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5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159篇
测绘学   134篇
大气科学   653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15篇
海洋学   28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41.
张凤钦 《山东气象》2000,20(2):33-34
根据影响低空风变化的大气环流、天气条件、测站地理位置等原因,分析了低空风突变记录正误判断的方法,并以实例加以说明,可供高空风记录观测和审核时参考。  相似文献   
242.
应用螺旋度理论对2004年7月16~17日河南省特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螺旋度分布与低层天气系统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暴雨过程中相对垂直螺旋度大值区长轴始终与低层南北向切变线走向一致;大暴雨区与低空水平螺旋度大值区长轴走向一致,且与水平螺旋度梯度≥130 m·s-2的区域基本对应;暴雨首先产生在高湿中心与不稳定能量中心相重叠区域,并随相对垂直螺旋度正值增大而增强,且与水汽输送区相对应.  相似文献   
243.
广州两次暴雨期间风廓线雷达观测的低空风场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芯玉  廖菲  孙广凤 《高原气象》2015,34(2):526-533
利用风廓线雷达高时空分辨率资料,对2012年4月在广州出现两次暴雨期间低空流场的主要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在暴雨发生前,动量由高空迅速下传,且不断增强,使得强风速不断下传,导致低空急流的建立及增强,从而使得上下层垂直风切变增大,正涡度环流加强,为暴雨的产生提供了很好的动力条件,当伴随有西南暖湿气流输送的水汽条件时,触发了暴雨的产生;(2)低空急流指数I值的脉动与强降水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在每次强降水发生前1~2 h I值都会迅速增大,强降水发生后I值迅速减小;(3)低层风场垂直切变增强以及出现极值的时间与急流下传及出现极值的时间具有较好的时间、空间对应关系,说明正是由于低空急流的下传、增强,导致了风场垂直切变的增强,且局部垂直风切变要比平均垂直风切变大得多。  相似文献   
244.
本文利用威宁县2022年6月2日一次冰雹天气过程风廓线雷达资料和威宁国家基准气候站降水资料,采用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本次天气过程的风廓线雷达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冰雹、短时强降水开始前,低空急流的建立和垂直风切变的加强,急流造成的辐合加上近地层风向的切变作用为冰雹和强降水的产生提供了很好的动力条件;冰雹和短时强降水开始发生时,2000米高度以上有很大的正速度,可以作为一个指标判断对流发展的强弱情况;冰雹发生时折射结构常数(Cn2)值在-128~-110dB之间,也能很好的反映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的开始,增强和结束过程。  相似文献   
245.
利用站点观测、历史天气图和NCEP/NCAR的再分析资料,对近40年(1971-2010年)山东近海强南向大风的气候特征和温带气旋造成强南向大风的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统计山东沿海6个代表站点40年的7级以上南向大风,表明:近40年山东近海强南向大风年日数基本呈逐渐减少的趋势,1991年以后年大风日数明显减少,强南向大风主要出现在春季和夏初;统计2000-2010年山东近海强南向大风的个例,发现,温带气旋造成山东近海强南向大风可分为北方气旋(蒙古气旋、黄河气旋)和南方气旋(江淮气旋、黄淮气旋)。分析两类气旋造成强南向大风的因素表明:气压梯度、850 hPa及以下急流和850 hPa暖平流是造成强南向大风的重要因子,3小时变压、500 hPa高空急流和暖平流是次要因子,但气旋在地面气压场配置、3小时变压分布、低空暖平流强弱等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46.
低空急流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低空急流与强降水事件、空气污染、风能利用、航空安全、沙尘暴、森林火灾及其他诸多天气、气候现象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自发现之日起便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中外气象学家围绕着低空急流事件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对这些成果进行了综合回顾,重点对低空急流的分类和定义、分布状况及结构特征,低空急流形成演变机制,低空急流与降水及其他领域的关系等三个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最后通过对比分析中外针对低空急流事件的研究历史和现状,指出了中国现有研究工作中所存在的诸如低空急流选取标准宽松、观测数据缺乏且质量控制不完善、低空急流自身特征与形成演变机制研究数量和深度有限、交叉领域研究工作匮乏等方面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47.
利用中尺度WRF模式对2008年6月30日—7月1日生成于川东南地区的一个西南低涡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模拟结果显示低涡首先出现在850 h Pa上,几个小时后700h Pa上才有低涡生成,850 h Pa低涡的形成与西南低空急流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ω方程的诊断分析表明,涡度的水平平流项和辐散项对850 h Pa低涡的形成起主要作用,而潜热释放对850 h Pa低涡的形成作用不大;潜热加热是700 h Pa气流不断辐合从而形成低涡的主要因子。干敏感性试验研究进一步证实了潜热释放对850 h Pa低涡的影响不明显,但是会导致700 h Pa上气旋性的切变加强辐合从而形成低涡。  相似文献   
248.
本文统计了吉林省近50年东北冷涡暴雨过程,利用NCEP资料,计算了与降水有关的各种物理量,讨论了各种物理量的特征。并从环流系统着手,着重分析了冷涡暴雨水汽源地和水汽输送条件,结论指出,冷涡暴雨中心存在深厚、持续的上升气流,最大上升气流多数出现在500h Pa,比一般对流天气层次高;低层气流辐合,高空气流向北向东辐散的特征更加明显;上升气流中心位置、数值大小以及低空辐合中心及伸出的大值区等特征值可以作为定性判断暴雨落区指标;影响暴雨的水汽分别来自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部低纬热带地区和盂加拉湾,小部分来自日本海回流,两支主要水汽分别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后部西南气流直接向北方输送,或是分别由孟加拉湾向东和由副热带高压南部偏东气流向西输送在我国南部沿海合并后再向北输送。在水汽输送过程中,低空急流和副高位置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49.
以无人机为平台的低空遥感是卫星遥感的有力补充,快速获取并批量处理航拍影像,最大程度体现低空遥感数据的高分辨率和高时效性,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从低空遥感的角度,介绍了无人机航拍影像的获取方法,并以渭河西安段无人机航拍影像为数据源,介绍了航拍数据的后期处理及专题图制作。由于无人机航拍获取的数据质量可靠、分辨率高、时效性强,因此在灾害应急、灾情调查、环境监测、土地利用调查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50.
利用常规观测、地面逐时降水、NCEP再分析资料和卫星雷达资料,对2008年7月22日发生在鄂西北襄樊的特大暴雨过程从对流层高层一直到地面的天气形势特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对流层高层稳定的辐散系统、近地层稳定的辐合系统以及中低层发展深厚的西南低涡、不断加强的低空急流是造成这次特大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重点分析了200 hPa强辐散中心形成的原因及其在降水中心上空稳定、停滞、加强的机制,认为高空急流右后侧的风速辐散区与西风槽和南亚高压反气旋环流之间的风向开口区两种辐散作用的叠加是造成强降水中心上空强辐散中心的主要原因,而高层西风槽在东移过程中突然停滞并加深,从而导致强辐散中心一度稳定、停滞则是强降水持续发展的重要机制.在近地层,由一个已经发展的对流云团外围出现的强偏北下沉冷出流沿浅薄地形河谷区侵入襄樊附近,当偏南暖湿气流不断加强北进时,一方面受到冷出流的横向阻挡,另一方面又受到大巴山地形的纵向阻挡,两种阻挡作用交汇于襄樊上空,使低层出现强辐合中心并稳定维持,在高层强辐散的共同作用下出现深厚的上升运动.地面低压倒槽和准静止锋的稳定维持以及边界层内大气斜压性的增强也有利于中尺度对流系统在该区域的维持和发展.中低层发展深厚的西南低涡和不断加强的低空急流为强降水中心输送了充足水汽,从西南低涡的东北侧不断分裂出β中尺度对流云团和强回波单体,并沿低层切变线移动到襄樊上空后叠加在高空强辐散、低层强辐合的有利动力作用下而得到进一步发展,并最终形成特大暴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