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6篇
  免费   818篇
  国内免费   358篇
测绘学   27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596篇
地质学   2141篇
海洋学   126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124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121篇
  2021年   139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114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2篇
  1945年   1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21.
大庆油田深部地层岩石坚硬、研磨性强,运用常规手段钻进,单只钻头进尺少、寿命短且机械钻速较低。应用液力衡扭矩提速工具,有效解决了这些问题,显著提高了机械钻速和单只钻头的进尺。通过达深16井的现场试验证明,该工具能够使钻头的破岩方式在剪切的基础上附加机械冲击和高压水力脉冲,有效提高PDC钻头剪切岩层的效率,为深井提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922.
王建华  刘杰  张进 《探矿工程》2015,42(10):1-5
我国广泛分布着丰富的页岩气资源,开发应用远景良好。通过借鉴、转化、应用常规油气开发的成熟技术,可集成配套形成页岩气开发钻完井技术系列。水平井已成为页岩气开发的主要钻井方式,结合旋转导向、MWD/LWD、三维地震和欠平衡钻井等工艺技术的集成应用可提高开发效率。水力压裂工艺已成为页岩气开发的主要技术,随着清水压裂、重复压裂、同步压裂等技术的发展,页岩气的勘探开发更具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923.
根据岩心观察、铸体薄片、岩石学特征、沉积构造、古生物标志、矿物学特征及地球化学分析成果的分布分析,结合测井解释成果对红井子地区长9油层组高分辨层序地层学及砂体平面展布特征行了系统研究。发现该区长9油层组时期为砂体具毯状展布特征的典型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发现,长9油层组可划分为上部长91和下部长92两个湖侵-湖退旋回,通过基准面旋回结构分析,将该地区长9油层组确定为1个大的区域性湖侵序列,2个次级的湖侵-湖退旋回,划分出1个长期旋回层序,2个对应于长91及长92油层的中期旋回层序,4个对应于小层的、包括湖侵和湖退沉积体系域在内的基准面升、降相域。同时建立了长9油层组等时地层格架,对小层砂体进行了的追踪对比和预测。  相似文献   
924.
在西华井田勘探基础上,利用水质分析测试资料,采用水质污染综合评价指数法,对该井田勘探区的水环境现状进行了评价。从评价结果看:地表水、浅层水及深层地下水全部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受污染程度轻,随矿区开采进程加剧,应加强对浅层地下水的管理及合理利用,避免矿井生产对水源带来污染。  相似文献   
925.
Q1井在弃井作业过程中遇到复杂情况,对套管的切割回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由于φ244.5 mm套管外水泥环返至井口,使得套管在割断后无法提出,经过多次上移套管切割深度后,采用特殊的作业手段将套管提拉出井眼;后续在回收φ762 mm套管和φ508 mm*φ339.7 mm变径套管时,由于φ244.5 mm套管割深过浅,使得φ508 mm*φ339.7 mm变径套管的可切割长度极短,通过设计非常规的切割钻具组合、非常规的打捞方法才得以完成回收.详细介绍了打捞钻具组合设计、打捞方法,对水下井口的非常规弃井回收作业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26.
绥中36-1-G43M井是我国海上油田首次自主实施四级完井的多底分支井,采用的是特殊设计的斜向器侧钻系统,即在主井眼中下入空心斜向器进行上分支侧钻作业,利用定向射孔技术勾通上下两个分支,生产管柱可实现分采.此项技术不仅有效解决了海上平台槽口不足的问题,同时对一些低效井的再利用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措施,对提高油田采收率、降低开采成本有重要意义,在渤海油田中后期的大规模调整开发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27.
东海某油气田XX调整井作业过程中,钻至设计井深后,决策加深钻进以钻探深部地层的含油气性.加深钻进至5108m发生溢流,压井过程中,钻杆在731 m位置发生刺漏,导致短路循环,置换法压井过程发生井漏、阻流管汇刺漏,同时由于平台设备压力等级不足导致情况进一步复杂化.经过一系列非常规措施,最终压井成功,是一次非常规压井的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928.
海洋对CO2的吸收缓解了大气CO2浓度的持续上升,陆架海因其较高的初级生产而具有较强的固碳能力,在海洋碳循环中占据重要角色。然而由于陆架海过程时空变化剧烈,陆架海对人为CO2源/汇作用的动态格局还存在争议,陆架海碳循环的调控机制尚不清晰。IPCC AR4所采用的气候-碳循环耦合模型均未考虑陆架海碳循环,使其成为气候预测不确定性的主要来源之一。建立适宜的陆架海碳循环模型,可以探究陆架海不同区域CO2源/汇格局的长期变化,估算碳循环各关键过程的贡献,认识碳循环系统与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评估陆架海碳循环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基于陆架海碳循环模型研究现状,从物理过程、生物泵、碳化学系统等三个主要方面总结了陆架海碳循环模式在建模中应考虑的关键过程,提出了构建东中国陆架海碳循环模式的基本思路及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929.
华北速览     
正北京张家湾试验场添4眼多层监测井近日,水环地调中心在北京张家湾示踪试验场成功实施了4眼多层监测井,并重点对多层监测井止水效果检验等问题开展了一系列试验,均取得良好效果。此次实施的4眼监测井包括3眼连续多通道多层监测井和1眼巢式监测井。  相似文献   
930.
正3月26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向河南省煤炭地质勘察研究总院颁发了"DST自动阀门"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这是继该院2011年3月16日获得《DST试井自动开关器》专利后的又一项新专利。DST自动阀门是在第一代试井自动开关器基础上研制开发成功的。相比第一代DST开关器,产品有了很大的改进和进步。首先,该自动阀门结构紧凑、耐压性能高;其次,防堵性能好、密封性能优越,便于拆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