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87篇
测绘学   7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450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4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41.
云中山区基底岩系中广泛发育花岗伟晶岩,依据不同的产出样式及矿物组成将其形成时代划分为新太古代、古元古代、中元古代三个阶段。新太古代变质花岗伟晶岩比例最大,为变质地层重熔作用的产物,形成于较深构造层次,形态以肠状为主;古元古代花岗伟晶为岩浆结晶成因,以脉状、囊状(团状)形态为主;中元古代花岗伟晶岩为岩浆成因,以平直脉状形态为主。花岗伟晶岩的形成是地球演化研究中的重要研究对象,应该引起地质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2.
乌拉山地区的地质构造演化历史悠久,区内褶皱、断裂活动强烈,特别是从太古宙到印支期,伴随着山前大断裂的多次活动,形成了多期次的岩浆侵入体或岩脉(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指挥部,1995)。仅花岗伟晶岩脉就有上千条,它们呈近EW向分布在乌拉山南缘,绵延几十公里,蔚为壮观。其单条岩脉最长2km以上,最厚  相似文献   
143.
已有的研究揭示,与稀有金属W、Sn、Nb、Ta成矿在时空上密切相关的是一套富磷过铝质岩浆岩(包括花岗岩、伟晶岩和流纹岩),其全岩中w(P2O5)可高达>1%。Bea等(1992)认为w(SiO2)>70%,w(P2O5)>0.5%可以作为S型花岗岩W、Sn矿化的标志。Webster等(1997)在德国东部Ehrenfriedersdorf高F、P锂云母花岗岩中出露的伟晶岩的石英熔体包裹体中发现  相似文献   
144.
河南卢氏官坡伟晶岩中锂辉石的矿物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河南卢氏官坡伟晶岩中的锂辉石进行了系统的矿物学特征研究。通过手标本和薄片观察得出含锂辉石伟晶岩的主要矿物组成为锂辉石、石英、长石和白云母。其中锂辉石矿物结晶程度好,颗粒粗大,易于分离。运用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以及微量元素分析可知,锂辉石中氧化锂的含量为6.56%~6.82%,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锂辉石的稀土元素配分中存在一定程度铕负异常,说明锂辉石是在结晶分异过程中斜长石结晶析出后而逐渐结晶析出的。  相似文献   
145.
刘国彬  卢焕章 《地球化学》1985,(3):264-268,i002
晶体中包裹体的形貌、相态、组成及分布特征对宝石矿物鉴定一直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人们不仅能够根据包裹体特征区分出天然宝石和人造宝石,而且可以判断宝石是属于哪一种成因类型的天然矿物,或者指出是用哪种方法生长的人工宝石。这是基于宝  相似文献   
146.
流体包裹体是赋存在矿物中的流体样品,均一实验是以其研究成岩成矿流体演化的重要步骤和内容。但某些深成岩或矿床中的流体包裹体,如我国川西甲基卡伟晶岩型锂矿中的富CO2包裹体,因具有较大的内压,当利用传统的热台在1个大气压下加热时,容易发生爆裂而无法观测到均一行为和均一温度。因此,本文利用热液金刚石压腔(HDAC),以H2O为压力介质对流体包裹体施加外压,完成了甲基卡矿床No.134号脉石英中富CO2包裹体的均一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外压的增大,均一温度呈降低的趋势,说明流体包裹体在被捕获后并非严格的等容,从而警示我们以后再对深成矿床中具有高内压的流体包裹体进行显微测温时应选用HDAC以获得更为可靠准确的数据。补充富CO2包裹体的均一实验数据后,石英中的H2O-CO2-NaCl包裹体表现出良好分异现象,随着均一状态自液态CO2→CO2与H2O临界相→液态H2O相变化,均一温度和盐度也随之降低,且比锂辉石中的包裹体具有更低的盐度和更大的温度变化范围。这些热力学特征说明,在锂辉石型伟晶岩形成过程中,锂辉石和石英先后结晶,分别主要捕获富子晶包裹体和H2O-CO2-NaCl包裹体,同时Li+不断向锂辉石结晶前锋聚集,使参与流体的Li+含量降低,致使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的盐度呈现出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7.
新疆阿尔泰两棵树铁矿流体包裹体及氢氧同位素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两棵树铁矿位于阿尔泰南缘克朗盆地,矿床赋存于中-上泥盆统阿勒泰镇组片岩与二长花岗岩接触带的伟晶岩中。本文对矿石中石英流体包裹体进行显微测温分析,结果显示包裹体类型以液体包裹体为主,流体的均一温度变化于156~367℃,主要集中于210~250℃,成矿流体盐度w(NaCleq)为0.18%~18.72,密度为0.80~0.95 g/cm3,表明成矿流体属中温度、低盐度、中低密度的H2O-NaCl体系。石英的δDSMOW为-110‰~-76‰,δ18OSMOW为5.3‰~7.9‰,δ18OH2O为1.03‰~1.07‰,表明成矿流体来源于岩浆水,混合大气降水; 成矿时代为中泥盆世(约377 Ma),成矿作用与二长花岗岩的侵入有关; 温度和压力的降低、流体混合、水岩反应等在铁成矿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8.
陈国建 《福建地质》2014,33(4):262-270
福建南平是我国重要的花岗伟晶岩型矿田之一,伟晶岩主要产出在中-新元古代变质岩系中.伟晶岩脉的形成和加里东期西芹花岗岩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根据伟晶岩主要矿物成分和所含Nb、Ta、Sn等元素可分为白云母-钾长石-早期钠长石型(Ⅰ)、白云母-钠长石-钾长石型(Ⅱ)、白云母-钾长石-钠长石型(Ⅲ)和白云母-钠长石-锂辉石型(Ⅳ).对矿田中的中-新元古代变质岩系、西芹花岗岩,花岗伟晶岩中的Nb、Ta、Sn地球化学做了详细研究.认为南平伟晶岩是在区域地层和相关花岗岩中Nb、Ta、Sn含量具有高背景值的环境中产生的.伟晶岩在形成过程中,Nb、Ta、Sn元素伴随伟晶熔体的分异、演化及交代作用,其含量向晚期趋于增高,在白云母-钠长石-锂辉石伟晶岩中,Nb、Ta、Sn构成了工业矿体,而且主要以独立矿物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149.
朱富社  杨安林  卞利 《地下水》2014,(4):187-189
光石沟铀矿床是北秦岭东段具较大规模的伟晶岩铀矿床,铀成矿与加里东期花岗岩、伟晶岩密切相关。同位素年龄资料表明,矿区内灰池子岩体与外接触带小岩株存在40 Ma的时差,小岩株与黑云母伟晶岩脉有30 Ma的时差,这些花岗质岩石是加里东期一次熔融事件的系列岩石组合。伟晶岩型铀矿是富铀残余岩浆半原地侵位的同生铀矿床,铀矿化、铀矿体受黑云母伟晶岩脉控制。在大毛沟岩株白岗质花岗岩(419 Ma)新生锆石内核(残留锆石),第一次获取了与下元古界秦岭群同位素年龄一致的年龄信息(1980.5 Ma),为研究该区加里东期花岗岩与秦岭群的关系,岩浆演化与铀成矿的关系提供了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150.
对矿石中放射性核素的含量组合与岩石含矿量进行相关性分析,进而指导锂铍稀土矿资源勘查工作.采用ENVI Pro型质子磁力仪和ARD型多道伽玛能谱仪,对茶卡北山地区花岗伟晶岩脉进行磁性特征测量和放射性特征测定,确定238U、232Th、40K含量分布规律和异常位置,划分含矿岩体,提取信息并进行磁异常和放射性元素含量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