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54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169篇
海洋学   66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39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A型花岗岩的鉴别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2.
Phanerozoic strata are distributed in several north-south trending zones in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Changning-Menglian Belt. Four types of Devonian to Triassic stratigraphic successions can be identified: (1) elastics with limestone lenses in the mid-section, changing up-section into alternations of fine elastics and cherts; (2) elastics with chert intercalations and limestone lenses, and topped by Permian basic volcanics; (3) elastics-basic volcanics-carbonates-clastics; and (4) limestones, dolomitic limestones-dark gray thin-bedded limestones, argillaceous limestones, mudstones and siliceous mudstones. Devonian to Triassic cherts occur in different horizons and different zones from east to west. These cherts are usually transitional to their neighboring elastics. There is no continuous Devonian to Middle Triassic chert sequence in the central zone of the Changning-Menglian Belt as Liu et al. (1991,1993) reported. Volcanics and the overlying carbonates described by some workers as "seamount" sequences  相似文献   
83.
八三玉是中缅边境地区常用的俗称,属商贸名称。八三玉问世以来,多数人认为八三玉的主要矿物成分为钠长石,定名为钠长石玉,八三玉是由主要矿物成分硬玉和少量闪石类、辉石类矿物组成的质粗水干的硬玉岩,属缅甸翡翠的一个新玉种。由于八三玉颗粒较粗,结构疏松,解理和微裂隙发育等特点,经优化处理后可提高透明度、加固结构、增强牢固性,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其色泽和外观,从而提高了八三玉饰品的商业价值。通过对八三玉的光泽、颜色、折射率、密度、紫外荧光、结构特征、红外光谱分析等资料,可以与天然翡翠进行鉴别。八三玉作为缅甸翡翠的一个新玉种,其商贸名称仍可沿用,但在鉴定时应采用国家标准定名为翡翠(处理)。  相似文献   
84.
吴云海 《云南地质》1998,17(3):286-293
八三玉是中缅边境地区常用的俗称,属商贸名称。八三玉问世以来,多数人认为八三玉的主要矿物成分为钠长石,定名为纳长石玉,八三玉是由主要矿物成分硬玉和少量闪石类、辉石类矿物组成的质粗水干的硬玉岩,属缅甸翡翠的一个新玉种。由于八三玉颗粒较粗,结构疏松,解理和微裂隙发育等特点,经优化处理后可提高透明度、加固结构、增强牢固性,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其色泽和外观,从而提高了八三玉饰品的商业价值。通过对八三玉的光泽、颜  相似文献   
85.
王静纯 《云南地质》1998,17(3):297-299
翡翠与上乘软玉的检测手段受到限制,不便使用仪器,而“看、掂、摸”等传统方法更为适用有效。看其颜色、结构、断口、透明度,掂其比重及致密程度,摸之清爽、光结细腻或油腻般滑润。并述及与相似玉石的肉眼鉴别。  相似文献   
86.
应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观察和分析了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原油,在国内首次发现这些原油中存在镜质体碎屑。这些镜质体碎屑均具有明显的棱角,其反射率值和侏罗纪煤的反射率值相近,且产出镜质体碎屑的原油均普遍检出了具有高等植物为母质输入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因此原油中镜质体碎届的检出为确认准噶尔盆地煤成油的存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87.
马德称 《云南地质》2003,22(2):192-195
于禄丰县黑井龙骨甸发现石斧一具,研究认为应届新石器文化期,距今约4000年。据石斧特点推测古人类行踪,为研究禄丰-元谋古人类活动区间新石器的联系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88.
富集在河流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是长期影响河流地表水和周边农田土壤环境生态的潜在威胁。采集鲁西五龙河小流域表层沉积物样品,分析As、Cd、Cr、Cu、Hg、Ni、Pb和Zn共8种重金属的含量,采用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重金属元素污染现状和潜在生态风险,运用正定矩阵因子矩阵法对沉积物重金属来源进行解析。结果表明,沉积物重金属中Cr、Cu、Hg和Ni的平均含量明显高于相关背景值,显示一定的富集特征。重金属污染程度排序为Ni>Hg>Cu>Cr>Cd>Zn>As>Pb,其中Cu、Hg和Ni为偏中度污染,Cd和Cr为偏轻度污染,As、Zn和Pb为无污染。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低、中、较高等级风险占比分别为40.8%、48.1%和11.1%,Hg和Cd为主要潜在生态风险元素,分别表现为较高潜在生态风险和中等潜在生态风险,风险点主要分布在五龙河汇合口和富水河中。研究区重金属污染来源主要有自然源(Cr和Ni)、混合源(As、Cd、Hg和Pb)和果园农药(Cu和Zn),三者贡献率分别为30%、31%和39%。  相似文献   
89.
地基甚高能(very high energy,VHE)γ 射线天文观测成果的取得,很大程度上与成像大气切伦科夫望远镜技术发展密不可分.大气切伦科夫技术概念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20世纪80年代末和20世纪90年代初取得重要突破,21世纪初逐步发展成熟.立体成像大气切伦科夫望远镜阵列以其良好的角度分辨率、能量分辨能力和...  相似文献   
90.
二倍体和三倍体牡蛎的外观鉴别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二倍体,三倍体僧帽牡蛎和太平洋牡蛎外套膜和生殖腺外部形态进行了周年观察。结果表明,从外套膜和生殖腺外观特征上的差异可鉴别出牡蛎二倍体和三倍体。1997年8月至1998年6月,分析了两种牡蛎样品266个,其鉴别准确率达96.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