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5篇
  免费   576篇
  国内免费   558篇
测绘学   182篇
大气科学   988篇
地球物理   414篇
地质学   1288篇
海洋学   249篇
天文学   94篇
综合类   269篇
自然地理   135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133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148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122篇
  2014年   198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190篇
  2011年   172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161篇
  2008年   162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138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108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54年   2篇
  1946年   1篇
  1943年   1篇
  1937年   1篇
  1936年   1篇
  193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01.
渤中25-1油田沙河街组低孔低渗储层特征及分类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渤中25-1油田位于渤海南部海域,其主力油层为古近系沙河街组,总体上属于低孔低渗储层。通过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分析和测井解释等手段,对沙河街组砂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沉积特征、物性和孔隙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沙河街组沙三段为较深水湖泊环境下的浊积扇沉积,沙二段为扇三角洲沉积;岩性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储层孔隙类型为混合孔隙、次生孔隙和原生孔隙,由于沙三段溶蚀孔隙发育较沙二段少,沙三段物性较沙二段差。结合储层试油结果,提出了低孔低渗储层宏观成因、微观孔隙结构和综合评价3种分类方案,总体上把储层分为好、中和差3类,对应产能分别为大于80 m3/d、介于10~100 m3/d之间、小于10 m3/d和微量或无产能。经过该油田沙河街组5口井、15个储层段的测试验证,储层宏观成因分类评价结果与实际试油结果符合率达到86.67%,微观孔隙结构分类和综合分类评价结果与实际试油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602.
通过对大兴安岭北段晚侏罗世吉祥峰组中酸性火山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发现其中存在高Sr低Y型火山岩,即文献上所称的埃达克质岩,笔者认为中酸性火山岩的岩浆起源于下地壳玄武质岩浆,为玄武质岩浆底辟上侵引起地热梯度增加、下地壳中-基性变质火成岩石部分熔融的之混合岩浆,是古太平洋板块向西伯利亚板块斜向俯冲过程中,蒙古-鄂霍次克海槽封闭,陆壳碰撞使地壳加厚,形成兴蒙造山带时所引起的一系列构造岩浆活动。其形成时的构造环境应是在滨太平洋构造域背景下受古亚洲构造域的影响和限制,并非是滨太平洋构造活动带的单一活动所致。早白垩世上库力组酸性火山岩属陆壳重熔型(S型)火山岩,其形成可能与印度-澳大利亚板块朝北偏东方向推挤运移、中国东部岩石圈拉张引起的下地壳拆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03.
未熟-低熟油流体特征--以济阳坳陷古近系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济阳坳陷古近系储层中流体包裹体的研究进一步证明,其油气属未熟—低熟油气。除了油藏埋深浅、地层时代新、为自生自储同生油藏外,还具下列特征:油气生成温度低,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为53~115℃;处于低演化阶段,储层中主要的包裹体类型是纯液态烃包裹体及纯液体盐水溶液包裹体。包裹体烃类成分中重烃及丁烷含量高,重烃平均占总烃的52.14%,丁烷平均占总烃的14.46%;流体压力高,估算的流体压力范围是10.0~40.5MPa;盐度较高;还原环境;古地温梯度高,为3.830℃/100m等流体特征。研究结果为该坳陷油气成因及识别未熟—低熟油成油物理化学条件等提供了信息。  相似文献   
604.
鄂尔多斯盆地是中国规模最大的低渗透油气资源勘探与开发基地,其低渗透油气藏具有油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油藏成藏因素复杂、油藏分布受多种因素联合控制等特点。在回顾鄂尔多斯盆地低渗透油气藏成藏理论研究和勘探历史经验基础上,认为目前鄂尔多斯盆地低渗透油气藏成藏研究存在两大理论体系,即沉积学控制成藏理论和运移动力学控制成藏理论,前者从沉积特征出发,强调储层砂体沉积相、非均质性和成岩作用在低渗透性油藏形成中的控制作用,后者从石油运移与聚集过程出发,强调运移动力学在初次运移和二次运移中的重要作用。但是目前低渗透油气成藏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过分强调了单个地质因素的作用,其中沉积学控制成藏理论局限于沉积相划分和沉积模式建立方面,过多地强调了沉积相对成藏因素静态的控制作用,而忽视了油气成藏过程的动态属性;运移动力学控制成藏理论却过分强调了油气流体运移过程的模式化和公式化,过分夸大和随意解释了油气运移成藏记录——油气包裹体的作用及其原始地质意义,轻视了深部地层条件下油气运移的复杂性和油气包裹体记录的多解性。因此,传统的单因素控制油气成藏理论和相应的勘探研究方法已经不能确切揭示油气富集规律和有效指导勘探工作。低渗透油气藏成藏理论研究趋势是要重视分析油气藏地质记录,动态研究油气藏形成和演化历史过程,总结油气富集规律,为油气勘探战略部署提供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605.
哲杜斯贝是一种以高丰度和低物种分异度为显著特征、在全球广泛独立分布的小嘴贝类。笔者对华南台地相和台间盆地相5个含哲杜斯贝类上泥盆统剖面进行沉积环境和埋藏特征研究,确定华南哲杜斯贝类的原生沉积环境为台地的正常浅水,这与美国和摩洛哥生长在冷泉环境中的哲杜斯贝不同,表明其既可在浅海环境中生长,也可以在冷泉环境中生长,具有较强的生态可塑性。台地相(原地埋藏)的3个哲杜斯贝种群具有以下特征:(1)均呈现出壳体呈层状紧密堆积、集群生长特点,丰度极高,并且有相当数量的个体呈现出由于拥挤生长而导致的壳体生长畸形现象;(2)缺乏其他底栖后生生物,显示了极低的生物多样性;(3)壳体大小—频率分布和生存曲线揭示了3个哲杜斯贝种群都具有非常低的幼年期死亡率特点,同时同一介壳层内哲杜斯贝个体大小均一,表明绝大多数的个体能够达到或接近自然寿命后死亡。上述证据表明,哲杜斯贝具有密集群居生活的习性,其生活在一个独特的、不适合其他后生底栖生物生存的环境。  相似文献   
606.
高建昆  罗槐章 《云南地质》1999,18(3):291-306
笔者从景谷原油的基本物理性质,族组成和饱和烃特征,原油和原油单烃同位素分析,论述了景谷原油的低熟性。根据原油的甾,萜烷的地球化学特征,了原油的成熟度和其生油母质类型,并对原油芳烃主要含量的三芳甾烃,菲,萘系列化合物特征进行了探讨。通过对景谷原油的低熟性,分析了云南第三纪盆地陇川-腾冲区,保山-耿马区、大理区和东区的成烃类型和发找油气的方向。  相似文献   
607.
恒速压汞技术定量评价低渗透砂岩孔喉结构差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常规压汞不能准确确定储层孔隙与喉道的弊端,利用恒速压汞技术对鄂尔多斯盆地低渗透砂岩样品孔喉结构的差异性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渗透率越小的岩心,喉道分布越集中,随着渗透率的增大,大喉道分布逐渐增多,喉道分布范围也更加宽泛,主喉道半径随之增大,但较大喉道对低渗透砂岩储层的开采效果具有双重影响;渗透率小于0.5×10...  相似文献   
608.
结合武汉绿地中心超高建筑桩基工程钻孔施工中所遇到的松散砂及风化泥岩、风化砂岩等破碎层中出现的孔壁坍塌问题,进行了交联型低固相泥浆的现场应用试验。交联型低固相泥浆性能指标优良:密度1.02~1.05g/cm3、漏斗黏度25~40s、API失水量(0.7MPa压差)8~20ml/30min;动切力2.5~4.0Pa、动塑比0.48左右,属于宾汉型流体,具有良好的剪切稀释作用,对松散砂及泥岩、风化砂岩等破碎层的胶结能力强,能起到"下套管"的固壁作用,具有良好絮凝钻屑聚沉的能力,维持体系无固相。使用该泥浆能显著提高风化、破碎、水敏性等复杂地层桩孔的钻进效率、成孔质量与单桩承载力。  相似文献   
609.
泥岩有水热解产生低分子量有机酸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接采用泥岩岩屑进行有水热解,测定实验后水溶液中几种常见低分子量有机酸.结果表明,在实验的水溶液中检测到了丰富的低分子量有机酸,组成上主要为一元羧酸,其中又以乙酸占优势.讨论了不同热解条件对有机酸产率以及组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有机酸总量随加热温度和时间增加而增加,并且溶液中不同有机酸相对组成也发生变化.当温度高于1...  相似文献   
610.
渤海湾盆地埕北低凸起潜山断裂特征及其控藏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新地震资料的精细构造解释,结合区域地质分析表明,埕岛潜山受印支、燕山等多期构造运动的影响,发育了负反转、走滑拉张、构造调节三种断裂;紧邻古近系凹陷的负反转断裂以及与不整合面沟通的走滑拉张断裂在油气的纵向输导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构造调节断裂对油气聚集起到了侧向遮挡作用。总体上断裂体系控制了油气展布,形成了多个油气富集条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