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7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200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172篇
地球物理   70篇
地质学   348篇
海洋学   167篇
综合类   50篇
自然地理   9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应用碳、氦、氩同位素探讨济阳拗陷二氧化碳气成因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应用碳、氦、氩同位素和气体组分指标 ,以及流体包裹体测定等手段 ,结合济阳拗陷基本地质条件 ,提出二氧化碳气藏的二氧化碳气主要以幔源成因为主。  相似文献   
62.
刘金辉  李学礼 《矿床地质》2001,20(3):259-264
形成于古水热系统排泄区(减压区)的下庄花岗岩型铀矿床是地下热水与岩石相互作用的产物。矿物流体包裹体水文地球化学分析表明,成矿期铀成矿古热水溶液气体成分主要为CO2,水化学类型为HCO3-Ca.Na型,F-Ca型和HCO3.F-K型。地球化学模式和热力学计算证明,热水溶液中铀的存在形式为UO2(CO3)2^2-,UO2F3^-和UO2F4^2-。热水溶液深循环过程中CO2的加入可使溶液铀沉淀临界电位值(EhC,U)明显降低,从而保持水-铀比电位值(ΔEhW,U)为正值(ΔEhW,U=EhW-EhC,U)使铀在深部相对还原的条件下仍能稳定迁移。当富铀成矿热液进入减压排泄区时,由于溶液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发生CO2脱气作用和中和还原作用,导致ΔEhW,U小于零,使铀沉淀、富集,最终形成花岗岩型铀矿床。  相似文献   
63.
64.
碳酸盐岩土壤CO2的动态特征及其对溶蚀作用的驱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由于气候及人类活动等环境因素的影响,直接观测碳酸盐岩-大气系统中CO2剖面的动态及行为比较困难,作者以碳酸盐岩发育的土壤作为CO2产生,贮存,运移的介质,对土壤剖面中CO2的分布及动态特征,不同深度标准石灰岩溶蚀试片的溶蚀作用以及岩溶地下水的水化学参数进行了观测研究,并结合以往的研究资料,对岩溶作用的气体动力学机制进行了探讨,获得如下新认识,(1)土壤剖面CO2分布特征与气候密切相关,在旱季,土壤  相似文献   
65.
在水文地球化学背景场研究中发现河北及邻近地区地下水溶解CO_2、H_2和H_e的富集与地震活动带或断裂带相吻合。本文研究了它们与地震活动带、深断裂带或上地壳体分界线之间的关系。根据CO_2分布特征和δ~(13)C值,得出富集带内的CO_2主要来自碳酸盐岩的变质作用;根据H_2和H_e分布的地震地质特征和可能的形成机理,指出H_2和H_e可能主要来自上地壳的火成岩体。因此CO_2、H_2和H_e可能是潜在震源区的重要地球化学标志,并且是映震灵敏的水文地球化学组分。  相似文献   
66.
二氧化碳倍增对草被冠层的光合与蒸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氧化碳倍增对草被冠层的光合与蒸散的影响D.Nie等(美国乔治亚大学农学系)1引言地球大气中CO2含量在迅速上升(Mitchell,1989),它对多种农林作物的影响已作了很好的研究,而对北美大陆中部温带草原区的植物研究较少,这个地区包括了美国从墨西...  相似文献   
67.
K/T天体撞击与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8.
在过去近一个世纪的油气勘探过程中,相断钻遇了诸如氮、氦和CO2等非烃气体。传统观点认为这些情况是失败的。但由于向水驱枯竭后的油藏中注CO2能大大提高采收率和70年代的油价上涨使一些提高采收率工程经济可行,而吸引人们开始重视一些地区的CO2目的层。本文将介绍巨型CO2气藏的地质特点。另外,也讨论一下这类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其它一些重要因素。其中主要包括巨型气藏的大小,CO2气的高纯度和较高的开采效果等。  相似文献   
69.
70.
洗井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野外工作的基础上,对影响洗井的诸多因素探讨,以达到合理使用各种材料,提高洗井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