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5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159篇
测绘学   134篇
大气科学   653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15篇
海洋学   28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381.
5?23广东特大暴雨过程特点及数值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与常规观测数据,对2009年5月23日广东出现的强度大、强降水时间长和落区集中的特大暴雨过程的环流特征及影响系统进行诊断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季风扰动沿着稳定副高西侧气流北上从而影响珠江口及粤西沿海地区;高层辐散为暴雨提供有利的背景场。无论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主要影响系统低空急流和季风扰动都与特大暴雨有密切关系。利用局地经向环流线性诊断模式对过程进行模拟,定量诊断结果表明,在17个物理因子当中,潜热加热在整个暴雨过程中起最重要的作用,而与西风带系统有关的高纬冷平流则间接地做出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382.
通过改进低空摄影测量传统的像控点布设方法、内业测图方式、外业调绘方法,实现了低空摄影测量在农村地籍调查中的应用。并对实验区加密成果及图形精度进行检查、统计、分析,总结出影响图形精度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有益于提高图形精度的方法,确保农村地籍图形精度。  相似文献   
383.
典型槽型转脊型黑风天气过程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岩瑛  许东蓓  陈英 《中国沙漠》2013,33(1):187-194
2010年4月24-27日甘肃省河西走廓、西北东部及华北出现了大风沙尘暴天气过程,河西走廓出现黑风天气,损失十分严重。针对这次罕见的槽型转脊型黑风天气过程,应用2002-2011年3-5月逐日08时和20时高空流场资料、高空图资料和地面每隔3 h天气图资料,对其天气形势演变、高空垂直风场及水平相对螺旋度场进行了深入对比分析。结果表明:4月24日20时700~500 hPa有较强冷空气入侵,700 hPa大气层结存在剧烈的高低空不稳定,≤-1 000 m2·s-2强螺旋度负值中心是黑风爆发的动力因素,25-27日08时700 hPa≥15 m·s-1低空急流区的存在是这次大风天气得以持久维持的关键原因。  相似文献   
384.
《地理教学》2008,(11):F0003-F0003
中国第三次北极科考队日前首次在北极冰区施放卫星定位低空探空仪,以了解这一地区的气象变化规律及其对中国气候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385.
红河州2008年两次冻雨天气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强冷空气影响,2008年,红河州出现两次罕见的冻雨天气,对两次过程分析得出:高空西风带强劲,低空有西南急流,地面有冷锋,暖湿空气在冷空气垫上滑行,是出现冻雨天气有利的环流背景条件;从高空到近地面温度场的分布有冷-暖-冷的特点,500~700 hPa有冰晶存在,700 hPa到近地面存在逆温层,700 hPa附近为暖层,近地面气温低于0℃;700、850 hPa上0℃线由北向南到达红河州北部地区,最低气温低于3℃的地区可能出现冻雨。  相似文献   
386.
南海中北部秋季低空偏东急流分布特征及其形成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Biot-Savart定律和二维涡度方程以及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的数据资料,分析了海陆分布的下垫面热力差异与南海中北部低空急流发生和发展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南海中北部的低空急流由秋季出现在海陆交界处的偏东强风带南移加强而致,最大风速层出现在925 hPa附近,其形成与海陆热力差异增大有关。进入秋季后,由于太阳辐射的季节变化及北下冷空气的双重作用,东亚大陆近地层的温度下降迅速,而南海洋面温度变化极小,南北温差加剧。两地近地层温度的相对变化,加大了大气上升和下沉运动,使得东亚大陆负相对涡度及南海地区的正相对涡度均得以增强。由Biot-Savart定律可知,东亚大陆和南海地区之间相对涡度通量的加大必将于南海中北部对流层低层诱导出强的辐合风速,形成带状偏东风急流。由于南海南部的涡通量大于东亚大陆地区,因此南海南部高温正涡中心所诱导出的水平速度是构成南海中北部低空急流的最主要分量,而来自东亚大陆低温负涡中心的贡献居次。   相似文献   
387.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气象卫星探测资料、自动气象站监测网资料对浙中南沿海2010年7月24—26日的大暴雨过程进行综合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大暴雨的产生和低空SE风急流密切相关,一方面超地转特性引发重力惯性波,促使沿海的β中尺度雨团的发生发展;另一方面,低空SE风急流还有利于低层充沛的水汽输送、低层强辐合和涡度平流;另外,沿海地形条件对暴雨起到了较明显的增幅作用。  相似文献   
388.
干侵入对济南“7. 18”暴雨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刘会荣  李崇银 《大气科学》2010,34(2):374-386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2007年7月18日发生在济南地区的短时大暴雨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发现这次强降水过程是在高空槽和低空风切变的有利形势下产生的。济南附近最大干空气侵入出现在暴雨发生前1~2天, 干空气侵入有利于深厚干层的形成和维持, 而深厚干层的存在则有利于对流有效位能在中高层的产生、 积聚和释放, 从而导致强的对流上升运动, 为暴雨的产生提供了条件。济南以北地区干空气侵入现象在暴雨过程中一直存在, 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 对流层顶附近向下的干空气侵入和对流层低层由北向南的干空气侵入。济南外的干侵入一方面有利于低层产生辐合、 高层产生辐散, 导致上升运动的发展, 另外一方面还对锋区的形成和移动具有重要作用。上述两方面表明干侵入在这次暴雨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89.
对发生在桂林市北部山区的一次降雹天气的发生、发展和消散的形势、水汽、地形和季节因素进行分析,明确产生强对流天气需要充足的水汽、对暖湿空气足够的冲击力以及暖湿空气受到冲击后快速的上升通道。在桂北地区的春末夏初,冷暖空气常在这一带交绥,较为强大的冷空气在南下过程中形成了对暖湿气流的冲击,500hPa槽深且位于云贵高原一带,700hPa和850hPa上有槽或切变相对应,850hPa西南低空急流明显,桂林北部的高山的地形作用加剧了暖湿气流的抬升。  相似文献   
390.
利用MICAPS3.0分析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红外云图和海南省乡镇自动站资料对2008年10月12日08时~15日08时海南岛出现的大范围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尺度天气环流(冷空气、热带低压、低空急流等)对此次大暴雨降水过程,提供了有利的天气背景条件,物理量场(相对湿度、涡度、散度等)是造成强降水云团的发展、加强及维持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