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2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260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31篇
地质学   860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37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0年   3篇
  1948年   6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3篇
  194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41.
研究地层是有效寻找沉积矿产的重要基础,将龙永煤田内关于Ting的层位及分带性与大区域上的相似层位作了对比,并论述了本煤田建的特征与变迁的基本过程。最后,结合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就煤田内Ting的产出情况,作了两点必要的说明。  相似文献   
842.
准噶尔盆地结构的石油物探综合解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准噶尔盆地经过50年石油物探工作,取得了丰富资料,对盆地地质结构的认识有了突破性进展.资料显示,二叠系与上下地层之间,存在一个比较明显的密度分界面,对认识和分析盆地重力场特征和异常极有帮助.各时代地层的磁性差异显示,二叠纪及中新生代沉积岩属弱(非)磁性(18×10-6~85×10-6 CGSM),内部磁性差异只能引起小幅度的微弱异常.石炭纪及其以前时代的变质岩、火成岩的磁化率都很大,平均在数百个单位以上,特别是火成岩的磁化率可达数几千至数万单位.这些具有磁性的火成岩,在准噶尔盆地均产生明显局部异常,20世纪70年代以前,石油工作者认为是盆地的磁性基底.与此同时,盆地周围大规模的区域地质调查证实,周边广泛分布的主要是上古生界地槽型沉积建造,而且多是火山碎屑岩沉积,下古生界很少,未发现可靠的前寒武纪露头.地震解释技术从二维到三维、从区块三维到区带三维,不仅从宏观上认识了盆地基底结构、沉积盖层等盆地地质结构,而且能从微观上认识圈闭、储层,在含油气有利构造的发现及石油勘探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43.
天文事件与二叠纪末联合古陆解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二叠纪末发生了全球规模的剧烈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为古地磁逆转、古气候改变、显生宙规模最大的海退、缺氧事件、火山活动、地球化学异常及地史上规模最大的生物集群灭绝。全球二叠纪/三叠纪界线附近陆续发现了陨星撞击抛射物(微球粒)和不同程度的Ir等地球化学异常,表明二叠纪末发生了陨星撞击地球的天文事件。联合古陆从三叠纪开始解体,联合古陆解体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特提斯洋缩小直至消亡的过程,也就是特提斯洋周缘板块聚合的过程。陨星撞击点可能位于二叠纪末特提斯洋北部,最终导致了特提斯洋消亡及联合古陆解体。  相似文献   
844.
邦多区幅、措麦区幅地质调查新成果及主要进展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查证测区内发育晚二叠世敌布错组,将原中侏罗世达雄群修定为二叠纪地层,完善与丰富了二叠纪地层系统。将原“木嘎岗日群”修定为沙木罗组。获得了一批重要的古生物和同位素年龄资料,重新修定了班戈-八宿地层分区与隆格尔-南木林地层分区的界线。新发现晚白垩世中-基性杂岩、始新世造山型环斑花岗岩及新近纪白榴石响岩。新发现阿索构造混杂岩带和具特大型远景的富磁铁矿、具中型远景的铜多金属矿各1处。  相似文献   
845.
北京西山石炭-二叠纪煤系变形变质特征与地质灾害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纪玉杰 《城市地质》2004,16(2):1-17
北京西山石炭 二叠纪煤系分布区地质灾害类型 (尤其是采空区地面塌陷 )与处于同一地区的侏罗纪煤系有明显的差别。造成差别的因素很多。在区域构造位置、区域应力场分布格局、煤矿开采深度、煤系岩石组合和煤质特征、采区地形坡度、风化剥蚀条件、煤炭开采技术及工艺等因素中 ,煤系岩石组合和煤质特征是主要因素。对煤系岩石组合和煤质特征的研究成果表明 ,其变形变质特征是决定煤系岩石物理性质的重要因素。在北京西山的地质灾害调查和成因研究中逐步认识到 ,地质灾害类型及强度与煤系及煤层的物理性质关系密切。因此 ,煤系的变形变质特征研究 ,既是基础地质问题 ,也是工程地质问题 ,应是煤炭分布区与采空相关的地质灾害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846.
On the basis of establishment of radiolarian biostratigraphy and conodont biostratigraphy,a radiolarian Albaillella fauna in the transitional environment from Guadalupian to Lopingian Series in Permian was found at a pelagic chert section in southeast Guangxi, South China. Radiolarian Albaillella is one of the most sensitive biology to the transitional environment. The Albaillella fauna shows an ecological evolutionary process from Guadalupian to Lopingian: declined stage-recovery stage-flourishing stage. The study of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lbaillella fauna in the transitional environment may provide more information, not only for the subdivision and correlation of a high-resolution biostratigraphy, but also for influence of radiolarian Albaillella fauna on the pre-Lopingian mass extinction.  相似文献   
847.
特提斯喜马拉雅二叠纪玄武质岩石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0多年来 ,许多学者先后对特提斯喜马拉雅带的二叠纪玄武质岩石进行了研究 ,这些成果在揭示印度大陆北缘的构造演化和新特提斯洋开启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这些早期研究主要是由国外学者针对西部克什米尔和Zanskar地区的Panjal暗色岩、东部的Abor火山岩开展工作 ,没有或很少涉及到中喜马拉雅地区的火山岩。最近也有部分学者注意到了这方面的问题 ,如余光明等 (1990 )、Garzanti等 (1999)、梁定益(2 0 0 1)、朱同兴等 (2 0 0 2 )和朱弟成等 (2 0 0 3)先后对中喜马拉雅地区的二叠纪火山岩进行过报道。但综合分析这些研究成果 ,还存在以下薄…  相似文献   
848.
First Occurrence of M andarinoite in China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This report describes the first occurrence of the rare mineral mandarinoite (Fe3+2 Se3Og · 6H2O) in China. It occurs in the Lower Permian Maokou Formation carbonaceous shale in Yutangba Village east of Enshi City in southwestern Hubei Province. The shale is selenium-rich and contains native selenium, V-Mo-Cr-bearing iron oxide, clay and quartz. Weathering of the selenium in the bedrock under moderate to high redox conditions in the presence of ferric iron has formed mandarinoite.  相似文献   
849.
概述了“东特提斯二叠纪生物地层、古地理和矿产资源国际学术讨论会(PET)”和“澳大利亚生物古地理国际学术讨论会(PAFF)”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及最新研究进展,简要评述了东特提斯地区联合古陆时期的古地理、古气候、古海洋研究现状,指出了我国在该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今后研究值得注意的方向。  相似文献   
850.
胜利油区石炭二叠系含煤地层层序地层学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胜利油区石炭二叠系含煤地层包括中石炭统本溪组、上石炭统太原组和下二叠统山西组。可识别出潮坪沉积、障壁岛湖沉积和三角洲沉积三种沉积类型。根据区域地质及古生物资料,确定了三个等时面,划分出2个层序14个准层序,每个层序包括低位体系域、海侵体系域及高位体系域,而以高位体系域最发育。纵观整个含煤地层的沉积演化过程,本溪组沉积期以滨浅海相为主;太原组沉积期为海陆交替相;山西组沉积期以三角洲相为主,总体表现为海退层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