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地下核爆炸Lg波的激发机制, 目前尚未十分清楚. 普遍接受的观点是: 伴随层裂源的补偿线性矢量偶极源激发的Rg波的散射形成的S波, 是Lg波的最主要贡献因素. 本文利用频谱比对方法, 结合合成理论地震图方法, 基于东哈萨克斯坦地区速度模型, 分析了东哈萨克斯坦地壳速度模型下的层裂对区域震相Lg波的影响, 并进一步分析了该地区的实际观测资料. 结果表明, 层裂时间函数对Lg波具有扇贝形调制作用; Lg波振幅谱的低谷点源自于补偿线性矢量偶极(CLVD)源激发的Rg波. 这一结果也表明, 东哈萨克斯坦速度模型下的Lg波受层裂的调制作用, 与内华达试验区的Lg波是一样的, 进一步支持了Patton和Taylor的观点, 对于进一步理解及更好地利用Lg波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
正2013年底,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遭遇持续性雾霾天气,据中央气象台统计,截至2013年12月4日18时,我国已有25个省(区、市)不同程度地出现过雾霾天气。然而在2013年初,饱受雾霾困扰的北京却在此次全国雾霾中"一枝独秀"。11月在接二连三的北风作用下,北京迎来了11个空气质量一级优的蓝天,为全年最多。11月25日至28日更是连续出现了4个一级优蓝天,打破了"好天不过三"的魔咒。专家表示,整个11月北京连续受到多股冷空气影响,上空被高气压系统 相似文献
14.
青藏高原夏季臭氧低谷形成的机理-臭氧输送和化学过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三维化学输送模式(OSLO CTM2)模拟青藏高原夏季臭氧低谷。结果表明:在青藏高原夏季臭氧低谷的形成和变化过程中,动力输送过程起着最主要作用,化学过程部分补偿了输送过程引起的臭氧减少。在动力输送过程中,水平输送在5月份是造成臭氧减少的主要原因,可在6月和7月成为使臭氧增加;垂直平流的作用不断增强,在6月和7月成为臭氧减少的主要因素;对流输送的作用在7月份大幅增加,其引起的臭氧减少可以与净的变化相比,其作用也不可忽视。气相的化学过程引起的臭氧增加的量值有时超过了臭氧的净变化的大小,因此它也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地下核爆炸Lg波的激发机制,目前尚未十分清楚.其中主要观点之一是源区附近由补偿线性矢量偶极源(CLVD)激发的Rg波的散射形成的S波是Lg波能量的主要来源.本文利用理论地震图模拟方法,基于东哈萨克斯坦地区速度模型,分析比较了东哈萨克斯坦地壳速度模型下的爆炸源、张裂源及CLVD源对区域震相Lg波的影响.结果表明,从能量的角度来看,CLVD源是激发Lg波的主要因素.模拟计算结果也进一步证实了CLVD源激发的Lg波振幅谱具有低谷点的特征源自于该震源所激发的Rg波;在此基础之上,检验了Patton提出的估算震源埋藏深度的经验公式.结果发现,该公式仅适用于震源埋藏深度较浅的情况(<500m).这些结果对于进一步理解及更好地利用Lg波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前普遍认为Rg_S散射是地下核爆炸短周期Lg波的主要能量来源,其主要依据为由线性偶极补偿源(CLVD)激发的Rg波谱的低谷点随深度变化的特征与区域震相Lg波谱的低谷点随深度变化的特征具有一致性. 本文利用简正振型理论,分析了Rg波谱中低谷点的形成机理,给出了各种速度模型下CLVD源深度与低谷点频率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利用公式hCLVD=V/(16fNull)估计震源深度的局限性. 本文的研究结果进一步支持了CLVD源是激发Lg波的主要因素的观点,并得到重要结论:CLVD源形式下的本征位移函数及其导数的叠加所形成的极小值,即源的空间分布特征,是形成Rg波低谷点的原因,而不能仅用水平向基频本征位移函数过零点来解释. 相似文献
17.
青藏高原臭氧低谷的加深及其可能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通过分析 TOMS(1 979~ 1 992 )资料发现 :(1 )青藏高原的臭氧不仅存在递减趋势 ,而且是一个递减的强中心 ,这个递减的强中心是同纬度地区 3个递减中心之一 ;(2 )夏季青藏高原臭氧低谷有加深的趋势 ,其递减率最大值为 - 0 .336% /a;加深区域为 2 9~ 33°N,78~ 94°E。另外 ,分析 SAGE 资料的结果表明 :青藏高原臭氧递减的强中心的形成是由于其平流层下部臭氧异常减少造成的。根据研究结果的趋势估测 :从 1 992年到 2 0 0 0年 ,夏季青藏高原紫外辐射增加大约为 1 .3%~ 2 .3% ,可能引起白内障发病率上升大约 0 .8%~ 1 .4% ,皮肤癌上升大约 3.2 %~ 5.4%。 相似文献
18.
地理科学的社会地位和地理教育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由于种种原因,地理科学和地理教育的发展滑入低谷.陷入困境。正确分析地理科学和地理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积极探索地理科学和地理教育改革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我们每一位地理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9.
20.
论经济低谷地区资源产业配置及其对区域生存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资源和产业结构2的合理配置作为切入点,通过对经济低谷地区资源,产业组合类型及其与生存环境要素相互制约机理的研究,探讨借助优化产业结构,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等非工程措施和手段来改善区域生存环境的可行性,提出经济低谷地区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优化模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