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193篇 |
免费 | 1640篇 |
国内免费 | 159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73篇 |
大气科学 | 4篇 |
地球物理 | 183篇 |
地质学 | 8169篇 |
海洋学 | 31篇 |
天文学 | 3篇 |
综合类 | 722篇 |
自然地理 | 14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0篇 |
2023年 | 281篇 |
2022年 | 317篇 |
2021年 | 325篇 |
2020年 | 302篇 |
2019年 | 262篇 |
2018年 | 139篇 |
2017年 | 179篇 |
2016年 | 252篇 |
2015年 | 280篇 |
2014年 | 467篇 |
2013年 | 366篇 |
2012年 | 390篇 |
2011年 | 489篇 |
2010年 | 328篇 |
2009年 | 298篇 |
2008年 | 280篇 |
2007年 | 291篇 |
2006年 | 234篇 |
2005年 | 233篇 |
2004年 | 250篇 |
2003年 | 210篇 |
2002年 | 182篇 |
2001年 | 233篇 |
2000年 | 170篇 |
1999年 | 239篇 |
1998年 | 253篇 |
1997年 | 226篇 |
1996年 | 225篇 |
1995年 | 222篇 |
1994年 | 204篇 |
1993年 | 209篇 |
1992年 | 254篇 |
1991年 | 169篇 |
1990年 | 219篇 |
1989年 | 159篇 |
1988年 | 27篇 |
1987年 | 30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6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3篇 |
1976年 | 5篇 |
1975年 | 7篇 |
1974年 | 3篇 |
1973年 | 5篇 |
1972年 | 5篇 |
1945年 | 2篇 |
194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4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62.
HE Jurui WANG Aiguo RUI Xingjian LI Chunhai Nanjing Institute of Geology Mineral Resources Nanjing Jiangsu 《《地质学报》英文版》2004,78(2):375-379
In the Precambrian System of the Yangtze and Cathaysian plates six ore-bearing formations can be identified: the Cu-Pb-Zn-bearing formations in volcanic rocks of marine facies of the Neoarchean-Paleoproterozoic, Cu-Au-bearing formations and Pb-Zn-bearing formations in volcanic rocks of marine facies of the Mesoproterozoic, Pb-Zn-bearing formations in volcaniclastic rock and carbonate rock of the Neoproterozoic, Fe-Mn-bearing formations in the volcaniclastic rock of the Neoproterozoic, and Ni-Cr-serpentine-bearing formations in ophiolite and ultrabasic rock of the Meso- and Neoproterozoic. They were mostly formed in the marginal rift valleys of the Yangtze and Cathaysian plates, where occur stratabound and stratiform ore deposits, thermal deposits and porphyry polymetallic deposits. The six regions with ore-bearing formations have good prospects for ore deposits. 相似文献
963.
试用地质地球化学资料解释黔西南金矿的形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区域地质。区域化探资料,通过黔西南地区基性玄武岩浆活动、沉积相区分布、地层和岩性、构造等控矿地质、地球化学条件,以及其相应的元素组合、分布特点的时、空对比分析,认为黔西南微细浸染型金矿是由区内火山作用、沉积相区沉积作用、构造及地下水热液作用等综合性、继承性、阶段性地质作用演化形成。成矿过程可能为火山活动提供区内金矿的最初物质来源;经过特殊沉积相分异沉积成岩阶段的初步金富集,分别形成了陆源碎屑沉积矿源层(P_(1-2)、碳酸盐岩—粘土岩沉积矿源层(P_2—T_1)及浊流碎屑沉积矿源层(T_(1-2))等,并伴有与火山活动有关的元素组合,最后,由构造或地下水热液活动再富集金形成了黔西南分布广泛的金矿床。 相似文献
964.
王淑军 《国土资源导刊(湖南)》2015,(2):30-33,38
通过对湘东北金宏金矿控矿因素、成矿规律、找矿方向等进行的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表明:(1)中元古界冷家溪雷神庙组(Pt2l)为矿源层;(2)北西西向压扭性剪切断裂带为该区金矿的主要控矿构造;北北东向压扭性剪切断裂带是该区金矿的次要控矿构造;(3)该两组压扭性剪切断裂构造交汇部位是金矿富集最有利部位,很容易形成品位较高、厚度较大的矿床;该矿区矿床远景规模可达大型。 相似文献
965.
沉积型铝土矿是桂西堆积型铝土矿的矿源层,广泛出露于新圩向斜、那豆背斜等褶皱的翼部,其近地表的氧化矿可为工业所利用,深部的原生矿由于含硫高目前工业上暂未利用。文章分析了桂西型铝土矿地质特征及资源潜力,认为其资源潜力大,勘查程度低,若能综合利用而加以勘查开发,对桂西铝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66.
《国土资源导刊》编辑部 《国土资源导刊(湖南)》2014,11(12)
正回望2014年,"新常态"这个词,毫无疑问地登上了年度最热词汇榜。从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出"新常态"开始,到11月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向世界系统阐述"新常态",再到岁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首次站在"新常态" 相似文献
967.
包金山金矿产于白马山—龙山—醴陵东西向构造带与沩山—紫云山北西向复背斜带的交会部位,紫云山复式岩体北端舌状凸出部位的外接触带中,含矿围岩为元古界板溪群深灰色中厚层状含钙质粉砂质条带状板岩等,矿体受一组近东西向的断裂破碎带控制,为一浅部石英脉型为主、深部破碎蚀变带型为主的金矿床。本文从地质概况入手,对蚀变围岩的各种特征和控矿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了矿床具有"构控—层控—岩控"多重复合控矿因素的"多因复成"矿床特征。 相似文献
968.
遥感找矿信息提取技术在骑田岭锡矿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骑田岭锡矿田断裂控矿规律的基础上,利用遥感找矿信息提取技术,充分提取了该区断裂构造信息,并通过编制断裂构造等值线图,圈定断裂构造遥感异常带3个,异常区10个.与化探异常对比分析,认为断裂构造遥感异常与化探异常可以相互佐证,但不可替代. 相似文献
969.
970.
别也萨麻斯矿床是目前新发现的分布在新疆北阿尔泰以Li矿化为主的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具有独特性和代表性。矿区发育Li-Nb-Ta矿化和Nb-Ta矿化两类伟晶岩,二云母二长花岗岩是含矿伟晶岩脉群的直接围岩。在系统的野外地质特征调查(包括野外露头和钻孔岩芯赋矿岩系、矿化特征、蚀变类型等的详细观察)基础上,对含矿伟晶岩和二云母二长花岗岩开展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原位Hf同位素研究。获得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151.0±1.8)Ma和(449.0±4.2)Ma,含矿伟晶岩形成于晚侏罗世,二云母二长花岗岩则形成于晚奥陶世。含矿伟晶岩和二云母二长花岗岩的εHf(t)值分别为0.62~1.30和1.35~6.07,二阶段Hf模式年龄为1161~1118 Ma和1345~1037 Ma。含矿伟晶岩的εHf(t)值较花岗岩小得多,二阶段Hf模式年龄与形成年龄的差值较花岗岩大得多,表明两者是阿尔泰造山带在不同演化阶段下的产物。悬殊的年龄差、不同的大地构造背景与不同的形成物源表明别也萨麻斯稀有金属矿床含矿伟晶岩与二云母二长花岗岩在成因上并无联系,近矿花岗岩围岩并非含矿伟晶岩脉的真正母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