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9篇
  免费   278篇
  国内免费   619篇
测绘学   53篇
大气科学   90篇
地球物理   93篇
地质学   1591篇
海洋学   312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24篇
自然地理   170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118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50年   2篇
  1948年   1篇
  1947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山门银矿铅同位素地质特征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门银矿铅同位素地质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矿石铅为年轻、稳定的正常铅,成矿时代为燕山晚期;黄莺屯组地层及岩浆岩系列岩石铅为弱异常铅。从铅同位素组成及源区特征值看,矿石铅与岩浆岩岩石铅为同源的壳幔混合铅,表明成矿物质来自深源,并与燕山期岩浆活动密切相关。铅构造模式应属太平洋西岸岛弧铅。  相似文献   
142.
143.
144.
145.
张乾 《地质与勘探》1993,29(5):21-28
  相似文献   
146.
宁芜火山断陷盆地是长江中下游一个典型的黄铁矿化集中区,成矿作用与燕山晚期龙王山和大王山旋回火山侵入活动有关,黄铁矿床主要分布于盆地中部和东缘两条基底隆起带上。矿床硫同位素组成以数值分散富重硫为特征,类似于海水硫酸盐高温无机还原作用所形成的硫化物。矿床在空间上与中三叠统膏盐层关系密切,在时间上晚于该层成矿。本文认为,区内黄铁矿在成因上与石膏层有关。岩浆中的Fe~2+作为还原剂将CaSO_4还原为H_2S,为成矿提供丰富的硫源,故原始中间岩浆房相对膏盐层的空间位置,是控制富硫区与贫硫区的关键因素。据此进行矿床的成矿区划,并提出3个找矿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47.
郭仁炳 《江苏地质》1993,17(2):90-94
笔者在《关于下扬中北部地区箕状构造找油的几问题》一文中,在着重从构造形态方面探讨中古生界箕状构造油气成控条件的同时,还简要提到晚期成藏问题。笔者所说的晚期成藏,并非是指新生新储,而是特指晚控古储。  相似文献   
148.
电吸附元素异常来源及找矿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奇明 《矿产与地质》2003,17(6):705-708
电吸附元素异常来源于深部矿体,主要是在各种后期地质作用下溶解了矿体中的矿质成分,并扩散迁移至地表,形成能反映矿体的电吸附晕。电吸附找矿方法在金属矿上所捕获到的异常是在矿体中心垂直投影位置以块状异常出现的称“顶部晕”。在大红山铜矿和李坝金矿上异常也反映了这种异常特征。  相似文献   
149.
通过分析各种地壳运动假说,提出了地幔胀缩力和重力是地壳运动的主要动力来源,地球自转离心力和潮汐摩擦力是地壳运动的次要动力来源。地幔软流圈中放射性元素衰变热产生的膨胀使岩石圈产生拉裂,软流圈物质以岩浆形式喷出地表,岩浆柱散热收缩,产生负压,岩石圈在负压和重力作用下形成地壳运动。  相似文献   
150.
“三站四网”观测资料具有数据量庞大、资料体系构成复杂、资料误差来源多、实时监控要求高等许多不同于传统人工观测资料的新特点,因此,抓紧完善基层台站观测资料质量控制体系,对于切实提高气象综合观测资料质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认为省及省级以下基层台站当前重点要完善层级质量控制模式,消除上下一般粗、上下重复劳动的弊端,建立起不同层级之间既分工明确、又密切协作的有机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