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7篇
  免费   199篇
  国内免费   77篇
测绘学   180篇
大气科学   224篇
地球物理   147篇
地质学   463篇
海洋学   136篇
天文学   28篇
综合类   245篇
自然地理   15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172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6年   2篇
  1946年   1篇
  1945年   1篇
  1936年   1篇
  193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Increasing greenhouse gases and likely ozone recovery will be the two most important factors influencing changes in stratospheric temperatures in the 21st century. The radiative effect of increasing greenhouse gases will cause cooling in the stratosphere, while ozone recovery will lead to stratospheric warming. To investigate how stratospheric temperatures change under the two opposite forcings in the 21st century, we use observed ozone and reanalysis data as well as simulation results from four coupled oceanic and atmo- spheric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s (GISS-ER, GFDL-CM20, NCAR-CCSM3, and UKMO-HadCM3) used in the IPCC (Intergovernment Panel for Climate Change)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AR4). Observational analysis shows that total column ozone and lower stratospheric temperatures all show increasing in the past 10 years, while middle stratospheric temperatures demonstrate cooling. IPCC AR4 simulations show that greenhouse forcing alone will lead to stratospheric cooling. However, with forcing of both increasing greenhouse gases and ozone recovery, the middle stratosphere will be cooled, while the lower stratosphere will be warmed. Warming magnitudes vary from one model to another. UKMO-HadCM3 generates relatively strong warming for all three greenhouse scenarios, and warming extends to 40 hPa. GFDL-CM20 and NCAR-CCSM3 produce weak warming, and warming mainly exists at lower levels, below about 60 hPa. In addition, we also discuss 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 changes on ozone recovery.  相似文献   
952.
《中国勘察设计》2004,(11):66-66
由中国勘察设计杂志社和山东省勘察设计协会共同主办的工程勘察设计单位信息化建设交流研讨会于2004年11月4日至6日在山东济南市召开,参加此次会议的除有建设部科技司信息化领导小组的黄勤.山东省建设厅勘察设计处处长、勘察设计协会理事长兼秘书长张象勇和中国勘察设计杂志社社长邱雅陆等领导外,还有来自全国50多家勘察设计单位、软件公司的代表到会研讨交流。  相似文献   
953.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4,24(4):108-108
由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主办、广西地调院承办的“西南地区基础地质调查项目成果交流暨工作规划会议”于2004年12月10日-14日在广西北海市成功举行,近30个各项目实施单位的代表共80余人参加了会议。中国地质调查局翟刚毅处长和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王剑副所长等进行了大会发言。会议对每个工作项目的成果与进展进行了交流和总结。  相似文献   
954.

地质表格信息提取是地质报告从信息转换到知识阶段的重要任务之一,对将非结构化的数据转化为结构化的地学知识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为文本与表格的知识关联提供了技术支撑。然而现有的表格解析方法在地学领域存在局限性,在单元格提取中,地质表格中大量的合并单元格造成了不同单元格间大小差异大,大量小面积单元格无法被提取;在表格解析方面地质表格包含了大量的被斜线分割的特殊表头,难以自动化解析。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Mask RCNN单元格提取模型及基于OpenCV框架的表格结构解析方法。主要包括两个步骤:1)上下文注意模块(CAM)学习上下文特征以识别不同大小单元格;2)一种标准容错机制的复杂表头解析方法,解析含斜线分割的复杂表头单元格。在构建的地质表格数据集上进行模型性能评估,该方法对于多数地质表格的解析准确率达到95% 以上;相比其他单元格识别和表格结构解析方法,该方法解析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955.
3月9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中心在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主题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房地产市场调控记者会。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人详细解读了今年的1000万套保障房的资金来源及分配情况。今年两会上,温家宝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进一步扩大保障性住房建设,今年要再开工建设保障性  相似文献   
956.
<正>建质[2009]296号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建设交通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2007年以来,各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认真贯彻《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和《关于进一步规范房屋建筑和  相似文献   
957.
本刊讯 为配合第二届全国勘察设计行业科技创新大会的召开,全面总结行业科技创新发展状况,推进行业科技创新,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研究决定编撰《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科技创新发展评估报告》(以下简称《评估报告》),并于近日召开了《评估报告》编撰专题会议。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秘书长王子牛出席会议并讲话,中设协副秘书长齐继禄、栗元珍等出席,会议由中设协科技创新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总裁丁建主持。  相似文献   
958.
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实施意见>(国土资发[2001]1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的要求和国土资源管理依法行政调研工作的统一安排,在全面了解和分析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城市国土资源管理机构有关窗口办文和会审制度执行情况的基础上,我们于2001年11月12日至16日对海南省进行了深入调研.  相似文献   
959.
北京市地震局数字遥测地震台网的地震编目系统及其产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市地震局数字遥测地震台网利用"区域台网地震观测数据管理软件EDSP-DMS"开展地震数据管理和地震编目工作.通过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对北京市地震局数字遥测地震台网产出的地震目录、地震观测数据和地震事件波形文件的管理与检索.2002年1月开始正式产出本台网的地震月报目录和地震观测报告.  相似文献   
960.
曹小曙  李志刚 《地理学报》2006,61(8):895-895
ICT(信息与交流技术,Informar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正日益重构着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从城市到区域毫无例外。ICT对城市和区域究竟带来了何种影响?造成了何种新变化?从卡斯特斯到彼得.霍尔,从大卫.哈维、威廉.米切尔到萨斯克亚.萨森,西方学者已经开始从社会、城市、建筑等多角度开始研究信息技术对城市、空间和建筑的影响,他们同样在探求这一问题的答案—远程ICT的出现将给城市与区域空间带来何种变化?空间的集聚与扩散在新的技术背景下将走向何方?甄峰博士的专著《信息时代的区域空间结构》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完成的一部对区域空间结构(尤其是中国)演变的专门研究。围绕信息时代的两大特征:信息网络和信息产业,这本专著重点分析了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