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8篇
  免费   168篇
  国内免费   116篇
测绘学   27篇
大气科学   81篇
地球物理   249篇
地质学   318篇
海洋学   31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6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4篇
  1962年   2篇
  196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521.
针对目前广泛应用于地下流体水位观测中的投入式水位仪存在稳定性差、零漂大等缺点,研制采用智能型绝对值多圈光电编码器的浮子式数字水位仪,介绍其工作原理和仪器结构,并给出仪器性能的实验测试结果,发现其具有高分辨率、高稳定性和低零漂的特点.  相似文献   
522.
天山造山带的深部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天山造山带是中亚最令人瞩目的一条由陆陆汇聚而形成的陆内造山带,从古生代以来经历了长期的构造演化,尤其是新生代以来的再次活化,导致了本区复杂的构造特征,因此在全球范围内具有独特性和活动性,是全球公认的研究大陆动力学的天然实验室.从1980年以来,针对天山及周缘的深部结构特征开展了大量的深地震探测研究工作,揭示了天山造山带...  相似文献   
523.
中国冰冻圈文化服务专题区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中国冰冻圈服务综合区划、自然和人文地理区划等理论、方法为基础,综合中国冰冻圈主要组成要素(冰川、冻土、积雪)及其社会文化要素(民族、历史、聚落、旅游文化和行政区划),采用相似性与差异性、综合性与主导性、等级性与逻辑性和空间连续与行政边界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文化服务+文化产业+经济开发”导向的中国冰冻圈文化服务专题区划方案。根据空间聚类方法和专家判断,将其划分为青藏高原冰川—冻土—积雪文化区、西北冰川—积雪文化区、东北冻土—积雪文化区、北方积雪文化区和南方积雪文化区5个一级区划大区,依据文化与地域要素异质性原则,再细分为12个二级区划亚类和51个三级区划基本类型。专题区划方案与中国冰冻圈空间分布、中国自然地理综合区划、中国人文地理综合区划等的吻合度较高,体现了冰冻圈组成要素与冰冻圈区域文化要素的依存关系及区域空间异质性规律。本文深化了对中国冰冻圈文化服务及其空间异质性的认知,可为冰冻圈文化保护、传承、发扬,以及不同区域冰冻圈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及相关产业的运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24.
壳幔不谐调(同步)运动和构造圈热侵蚀与成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文章提出成矿学中壳幔不谐调(同步)运动和构造圈热侵蚀的事件激发正常成矿作用异常,形成超巨量金属工业堆积和特大型矿床。重点内容为探讨跨区域壳幔结构不连续性、幔根构造的形成和构造圈热侵蚀事件与成矿,并列举中国南岭钨锡多金属矿集区陆缘与陆内异曲同工成矿形成不同成矿系列的实例。  相似文献   
525.
《地球科学进展》2005,20(7):F002-F002
概况: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冰冻圈观测试验研究站基地位于青海省格尔木市,原名为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观测研究站,始建于1987年,2001年成为中国科学院特殊灾害与环境网络站。主要观测和试验场点分布于青藏公路和铁路沿线西大滩至那曲间700km左右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526.
Lying at the junction of the Dabashan,Longmenshan and Qinling mountains,the Micangshan Orogenic Belt coupled with a basin is a duplex structure and back-thrust triangular belt with little horizontal displacement,small thrust faults and continuous sedimentary cover.On the basis of 3D seismic data,and through sedimentary and structural research,the Micangshan foreland can be divided into five subbelts,which from north to south are:basement thrust,frontal thrust,foreland depression-back-thrust triangle,fore...  相似文献   
527.
中国西部冰冻圈地区大气降水化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气降水化学是大气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估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影响的可靠指标,而且保存在高海拔地区雪冰中的化学成分对研究局地和全球气候环境变化以及环境演变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西部冰冻圈地区的大气降水化学研究始于19世纪70年代末,目前已取得一些重要进展,特别是结合积雪和冰芯化学的研究获得了大量的降水化学资料.回顾了中...  相似文献   
528.
文中基于2011年9月2日—2014年1月16日小江断裂带及邻区48个台站的远震三分量波形数据提取径向P波接收函数,采用两步反演法和Bootstrap重采样技术反演了各台站下方的S波速度结构,对小江断裂带及邻区的地壳深部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地壳的S波速度在横向和垂向上都存在明显的非均匀特性,近地表处有2~4km厚的低速沉积层;中上地壳的S波速度呈高、低速相间分布;在20~35km的深度范围内存在明显的低速层,主要间断分布于小江断裂以西的川滇菱形块体和红河断裂以南的印支块体内部,另外在师宗-弥勒断裂附近也有局部分布。2)小江断裂带中、北段壳内低速层较为发育,以中段最为突出,最厚约达28km;南段在15~25km深度范围内存在明显的高速区。3)研究区的泊松比普遍较低(平均为0.24),呈不均匀分布,且横向变化剧烈,小江断裂带的泊松比总体呈北段较高、南段次之、中段低的分段特征;研究区壳内低速分布与泊松比间的对应关系不明显,大部分低速层似乎缺少发生部分熔融的条件,其地球物理结果的差异和不一致说明壳内低速层的变形演化机制及物理特性较为复杂。  相似文献   
529.
冰冻圈影响区恢复力研究和实践: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变化引起全球冰冻圈各要素普遍退缩,进而深刻影响着区域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恢复力(resilience)以降低脆弱性为目标,维持和培育社会-生态系统应对外界胁迫和干扰的能力,为应对冰冻圈变化引起的负面影响、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框架。文中辨识了全球变暖背景下冰冻圈过程和功能变化对主要社会-生态系统的影响,综述了当前冰冻圈影响区恢复力相关的主要研究和实践进展,探讨了加强冰冻圈影响区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的路径。我们认为未来要进一步加强区域和全球冰冻圈变化及其影响综合评估,深入研究冰冻圈影响区社会-生态系统变化的驱动机制、级联效应和稳态转换;在实践上将减缓、适应和转型有机结合,建立管控区域社会-生态系统演化的综合监测、评估、预警和决策系统,从而促进系统朝着更具恢复力和可持续的路径发展。  相似文献   
530.
冰冻圈变化及其对中国气候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The cryosphere is a prominent factor in and an indicator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 It serves one of the most direct and sensitive feedbacks in the climate system,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arth's climate system. Cryospheric research has attracted unprecedented attention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 warming, and is now one of the most active areas in studies of global chang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he climate system. This paper addresses recent and potential future changes in the cryosphere both globally and within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 warming. Particular attention is paid to progress toward understanding the impacts of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Eurasian snow cover, Arctic and Antarctic sea ice, and permafrost and glaciers on Chinese climate.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ryospheric research in China is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