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49篇
  免费   4753篇
  国内免费   7026篇
测绘学   887篇
大气科学   2085篇
地球物理   3906篇
地质学   18191篇
海洋学   1595篇
天文学   170篇
综合类   1745篇
自然地理   2849篇
  2024年   261篇
  2023年   946篇
  2022年   1096篇
  2021年   1219篇
  2020年   947篇
  2019年   1236篇
  2018年   852篇
  2017年   895篇
  2016年   948篇
  2015年   1083篇
  2014年   1607篇
  2013年   1267篇
  2012年   1451篇
  2011年   1592篇
  2010年   1452篇
  2009年   1411篇
  2008年   1502篇
  2007年   1376篇
  2006年   1354篇
  2005年   1173篇
  2004年   1072篇
  2003年   939篇
  2002年   707篇
  2001年   661篇
  2000年   530篇
  1999年   540篇
  1998年   541篇
  1997年   371篇
  1996年   401篇
  1995年   358篇
  1994年   293篇
  1993年   282篇
  1992年   283篇
  1991年   192篇
  1990年   165篇
  1989年   134篇
  1988年   50篇
  1987年   63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7篇
  1976年   9篇
  1975年   5篇
  1974年   5篇
  197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91.
最大熵原理与地震频度-震级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冯利华 《地震地质》2003,25(2):260-265
地震是一种随机事件 ,它的发生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 ,因而可以用熵来进行描述。地震以最无序的方式在各地发生 ,意味着地震熵达到了极大值。古登堡 (Gutenberg)和里克特 (Richter)根据资料和经验得出的地震频度 -震级关系式实际上是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 ,当地震熵取极大值时得到的一种负指数分布。文中从最大熵原理得出了同一形式的地震频度 -震级关系 ,使它的来源从理论上得到了解释  相似文献   
392.
确定咸淡水界面的位置是滨海地区海水入侵研究的主要任务之一。对于天然条件承压含水层而言,含水层顶板向海底延伸的距离直接影响了咸淡水界面的位置,它可以通过承压含水层中地下水的潮汐效应信息来确定。考虑到咸淡水之间密度的差异,建立了山东省夹河中下游地区滨海含水系统地下水三维变密度潮汐效应模型。通过反复对比潮汐效应观测中的地下水水头波动与模型计算出的水头波动,确定了滨海承压含水系统的海底边界。同时,也初步估计出海区与近海陆区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  相似文献   
393.
兰州地区冬季非尘暴降尘通量初步观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黄土高原上冬季非尘暴条件下的大气粉尘,主要由来自黄土物源区的远源粉尘和黄土高原本身的近源粉尘共同组成。它们各自的贡献如何,以往的研究均未做过明确的讨论。由于前者的浓度及其相应的降尘通量在较小空间内的分布是比较均匀的,而后者则往往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因此可以通过对某个小区域内不同地点降尘通量的比较和分析来推断其贡献的大小。若各点的通量均很接近,则当地的大气粉尘应以远源输入为主,而来源于本地的近源粉尘贡献很小,或者近源的大气粉尘在空间上的分布也是很均匀的;若各点的通量相差悬殊,则表明本地来源的粉尘对总降尘通量具有显著的影响,并且,由各观测点中的最小降尘通量还可以近似了解远源.  相似文献   
394.
苏鲁褶皱带形成于元古宙 (2 2 33~ 185 5Ma)典型优地槽构造环境 ,主要由石榴橄榄岩、石榴辉石岩、榴辉岩等侵入岩 (柯石英深度相地幔岩浆房中形成 )和它们的火山沉积建造围岩一起经褶皱、变质而形成。变质作用经历了先蓝片岩相 (前花岗岩 )后片麻岩混合岩相过程。由于变质作用的不规律性 ,苏鲁褶皱带可分为 2个构造带 :(1)东部构造带 (蓝片岩 )和 (2 )西部构造带 (片麻岩混合岩 )。根据A·都城秋穗所识别的变质带系统 ,可将其作为一个双变质带。东部构造带以出现许多块状、条带状榴辉岩辉石岩橄榄岩组合的残余岩块为特征 ,其中还残留着高压的矿物 (石榴石、绿辉石、柯石英 ) ,而且有被混合岩和各种交代岩替代的显著标志。在中生代 ,苏鲁元古褶皱带受造山作用的影响活化 ,导致许多花岗岩体的侵入 ,使交代岩广泛发育。  相似文献   
395.
柯坪塔格推覆构造几何学、运动学及其构造演化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大量野外构造地质调查和深部构造解释表明柯坪塔格推覆构造由多组倒转复式背斜、复式箱状背斜构成的推覆体及其前缘逆冲断裂组成 ,由寒武系—第四系组成的推覆体由北向南逆—斜冲 ,平面上构成向南凸出的弧形推覆构造 ;普昌断裂由各不相连的逆冲斜冲断裂段组成 ,而不是完整的一条走滑断层 ,各推覆体前缘逆冲断裂与各推覆体的普昌断裂段共同构成统一的前缘逆冲斜冲逆冲断裂和推覆构造系统 ;普昌断裂段以西的推覆体具有向东抬升、向西倾覆的鼻状构造特征 ,普昌断裂段以东的推覆体具有向西抬升、向东倾覆的鼻状构造特征 ,普昌基底隆起带是巴楚隆起隐伏在柯坪塔格推覆构造之下的部分。各推覆体前缘断裂在深部均归并于统一的寒武系底部的滑脱面 ,其南浅北深 ,东浅西深 (普昌隆起带以西 )或西浅东深 (普昌隆起带以东 ) (6 10km ) ,埋深较大区发育多组滑脱面。柯坪塔格推覆构造的形成时期为晚第四纪 ,为现今活动的推覆构造系统。文中认为各推覆体向南西的倾覆端基底滑脱面和中新生界内部的滑脱面没有贯通 ,是未来 6级以上地震的发震构造部位。  相似文献   
396.
对土屋地区干旱荒漠景观地球化学条件和勘查地球化学方法进行了分析,对比研究了不同比例尺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对矿床的反映能力,指出了该区铜元素是预测铜矿的最重要的指示元素,论证了在区域铜高背景区和异常区开展1:5万化探是进一步定性、定位预测矿区、矿床的重要环节,提出了东天山地区经济、有效的地球化学勘查和异常查证方法技术组合。  相似文献   
397.
在过去的10年中,有5个主震袭击了印度,最后一个是2001年1月26日发生的毁灭性的布季地震。由于建筑物的设计没有考虑到抵御可能发生的大地震,使该地震所造成的危害倍受瞩目。也使得公众对远离印度地区的喜马拉雅弧地区(图1)可能遭受  相似文献   
398.
根据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提供的资料 ,2 0 0 2年 9月华北地区 (33 0°~ 42 0°N ,1 1 1 0°~1 2 5 0°E)共发生ML≥ 3 0地震 1 0次 (见表 1 ) ,3日 0 1时 52分太原ML5 0地震是本月最显著的事件。本月地震频度与上月持平 ,参考 1 992年以来的月平均地震频次 ,9月处于中等水平 ,地震活动月能量释放处于中等状态。震中主要分布在山西带和东部沿海及海域。表 1  2 0 0 2年 9月华北地区ML≥ 3 0地震序号发 震 时 刻  年月日时分秒 震中位置φN/°    λE/°震级ML震 中0 1 2 0 0 2 0 9 0 3T0 1 5 2 5 3 37 91…  相似文献   
399.
根据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数字地震台网数据管理中心 (CDSNDMC)从美国地震学合作研究会数据管理中心 (IRISDMC)得到的最新资料我们统计出 ,2 0 0 3年 6月全球范围内共发生M≥ 5.0地震 85次 (见表 1 ) ,其中M 5~ 5 5地震 59次 ,M 5 6~ 6 0地震 1 8次 ,M 6 1~ 6 5地震 3次 ,M 6 6~ 7 0地震 4次 ,M 7 1~ 7 5地震 1次 ,最大的一次地震发生在巴西西部 ,发震时间为 2 0日 0 6时 1 9分 (UTC) ,MW =7 1。本月发生的 85次M≥ 5 0的地震中有 57次发生在东半球 ,2 8次发生在西半球 ,本月东半球地震发生的频率是西半球的1倍…  相似文献   
400.
在攀西裂谷带集中分布着牦牛坪、大陆槽及攀枝花等轻稀土矿床(点),它们与霓石石英正长岩-碳酸岩杂岩体密切相关。碳、氧同位素研究表明,杂岩体中的碳酸岩是典型的岩浆碳酸岩,它是地幔过程的产物。电子探针研究显示,杂岩体中的流体-熔融包裹体富含轻稀土元素,反映其原始岩浆富集轻稀土,它可以为区域的轻稀土矿化提供充足的物质来源。赋存于霓石石英正长岩-碳酸岩杂岩体的稀土矿化与杂岩体有关,它们均是地慢过程的产物。稀有气体同位素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轻稀土矿化与地幔过程之间存在着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