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77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215篇
海洋学   11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李晓红 《新疆地质》2008,26(2):180-183
阐述了中新生代山间坳陷盆地--新疆和什托洛盖盆地的水文地质、水文地球化学特征,认为该盆地具有完整独立的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系统,为正向水文地质、水文地球化学分带的渗入型盆地.盆地经历了长期的水文地质淋滤作用,存在含铀含氧水不断渗入补给,认为在地下水交替缓慢的水动力区有利于形成砂岩型铀矿,分析了盆地的铀成矿条件,并优选出铀成矿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82.
库米什盆地为中新生代叠合盆地,构造演化经历了拉张断坳(T3-J2)、挤压隆升(J3-K2)、区域沉降(E-N1)、挤压走滑(N2-Q)四个阶段.在铀成矿历史中,构造运动通过改造目的层,影响地下水动力状况,进一步控制层间氧化带的发育和铀矿化形成.分析认为:库米什盆地层间氧化带发育经历了古层间氧化带和新构造运动以来的现代层间氧化带两个阶段,与之相关的铀矿化亦经历了初始铀矿化阶段和再富集两个阶段.该区是铀成矿的有利地段,构造演化与砂岩型铀成矿关系的分析对天山中部中新生代盆地铀矿找矿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3.
萨依恒布拉克景区为可可托海世界地质公园五大景区之一,该景区为2017年可可托海国家地质公园申报世界地质公园时新划入的景区,目前该景区处于待开发状态。为了进一步查清可可托海世界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为地质遗迹保护、规划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提升公园科学研究水平及地质遗迹科学内涵,促进公园各景区均衡发展,特开展萨依恒布拉克景区地质遗迹调查与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84.
且干布拉克超大型蛭石矿床矿化杂岩体岩石和矿物组合均有别于南非、美国和俄罗斯的同类超大型矿床.根据野外地质调查和岩矿鉴定成果,并与国外典型矿床对比研究,表明且干布拉克矿床是大陆岩石圈地幔变代作用、裂谷作用、岩浆活动、热液蚀变、风化作用的产物,矿床成因类型为叠生矿床.  相似文献   
85.
在对佘山40cm折射望远镜所拍摄底片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分析设计了几种改进依巴谷星自行的方案,并估算了在各方案中推算依巴谷星自行的精度。  相似文献   
86.
阿尔金山依协克帕提湖畔黑颈鹤观察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概况依协克帕提湖位于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阿尔金山保护区的东部,即东昆仑山的北支祁曼塔格山脚下的凹陷盆地东缘,其范围为:37°15′—37°23′N,90°11′~90°20′E。该区域属藏北羌塘高原的延伸部分,在景观上具有中亚荒漠向青藏高原过渡的特征。依协克帕提湖为淡水湖泊(阿尔金山保护区中90%的湖泊为咸水湖泊),海拔3900m。湖泊面积约15km~2,平均水深1~3m。湖泊南端宽圆,北部细长,整个形状象一只向南游动的蝌蚪。湖东为砾  相似文献   
87.
新疆昆仑山东段布喀达坂峰-依吞布拉克一带区域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长城系富集W、Pb;奥陶系富集Au;二叠系富集Cu、Zn、Hg、Sb;三叠系富集Zn、Pb、Ag;三叠纪石英斑岩富集Cu、Zn、Hg、Sb.元素区域分布规律表明:与全国高寒山区平均水平相比,工作区相对富集Ba、Hg、Pb、Sn、Mo元素,贫化铁族元素;工作区可分为北、中、南3个地球化学带.北带形成了富集Au、Ag、Sb、Hg、Cu、Zn、Pb、Mo、Mg及铁族元素,贫化Cr、Co、Ni、Li、Be、Bi元素地球化学带;中带富集Cu、Pb、Zn、Ag、W、Sn、Mo、U、Th,贫化Hg、Li及铁族元素,形成了有色、稀有稀土、放射性元素地球化学带;南带富集Au、As、Sb、Hg、Cu、Zn,形成了贵重、有色元素地球化学带.石英斑岩富集Cu、Zn、Hg、Sb元素.祁漫塔格带元素组合与斑岩型铜钼矿、层控型Pb、Zn矿和夕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元素组合相似.第四系元素含量均一,不存在元素大面积区域性富集与贫化的物理化学条件.  相似文献   
88.
依沙克群是80年代建立的一个岩石地层单元。由于缺乏可信的古生物学证据,因此关于该套地层的时代一直颇有争议。近期,笔者首次在该套地层上部的复理石中发现了早古生代和晚泥盆-早石炭世2个放射虫组合。两套含有化石的地层间为冲断接触。结合前人对依沙克群下部岩性段基性熔岩形成年龄的研究,笔者认为依沙克群已不能作为一个统一的岩石地层单元存在,而应予解体。  相似文献   
89.
研究了觉罗塔格南缘石炭系雅满苏组与土古土布拉克组火山岩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特征。结果显示,雅满苏组(中)酸性熔岩属贫钾钙碱性岩浆系列,Mg#值介于0.49~0.51,ISr介于0.706 42~0.707 68、εNd(t)为3.28~5.49,富集轻稀土与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亏损重稀土与高场强元素,具中等负Eu异常(δEu=0.62~0.65),其形成可能与幔源基性岩浆结晶分异有关。土古土布拉克组中(酸)性火山岩属钙碱性-高钾钙碱性系列,Mg#值介于0.53~0.57,轻稀土相对富集,重稀土相对亏损,略具负铕异常(δEu=0.63~0.84),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ISr介于0.703 71~0.708 47、εNd(t)为6.48~6.83,表明其母岩浆来源于受交代的富集岩石圈地幔楔。结合区域地质背景研究成果,认为它们形成于古亚洲洋壳向南俯冲的岛弧环境,并且早石炭世的雅满苏组火山岩代表不成熟的洋内岛弧的产物,而晚石炭世的土古土布拉克组火山岩是岛弧演化到相对成熟阶段的产物。这种物质成分和时空分布特征揭示的石炭纪该区壳幔岩石圈由北向南、由老到新明显增厚现象,为古亚洲洋南缘吐哈古洋壳当时在该处具有向南俯冲的极性提供了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90.
主要由橄榄岩相、辉石岩相组成的下什堂基性-超基性岩体侵位于南祁连造山带化隆岩群中,且伴有磁黄铁矿、镍黄铁矿和黄铜矿等的硫化物矿化。精确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了下什堂岩体的形成年龄为449.8±2.4Ma。地球化学表现为轻稀土富集和明显的Nb-Ta负异常特征,εNd值在-2.62~-2.52之间,(87Sr/86Sr)i比值集中在0.709012~0.714682之间。Sr-Nd同位素表明,下什堂基性-超基性岩体的母岩浆来自一个曾经被交代富集的地幔源区。地壳富硅组分的同化混染在成矿过程中起了很重要的控制作用。结合区域构造演化背景与成矿认识,认为南祁连化隆地区的成岩成矿可能与俯冲结束后,后碰撞伸展环境密切相关,这对于指导区域找矿实践和成矿理论研究均具重要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