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53篇
  免费   2009篇
  国内免费   1572篇
测绘学   3933篇
大气科学   1747篇
地球物理   1615篇
地质学   6334篇
海洋学   1623篇
天文学   338篇
综合类   1609篇
自然地理   1235篇
  2024年   103篇
  2023年   380篇
  2022年   465篇
  2021年   465篇
  2020年   392篇
  2019年   501篇
  2018年   276篇
  2017年   355篇
  2016年   357篇
  2015年   448篇
  2014年   1033篇
  2013年   754篇
  2012年   1115篇
  2011年   1008篇
  2010年   932篇
  2009年   1032篇
  2008年   1042篇
  2007年   859篇
  2006年   839篇
  2005年   871篇
  2004年   670篇
  2003年   711篇
  2002年   594篇
  2001年   550篇
  2000年   468篇
  1999年   355篇
  1998年   362篇
  1997年   297篇
  1996年   242篇
  1995年   209篇
  1994年   150篇
  1993年   141篇
  1992年   102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106篇
  1989年   9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2篇
  1960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采用标准 k-ε 模型,结合 Fluent 软件,对采用泵喷补偿技术的拖体水下被拖行运动所产生的压力场变化进行了数值模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泵喷补偿技术对拖体水压场的“马鞍形”分布特性影响较小, 但随着喷水速度的增加,拖体首端压力负值略有增加,而中段的负峰幅值显著增加,当喷水速度达到一定值后,拖体的压力特性曲线已经较为接近期望值,证明泵喷补偿技术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2.
辛宇  林耿  林元城 《地理科学进展》2022,41(7):1300-1311
随着数字技术逐渐深入到乡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乡村社会关系及空间意义发生重构。信息化冲击下的乡村空间转变不仅体现在物质方面,其社会文化空间意义及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重构在内生逻辑上重塑乡村话语权力和主体身份。论文通过探讨数字技术与乡村发展的多维关系及其对乡村产生的多重效应,关注数字技术带来的自由与异化、数字经济引发的话语与权力流变及乡村女性主体地位和身份的重构,解释了数字技术作为非人类行动者的主体性及其建构下的乡村日常经济生活和社会关系,拟为乡村性的分析框架提供有益的补充,为数字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提供新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93.
94.
针对高级陆地观测卫星2号提供的多极化数据源,不同极化方式影像的永久散射体点密度存在较大差别,而寻求极化最优的散射机制为永久散射体的识别和提取提供了一种新思路。该文以珠穆朗玛峰地区24景双极化影像为例,提出了改进后的模拟退火算法,退火过程采用不同的退火速率节约了退火总时间,通过不同的初始温度和稳定迭代次数实现双极化最优,然后利用干涉点目标分析技术反演地表时序形变,最后证实了双极化最优与HH极化形变结果的一致性。实验结果表明双极化最优结果实现了永久散射体数量最大化,能在大面积地表形变监测与灾害治理领域提供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5.
96.
于宏滨 《地下水》2021,(3):219-220
由于承载着防洪排涝、城市供水、保持水土、生物栖息和景观娱乐等多重功能,城市河道水生态修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以大凌河义县段治理工程为例,针对大凌河义县段河道存在的一系列生态问题,系统阐述了多种水生态修复技术在河流综合整治中的应用,并对治理后的效果进行分析,以期为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及生态修复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7.
随着环境变化及结构劣化,地下隧道工程投入运营后不可避免会出现病害。如何快速准确获取地下隧道工程裂缝、渗漏水、管片错台等病害信息成为工程重点和难点。作为实景复制技术,三维扫描能够对扫描场景进行高精度的还原,基于多源传感器获取的地下隧道点云数据,借助智能识别算法及人工判读,进行深度挖掘分析,可以很好获取相关位置病害信息。以青岛地铁2号线为例,借助移动三维激光扫描(螺旋扫描)+线扫描相机+其他传感器等设备,探讨外业采集和数据处理过程关键技术方法,分析其在地下隧道工程病害检测及原始数据存档方面的综合应用,最终建立地下隧道三维信息数据库,实现快速检测和评估,从而预测隧道病害发展趋势,减少病害带来的损失,为类似项目提供了良好借鉴。  相似文献   
98.
互联网技术条件下的GIS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互联网技术、移动通讯技术高速发展,GIS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GIS、GPS、Internet和WAP,以及第三代移动通讯(3G)技术的整合将大大拓展传统GIS的应用空间,使GIS技术服务于个人和一般企业成为可能,本文重点探讨基于WAP条件下的GIS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99.
应用SVD技术,诊断分析了北半球100hPa高度场与川渝地区夏季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高度场与降水场具有密切的时空相关性,第一模态反映了两场间的主要耦合特征;南亚高压活动地区前期10~12月、1~4月高度场变化,通过影响未来夏季南亚高压强度、位置,导致川渝地区夏季旱涝异常。高度场与降水场的这种非同步联系,物理意义明确,时空相关显著,是一种有价值的预测川渝地区夏季旱涝异常的强信号。  相似文献   
100.
对于大气层以下的传统可见光天文导航,存在白天日照强烈而无法观测星体,数据缺乏连续性,可观测恒星数量少,无法实现全天时天文导航等问题。文中设计并探究利用红外探测器焦平面成像技术来取代可见光CCD成像技术的短波红外天文导航方法,分析短波红外波段相对于可见光波段,在大气层内白天观星实现全天时天文导航的优势,并对其可行性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红外探测器的天文导航方法,在太阳辐射较弱的清晨或黄昏等时段,可以成功拍摄到可见光CCD仪器无法观测到的短波红外波段的恒星,对于实现全天时天文导航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夜间短波红外波段的可供观测恒星数量远远多于可见光恒星数量,这对于增加多余观测量,保证连续测量输出,提高天文导航定位定向的精度,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