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4篇
  免费   619篇
  国内免费   420篇
测绘学   34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28篇
地质学   2015篇
海洋学   56篇
综合类   169篇
自然地理   37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陕北煤矿塌陷及灾害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陕北能源基地的建设和煤炭资源的开采,采空区塌陷灾害越来越严重。2004年来,陕西数字地震台网记录到的塌陷事件也越来越多,塌陷事件有加速发展的趋势,简要分析了塌陷事件的时空特征、灾害特征及对策等。  相似文献   
942.
通过对2006年4月21日在山西繁峙县金山铺乡中虎峪村发现的地裂缝进行现场勘察,分析排除了4月代县震群和降雨的影响,认为此次地裂缝是由于2005年7月~8月洪水曾漫过该区域,由于地表水的下渗在地下深部形成空洞,湿陷性黄土在重力作用下,产生局部不均匀沉降而形成。该结果对地震活动的研究和安定民心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43.
张建 《江苏地质》2001,25(1):44-49
无锡市人民大会堂(旧址)地面塌陷系大量开采地下水所致。对塌陷区提出了一者二围三充填的治理设计方法,采用高压旋喷和压密注浆工艺方法对其进行了有效的治理。为地面塌陷治理提供了有效方法和系统资料。  相似文献   
944.
深埋复杂岩溶区地质灾害分析与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深圳市东部供水隧洞掘进至龙岗区横岗镇西坑村边时突然涌水,涌水量200m^3/h,引起西坑老屋村井水干枯、大面积地面塌陷,局部塌陷、房屋倒塌。为查明地面塌陷、房屋倒塌原因,深圳市水务局邀请在深圳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家进行研讨。专家一致认为塌陷与岩溶关系密切,但查1/5万深圳地质图及隧洞详勘报告,老屋村地下并无岩溶地层。专家认为地层判断有错误,建议采用物探与钻探相结合的勘察手段,查清隧洞涌水点前方一西坑谷地及老屋村塌陷范围内地层岩性及水文地质条件。市水务局委托深圳市勘察研究院在隧洞轴线经过的西坑谷地段补孔13个,老屋村塌陷范围补孔33个,并结合钻孔CT物探及钻孔抽水试验进行勘察。勘察结果证实西坑老屋村塌陷范围是埋藏型岩溶盆地,隧洞涌水点是岩溶盆地地下水的排泄口,并查清了隧洞穿越岩溶区的长度、岩溶发育程度及发育规律。建议采用全断面小导管超前注浆加固、堵水方法进行隧洞施工。结果顺利穿过了复杂岩溶地段及断裂破碎带。老屋村再未出现沉降、塌陷现象。  相似文献   
945.
江西萍乡素有"江南煤都"之称,曾是近代中国十大矿厂之一,为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过突出贡献,同时也在采煤区造成了严重的地面塌陷灾害,形成了6个相对独立的地面塌陷"盆地" ,分别为:安源-髙坑塌陷区、青山塌陷区、白源塌陷区、巨源塌陷区、黄冲-焦源塌陷区和杨桥塌陷区,塌陷总面积79.7 km2 .塌陷区内房屋、道路、市政设施、农田、水利等设施遭受了较严重的破坏.本文较全面地阐述和分析了研究区地面塌陷灾害的现状和成因,对地面塌陷灾害的发展趋势作了初步预测,并提出了地面塌陷灾害的综合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946.
枣庄市是山东省岩溶地面塌陷的主要发育地区之一,岩溶地面塌陷灾害连年发生,给当地的生产、生活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已成为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本文对该地区的地质条件、塌陷现状及岩溶地面塌陷的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归纳,从中得出枣庄岩溶地面塌陷容易发生在:在第四系厚度为5~10m的地段,时间为每年4~9月份,地势低洼处。本文从压力差的角度,在简要分析岩溶管道的发育程度、盖层条件的基础上,分析了地下水位在枣庄地面岩溶塌陷的控制作用,并以此为依据简要提出了几个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947.
威廉 《海洋世界》2010,(3):59-61
如果打开一张世界地图,你会发现,除了挪威以外,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第二个地方的海岸线是如此的支离破碎,那蜿蜒伸展嵌入内陆的海湾就被称为峡湾。从北到南,一个接一个,无穷尽的曲折峡湾和无数的冰河遗迹构成了壮丽的峡湾风光。  相似文献   
948.
岩溶气爆塌陷的数学模型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已有岩溶气爆塌陷实例的分析,提出了气爆塌陷的三个发育阶段,分别为正压形成阶段,土层破坏阶段,气压快速释放及塌陷阶段,根据岩溶空腔的发育特征,用波马气体方程式对水位恢复时气爆效应中所产生的附加力进行了描述,并提出了气爆塌陷的发育条件,还对正压气爆中土层的最大安全厚度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49.
也论覆盖型岩溶地面塌陷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更好地给覆盖型岩溶地面塌陷的处置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根据可溶岩上覆盖层物质成分、地质结构及其物理力学性能的差异,首次将覆盖型岩溶地面塌陷机制区分为沙漏型、土洞型和泥流型3种类型。砂性土层分布区,由外界因素的触发导致沙颗粒向岩溶通道和溶洞漏失而产生的地面塌陷现象称为沙漏型塌陷。重力和岩溶提供的有效空间是产生沙漏型塌陷的必要条件,地下水作用加速了沙漏型地面塌陷发生,缩短了塌陷发生的过程。发生在黏性土和密实砂性土层中、由于土洞洞顶拱效应失效而产生的地面塌陷现象称为土洞型塌陷; 天然土洞通过地表水侵蚀与地下水潜蚀作用、砂土漏失和软土流失等3种方式形成; 土洞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内洞顶上方土体是稳定的,在外部因素触发而导致洞顶拱效应失效时才发生地面塌陷; 土洞型塌陷具有隐蔽性和突发性的特点。由软弱土体流失而产生的地面塌陷现象称为泥流型塌陷。泥流型地面塌陷是软弱土体向溶蚀通道和溶洞中流失的结果。岩溶地面塌陷的触发因素包括地下水作用(垂直和水平渗流、土/岩界面处地下水位频繁波动)、外加荷载(动荷载和静荷载)和土洞顶板抗力降低(顶板强度降低、厚度减薄和结构破坏)等方面。这些外因触发了岩溶地面塌陷的发生。  相似文献   
950.
由于人类移动水,石油等流体而诱发的地面沉降,土地沙化,塌陷,地裂缝,地下水水质恶化及海水入侵等地质灾害,不仅造成相当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制约了灾害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探讨了这些人为地质灾害的特点及其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