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33篇
  免费   2937篇
  国内免费   2993篇
测绘学   762篇
大气科学   2031篇
地球物理   2779篇
地质学   8670篇
海洋学   1370篇
天文学   446篇
综合类   1062篇
自然地理   1543篇
  2024年   129篇
  2023年   540篇
  2022年   677篇
  2021年   708篇
  2020年   529篇
  2019年   663篇
  2018年   424篇
  2017年   445篇
  2016年   495篇
  2015年   591篇
  2014年   1028篇
  2013年   790篇
  2012年   912篇
  2011年   895篇
  2010年   752篇
  2009年   736篇
  2008年   726篇
  2007年   689篇
  2006年   626篇
  2005年   601篇
  2004年   432篇
  2003年   443篇
  2002年   453篇
  2001年   415篇
  2000年   379篇
  1999年   358篇
  1998年   372篇
  1997年   357篇
  1996年   379篇
  1995年   331篇
  1994年   296篇
  1993年   252篇
  1992年   290篇
  1991年   188篇
  1990年   200篇
  1989年   193篇
  1988年   55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30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27篇
  1979年   27篇
  1977年   6篇
  1975年   6篇
  1958年   6篇
  195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91.
根据环境应力场寻找中国大陆地区的潜在震源区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培善  白彤霞 《地震学报》1995,17(3):294-304
地壳介质是一种里面存在着许多裂纹的非完整介质.断裂力学的研究结果表明,这种介质的强度远低于完整介质的强度.笔者认为,地震的发生是由于地壳中裂纹在合适的条件下由稳态扩展逐渐发展到失稳扩展的结果,地震破裂即为断裂力学所阐明的低应力快速破裂现象. 快速破裂的出现必需要有局部应力和应变的高度集中.根据Knott(1973)对裂纹尖端进行的弹塑性应力分析表明,裂纹尖端的应力状态对裂纹的扩展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应力集中,在裂纹尖端必然形成一个塑性区.塑性区中的位移已不是弹性位移,而是塑性位移.=a20/2y,这里,0是作用剪应力,它相当于地震发生时的初始应力或构造应力,a是裂纹半长,是刚性模量,y是介质剪切屈服强度.而地震位错恰恰是发生在形成塑性区的裂纹末端.于是我们提出了一个关键性的假定,设位错D(1,t)为文中的公式(5),地震最大位移为Dmax=L20/4g,式中,L是断层长度.若刚性模量取上地壳的数值,=33 GPa,介质剪切屈服强度y取实验室给出的平均值y=30 MPa,那么,根据Dmax和L的观测值,利用此公式就可以估计大震的构造剪应力值.计算结果表明,全球的大震构造剪应力值大多数在5——20 MPa 之间,有地区差异,平均为10 MPa. 笔者在进一步研究了震源谱的性质后,又导出了体波震级mb对0和地震矩M0的依赖关系(即文中的公式(11)),此公式提供了直接利用地震观测资料大量计算构造剪应力值的可能性.我们认为,构造剪应力场是控制地震发生的主要因素,出现高应力值地震的地区是容易发生强震(MS6.0)的地区,即地震危险区.我们对1987年以来全国所有mb3.8的地震计算了它们的剪应力值,据此,划出了我国大陆地区强震危险区并给出了震级范围. 1992年4月——1994年1月31日,中国大陆地区共发生9次MS6.0的地震,其中8次均落在我们事先划定的危险区内,只有1次在危险区外.实践证明,这种新方法作为中期强震预报,是一种有效的预报手段,有着良好的物理基础和令人鼓舞的发展前景,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992.
陈学庭 《地震研究》1995,18(1):29-40
本文根据Aki的尾波散射理论,在前几年圈定的滇东重点监视区范围内量取了11个台近站2500个地震尾波资料,计算了各台在研究的大区域及6个小区域内的随时间变化的Q值,并分析了其随时间变化的特征,得出滇东重点监视区在未来3至5年内不会有7级以上大震发生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993.
为了探讨强对流天气,文中对湿度呈带状分布的情况进行了重点探讨,发现短时强天气过程的发生与湿区带状分布有密切联系.通过分析比较提出在日常预报中便于使用的判别方法和条件,它可以对有关区域的带状湿区进行区分,判定在未来8~12小时内能否产生强烈天气。通过对1994年更半年哈尔滨市及其近郊发生的各次强天气过程进行普查,概括能力良好.  相似文献   
994.
针对预报业务改革后县站的实际资料条件和具有的优势,通过地(市)台选用日本传真降水数值预报作预报因子,区(县)站选用本站温、压、湿要素作为预报因子,两者相结合制作分片客观定量降水预报的方法,为区(县)站根据市台指导预报和本站要素制作本地降水客观定量预报,提供了一种简便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995.
为了探讨强对流天气,文中对湿度呈带状分布的情况进行了重点探讨,发现短时强天气过程的发生与湿区带状分布有密切联系,通过分析比较提出在日常预报中便于使用的判别方法和条件,它可以以有关区域的带状区进行区分,判定在未来8 ̄12小时内能否产生强烈天气,通过对1994年夏半年哈尔滨市及其近郊发生的各次强天气过程进行普查,概括能力良好。  相似文献   
996.
桩基低应变完整性检测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简述了现场浇注混凝土桩的低应变完整性试验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文中设定了几个简单的分析模型,利用三维显式有限元法,对有局部材料缺陷桩完成了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反应分析。同时,根据分析结果,对低应变完整性检测试验的实施方案,各种因素的影响效果以及试验结果的分析方法等若干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97.
辉石巨晶中的硫化物及其成因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我国一些地区玄武岩辉石巨晶中的硫化物球泡(0.02-0.05mm)呈点阵式、散布式、定向带状或微裂隙羽状分布。硫化矿物组合是磁黄铁矿-镍黄铁矿-黄铜矿,其中以磁黄铁矿为主(~90%)。根据硫化物的规则排布以及高温矿物组合推测点阵式、散布式硫化物形成于地幔。是由溶解了~1%S的硅酸盐熔体在减压上升过程中析出过饱和的硫所致。  相似文献   
998.
横断山不同成因类型花岗岩类岩石中黑云母的标型特征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本文研究了横断山区不同成因类型花岗岩类岩石中黑云母的化学成分、微量元素、结构和物理性质等。结合花岗岩类岩石的成因类型,将黑云母分为三个亚种:富镁黑云母(MF=1.3—1.5)、镁黑云母(MF=1—1.3)和富铁黑云母(MF=0.5-1)。  相似文献   
999.
我们用自制仪器于1977年首次在西藏高原进行了大地电磁测量。本文给出了那曲、曲水、江孜、帕里、亚东5个测点的测量和反演结果。 5个测点均反映为五层地电模型。得到如下结果: 1.那曲、曲水、江孜、帕里及亚东前四层总厚度分别为:66、65、62、57、50公里; 2.各测点电性特征相似,均属低-高-低型; 3.各测点的地壳中均存在一低阻层,其埋深约为10-20公里; 4.以雅鲁藏布江为界,南北两地区电性层厚度变化程度有显著差异,北部平缓,南部较剧; 5.表面沉积层厚度在4公里左右。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初步分析了1966-1976年间,中国某些大地震(Ms≥7.0)前区域中小地震活动向未来大震震源区及其邻近集中迁移的异常现象。这种迁移现象反映出大震前远震源区和近震源区内地震活动交替活跃和平静的过程。 指出在大震孕育过程中的区域地震活动迁移过程,可能与区域介质强度或原有断面“闭锁”“粘结”程度存在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