着对断层的加速滑动存在一定的阻碍作用.孔隙水压下,黄绿色和灰绿色断层泥的初始动态弱化非常迅速并伴随断层泥层的瞬时扩容,凹凸体急剧加热导致的局部热压作用可能是造成这种力学行为的物理机制.在经历高速滑动之后,三种断层泥在干、湿条件下的BET比表面积都显著降低,暗示着可能发生了颗粒烧结.中低速域内,孔隙水的存在使得断层泥呈现分散式的剪切变形,BET比表面积的增加因此比干燥条件下更加明显.对表面能的估算表明,颗粒磨碎所消耗的能量至多不超过摩擦力做功的8%,暗示着断层作用中颗粒磨碎所占的能量比例较低.  相似文献   
633.
从第三极到北极: 气候与冰冻圈变化及其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0,他引:0  
第三极和北极地区对于区域和全球环境、 社会经济以及国家战略的重要性日益凸现。通过对第三极和北极气候与冰冻圈研究的现状、 趋势进行梳理总结, 为未来的系统研究提供借鉴。结果显示, 第三极和北极气候系统与冰冻圈正在发生显著变化并预计将持续下去。第三极和北极地区气温在以全球平均升温速度两倍的速率变暖, 且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 变化总体趋势高度一致; 降水变化总体呈增加趋势, 但变率和不确定性较大; 极端事件(尤其是极端降水)的频率增加; 积雪范围总体上呈现减少趋势, 雪水当量、 积雪天数的变化存在区域和周期性差异; 多年冻土温度升高, 活动层厚度增加, 亦呈现较大的区域差异。这些变化不仅对生态、 水文、 碳循环产生重要影响, 而且对基础设施、 社会经济以及人类健康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包括重金属污染、 食品安全等。气候及冰冻圈快速变化会通过反照率反馈、 水汽反馈等机制被放大, 并通过一系列大气及海洋环流过程, 对周边乃至全球气候系统产生广泛影响。目前第三极和北极研究中面临的重要共同问题包括极度稀疏的地面观测资料、 模型物理机制和精细化描述不足以及缺少与周边地区乃至全球系统关联的量化研究和可靠证据。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依赖地面监测网络的扩展以及对冰冻圈和气候系统物理过程理解的提升。从第三极到北极, 不仅是研究视角的扩大, 更是全面理解第三极和北极在地球系统中作用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634.
中国冰冻圈水文未来变化及其对干旱区水安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9,他引:1  
受气候变暖持续影响, 中国冰冻圈水文过程正在发生着显著变化。在梳理已有过去冰冻圈融水变化基础上, 重点分析了冰冻圈融水径流未来变化特点, 尤其是对冰川融水拐点及温升2 ℃阈值情况下, 到2050年和21世纪末, 冰川融水的可能变化进行了辨析, 进而研判了冰冻圈水文变化对流域、 重点是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水安全的影响。研究表明, 中国未来大部分流域冰川融水径流总体呈现减少趋势, 并呈现冰川径流持续减少、 在不久的将来出现峰值和持续增加三种情况; 单条冰川融水可能会出现拐点, 而且拐点是否出现和出现的时间与升温速率和冰川面积大小有关; 在流域尺度上, 冰川覆盖率较大、 大型冰川面积占比较高的流域, 到2050年融水径流持续稳定增加; 冰川规模较小的流域, 冰川径流峰值早已出现; 介于上述两种情况之间的大多数流域, 冰川融水峰值在2020 - 2030年相继出现或变化呈现不显著增加或减少, 相对稳定; RCP情景温升2 ℃阈值下, 到21世纪末, 西北干旱区冰川融水量减少34% ~ 74%。冰冻圈水文变化导致水源涵养能力下降、 径流补给量减少、 对水资源的调节作用减弱、 流域径流变化幅度增加、 发生旱涝的风险增加、 春汛提前进而影响用水制度。  相似文献   
635.
从PDAC2010大会反映的情况看,全球矿产勘查市场对中国关注度迅速提高,国外初级勘查公司非常期盼有机会接受来自中国的风险勘查投资;另一些公司,则以超前的眼光,踏上了北冰洋圈矿产勘查的征程,北冰洋圈矿产的争夺初见端倪;而投资的目标矿种变化、热点地区的投资风险、重大勘查成果不多的原因、野外勘查人才紧缺等问题也受到大会的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636.
"冰冻圈科学"作为近年来新兴的专业普及课程,在高等院校地理学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中逐渐开展起来。本文从课程设置背景、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等方面分析了该课程的基本教学问题,将当前的教学模式总结为前沿科学家团队模式、传统专业必修或选修课模式以及网络远程教学模式,并结合教学经验提出了教学实践中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即冰冻圈科学与已有课程的联系、从冰川学到冰冻圈科学的延伸以及实验与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637.
基于美国大气研究中心的CCSM3(Community Climate System Model version 3)模式,对淡水扰动试验中不同大西洋经圈翻转环流(Atlantic Meridional Overturning Circulation,AMOC)平均强度下,中国气候的年代际响应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年代际尺度上,中国区域地表气温和降水强度变化与AMOC强度变化的关系紧密,然而,不同平均强度下,中国气候的年代际响应特征不同。高平均强度下,中国区域地表气温升高,中国北部降水增多、南部降水减少;低平均强度下,则反之。不同平均强度下,中国区域年平均地表气温和降水EOF第一特征向量的空间分布存在显著差异:高平均强度下,地表气温呈现中国全区域一致的分布型,降水呈现自北向南的"-+-"型的雨带分布;低平均强度下,地表气温呈现中国区域南北反相的偶极子分布型,降水呈现自北向南的"-+"型的雨带分布。与低平均强度相比,在高平均强度下,EOF第一模态的时间系数的年代际变化尺度均更长。  相似文献   
638.
吴启焰  任东明 《地理科学》1999,19(2):108-113
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地域结构空间重组的基本特征,指出除少数高科技产业健康发展的内陆城市外,我国城市原有格局将长期存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南京都市区内部地域结构特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639.
南极沿167°E子午线横贯南极山脉岩石圈速度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束沛镒  焦丞民 《极地研究》1999,11(3):221-227
依据沿大圆弧穿越南极点和斯科特站两地震台的地震瑞利面波波形资料,计算了两台之间的相速度频散,通过反演计算,获得了台间地下200km 岩石圈剪切波速度细结构。结果表明,横贯南极山脉地壳厚度约为45km ,55~75km 之间存在明显低速带,它预示着这一深度有熔融的岩浆存在。  相似文献   
640.
青藏高原是全球造山带研究的热点地区,此前在青藏高原开展的三维层析成像研究大多基于线性反演方法.本文利用青藏高原东缘及邻区布设的127个宽频带固定地震台站记录的连续波形资料,首先通过噪声互相关提取了3~50sRayleigh波群速度频散曲线并反演得到群速度分布,再进一步采用模拟退火法反演了研究区的三维S波速度及泊松比结构.结果显示:(1)松潘—甘孜地块的中下地壳低速异常主要分布在龙日坝断裂带、鲜水河断裂带、龙门山断裂带和岷山隆起所围限的区域,而该区域的中下地壳仅具有中等泊松比值,推测松潘—甘孜地块中下地壳的低速物质可能是青藏高原与扬子块体长期相互作用产生的塑性低速滑脱层;上地壳脆性物质在板块作用下沿中地壳低速滑脱层顶界面发生逆冲增厚,造成龙门山的持续抬升和地形起伏,并在构造边界带形成了应变积累和应力集中;而龙门山断裂带的上地壳低速软弱物质为地壳发生破裂提供了有利条件,从而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的发生.(2)岷山隆起一带中下地壳的高泊松比异常呈"凸起"形态,结合前人研究发现的较高热流和岩石快速抬升现象,推测岷山隆起一带可能存在岩石圈的拆沉,导致地幔热物质上涌而形成下地壳高泊松比物质.(3)川滇地块的北部和南部具有不同的S波速度和泊松比分布特征.30km深度下川滇地块北部具有明显的低速异常,而该深度下并不具有明显的高泊松比值特征;此外剖面成像结果也显示川滇地块内的低速异常与高泊松比的分布不一致,因此川滇地块的研究结果不支持下地壳流模型.综合其他地震学证据,本文认为川滇地块的变形模式为上地壳纯剪切增厚,块体变形主要受块体内部的走滑断裂及活动边界断裂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