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969篇 |
免费 | 1628篇 |
国内免费 | 157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676篇 |
大气科学 | 622篇 |
地球物理 | 1816篇 |
地质学 | 3999篇 |
海洋学 | 799篇 |
天文学 | 91篇 |
综合类 | 746篇 |
自然地理 | 41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5篇 |
2023年 | 287篇 |
2022年 | 355篇 |
2021年 | 395篇 |
2020年 | 324篇 |
2019年 | 432篇 |
2018年 | 347篇 |
2017年 | 335篇 |
2016年 | 360篇 |
2015年 | 397篇 |
2014年 | 578篇 |
2013年 | 495篇 |
2012年 | 566篇 |
2011年 | 530篇 |
2010年 | 477篇 |
2009年 | 505篇 |
2008年 | 525篇 |
2007年 | 455篇 |
2006年 | 423篇 |
2005年 | 327篇 |
2004年 | 334篇 |
2003年 | 255篇 |
2002年 | 294篇 |
2001年 | 252篇 |
2000年 | 192篇 |
1999年 | 205篇 |
1998年 | 191篇 |
1997年 | 155篇 |
1996年 | 152篇 |
1995年 | 159篇 |
1994年 | 140篇 |
1993年 | 124篇 |
1992年 | 100篇 |
1991年 | 77篇 |
1990年 | 89篇 |
1989年 | 75篇 |
1988年 | 38篇 |
1987年 | 27篇 |
1986年 | 16篇 |
1985年 | 14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15篇 |
1979年 | 8篇 |
1978年 | 5篇 |
1977年 | 5篇 |
1957年 | 5篇 |
1954年 | 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针对九江地震台地下流体水化学监测用水、地震氡观测仪器检测平台检测用水和日常生活用水需求,结合九江二井流量、水质和水温等现状设计一套综合井口供水系统。该供水系统在保证地下流体水化学监测用水和其他用水无流体力学干扰的前提下,可较好满足台站监测、检测和生活用水要求。 相似文献
992.
根据调和分析法、最小二乘法,建立利用扰动位数据解算地球重力场的实用数学模型。结果表明,采用不同数据量和不同采样率的观测数据对重力场模型解算结果有一定影响,不同分辨率的观测数据恢复重力场模型的精度差异较大,调和分析法精度优于最小二乘法。 相似文献
993.
重磁数据处理的根本任务是从观测数据中提取更多的信息,以丰富重磁异常解释的方法,提高地质解释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希尔伯特变换是数据处理的一种方法,近几年在重磁异常中已有所应用,主要有利用希尔伯特变换进行二维位场分量的互算;通过二度体重磁异常的某一分量与其希尔伯特变换来反演异常体埋藏深度和产状要素。 相似文献
994.
南海北部深水区古近纪经历了由陆到海的环境转换过程,沉积物源也随时间发生明显改变。由于水深的限制,目前对深水区的沉积物来源及古地理背景存在争议。通过碎屑锆石U-Pb年龄谱系源汇对比方法,对南海北部珠二坳陷古近系沉积物来源进行系统研究。结果发现,在早中始新世,珠二坳陷沉积物以近源输入为特征,沉积物主要来自坳陷周缘的局部隆起区;晚始新世,源自坳陷西侧的昆莺琼古河为盆地提供大量沉积物,坳陷北侧的珠江沉积物对珠二坳陷影响较小;渐新世,珠江沉积物从北向南越过番禺低隆起进入珠二坳陷,与昆莺琼古河沉积物在白云凹陷北部和中西部混合沉积,形成大型河流三角洲体系。南海北部深水区古近系物源演变过程明显受中生代末区域构造古地理控制,查明该时期物源演变对恢复区域古地理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5.
996.
毕元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3,(1):215-218
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需要建立高精度平面控制网,在距离城市坐标系中央子午线较远的区域,会产生较大的高斯投影变形,导致平面控制网的理论边长与实测边长产生较大偏差。本文阐述了控制网边长变形的基本原理,并以上海郊区某轨道交通项目为例展开研究,确定了建立平面控制网的方法:首先,计算控制网原始坐标;然后,变换中央子午线计算控制网新坐标;最后,基于最小二乘准则通过平移、旋转三参数得到控制网最终坐标,通过数据演算对比,验证该方法有效,能够满足工程建设需求。 相似文献
997.
岩浆侵入的流体流动模拟表明.侵入体上方是流体聚焦流动的位置,流体通量远大于旁侧围岩,流体在此产生沸腾作用.随温度降低,侵入体上方渗透率逐渐增大,最大渗透率出现在侵入体的顶部.含水岩浆侵位后在其顶上带发生二次沸腾和减压过程,释放出的巨大机械能远大于围岩的抗张强度,足以引起围岩发生脆性破坏.岩浆岩顶上带的水饱和外壳及其围岩发生破裂形成陡倾裂隙和水力破裂.直立长椭球状岩浆体的侵入会在岩浆岩顶上带产生放射状和同心圆状裂隙,同时产生爆破角砾岩筒.因此侵入体顶上带的岩钟、岩枝、岩脉,放射状、同心圆状裂隙和角砾岩筒均为构造弱化带,是热液矿脉密集发育的部位.矿床地质学研究已充分证明.岩浆岩顶上带确是容纳与中酸性岩浆有关的热液矿床的最佳部位.在开展深部成矿预测和找矿的过程中,探寻隐伏岩体项上带和/或岩钟.是寻找深部与花岗岩类有关的多金属矿床的捷径. 相似文献
998.
肖天贵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5,18(3):444-449
时间标度计算表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路径是一个无标度性的系统,其关联方差谱遵从频率的-2 ̄-3次方幂律,不同背景下的路径系统均如此。由此得到的不同季节、不同地域的热带气旋路径可预报时间尺度基本上为3 ̄4d,但异常热带气旋路径的可预报时间尺度则为1 ̄2d。 相似文献
999.
将有限区域流函数、速度势求解中常用的两种张驰法(即理查逊法和加速利布曼法)与调和—余弦谱展开法(H-C法)进行了比较,理论研究表明:H-C法单独考虑边界影响分量,物理意义明确,且不会丢失边界上的天气系统;从计算上看,H-C法重建的风场能精确还原原始风场,且计算效率明显高于两种张驰法,即收敛更快。通过在台风Bilis(0604)暴雨增幅过程诊断中的应用发现,常用的两种张驰迭代方法在求解有限区域流函数和速度势的问题上效果都不是很好,即:用理查逊法和加速利布曼法计算的流函数和速度势重建的风场与原始风场差别较大,不能准确还原原始风场;用H-C法不仅计算效率高,还原的风场与原始风场差异极小,且不受南边界较强的西南季风涌影响,在暴雨增幅前期能较好地反映与暴雨增幅相关的强辐合信号。因此,可用H-C法计算得到的无辐散风和无旋风对有限区域的天气系统进行更深入的动力结构分析。 相似文献
1000.
二安替比林基—(3—溴)苯基甲烷与铈(Ⅳ)显色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成了二安替比林基-(3-溴)苯基甲烷。在Mn和吐温-80存在下,Ce与DAmBM反应生成有色化合物,λmax为380ε为3.0×10^5L.mol^-1,cm^-1。Ce量在(0-10)μg/25ml间符合比尔定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