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6篇
  免费   253篇
  国内免费   255篇
测绘学   38篇
大气科学   179篇
地球物理   204篇
地质学   1197篇
海洋学   85篇
天文学   83篇
综合类   124篇
自然地理   38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1991-2008年天山乌鲁木齐河源区多年冻土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多年冻土变化的研究,对于揭示气候变暖背景下,天山多年冻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以及由多年冻土变化引起的植被土壤演化、水文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对1991以来河源区海拔3500m左右的气温、降水、地温观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河源区的活动层呈逐渐增厚趋势,最大活动层厚度出现在2007年,达到1.60m,较1992年增加了0.35m;多年冻土活动层的变化与河源区夏半年(5-10月)的水热状况密切相关,活动层厚度随融化指数、夏半年降水量的增加而增大.多年冻土年变化深度由1993年的10m增加到12m左右;年平均地温上升明显,由1993年的-1.6℃上升到2008年的-1.0℃.年变化层以下的温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年均增温速率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推断长期持续的气候变暖是导致乌鲁木齐河源区多年冻土升温的主要驱动力.估算2008年的多年冻土下限深度约为86.8m,较1992年减小了7.7m,河源区多年冻土很可能正在发生自下而上的迅速退化.  相似文献   
992.
黑龙江省依兰盆地古近系达连河组油页岩沉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达连河油页岩含矿区位于黑龙江省依兰地区,该区是一个半地堑式断陷盆地。古近系达连河组为一个完整的三级层序,油页岩形成于水进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发育时期。油页岩沉积相类型为半深湖相沉积,与泥炭沼泽相煤层伴生,为煤层的顶板,含油率为3.75%~8.37%,有较高的开采价值。煤层顶部发育的巨厚湖相劣质油页岩,分布广,层位稳定,含油率<3.5%。研究区油页岩成因类型为混合型和腐殖型。根据油页岩工业划分标准,达连河油页岩属于中灰分、低含油率的油页岩。  相似文献   
993.
提出了一个应用水文上降水产生流量过程线的变化原理,仅用降水资料来推算流域洪涝指数,用量化指标来预报未来流域洪涝强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利用流域内测站雨量计算出流域的有效综合面雨量(考虑了前一段时间内的逐日流域面雨量的不同贡献)。复核流量(或水位)等洪涝有关资料与流域有效综合面雨量的关系,最终确定出各级洪涝指数的流域有效综合面雨量的大小。在实际预报业务中,利用流域的实况面雨量和预报面雨量计算出未来流域某日的有效综合面雨量,对其值与已确定的各级洪涝指数的有效综合面雨量大小进行比较分析,最终判断未来流域可能出现的洪涝等级和强度。  相似文献   
994.
日照傅疃河中下游地区的地下水是日照城区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主要水源,由于长期超采,使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显,并导致地下水降落漏斗、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等环境地质问题的出现。为缓解水资源供水紧张局面,改善当地生态地质环境,对日照在傅疃河中下游修建地下水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傅疃河中下游具有丰富的补给水源,良好的储水空间,理想的边界条件和适宜的拦蓄坝址。修建地下水库能够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95.
朱蕾  王清平  王勇  赵克明 《湖北气象》2020,39(3):225-233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地面自动站、NCAR/NCEP FNL 1°×1°再分析资料和FY2E卫星云图对2014年12月7—8日、2015年12月10—12日发生在新疆天山北坡乌鲁木齐地区的两次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极端暴雪天气过程,从水汽、不稳定条件、动力、温湿层结及中尺度特征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 500 hPa高空槽、700 hPa短波槽和850 hPa切变线是这两次过程共同的影响系统,两次过程500 hPa均有明显西南急流和-36℃冷中心,700 hPa和850 hPa均有明显西北气流相配合。(2)两次过程中整层较大的比湿和水汽通量散度输送为暴雪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3)风场辐合与天山地形抬升产生的强上升气流和强辐合为暴雪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条件。(4)两次过程发生前,乌鲁木齐上空低层均有东南风层控制,存在逆温,有利于能量聚集。但是由于两次过程环流形势、水汽分布、能量聚集程度及中尺度特征有所不同,因此两个过程的降雪量存在明显差别,对城市的影响程度也有差异。其中"12.11"过程中尺度系统影响时间更长、冷中心更强,造成的降雪天气更为罕见。  相似文献   
996.
天山高山区与郊区降水中颗粒物特征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天山乌鲁木齐河流域为例,运用参数比较法、相关分析法,对降水中粉尘颗粒物特征在高山区和郊区随时间变化特征及其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降水中颗粒物的浓度、粒径分布及化学要素组成在两个取样点都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颗粒浓度表现为冬-春季节升高而夏-秋季节降低,与降水量成反向变化,反映了降水受中亚沙尘活动的影响明显.颗粒在冬-...  相似文献   
997.
Aaron  T.  Burns  P.E.  Andrew  B.  Lockman  J.  Russell  Snow  黄学刚译 《岩土钻凿工程》2011,(2):77-81
大草原水利项目(PWP)将增加奥罗拉市百分之二十的城市供水,每年提供高达一万英亩一英尺(约33亿加仑)的水。PWP项目的一个关键因素是输送系统,该系统由直径为60英寸、约33英里长的地下原水传输管道,15个非开挖隧道(包括南普拉特河)和三个抽水站组成,该抽水站将亚当斯县的南普拉特河水垂直提升900英尺输送到奥罗拉市的新彼得宾尼净水设施。非开挖方法被用来构建水路、湿地、高速公路、干道和铁路下面的管线。南方普拉特河非开挖隧道是该项目最重要和具有挑战性的工程之一。南普拉特河隧道的地层条件的特点是由从细粒到粗粒砂组成的冲积层,与河漫滩沉积物凝聚的砾石,局部地方含有卵石和石块,基岩上覆盖着粘土岩。冲积层有25—30英尺厚,一般具有高渗透性和高储水能力,而粘土岩渗透性低。该隧道长约260英尺,在粘土岩中隧道的最大深度为48英尺,并配有一个直径78英寸的钢护筒、一条直径60英寸的钢管道以及支持系统监控和数据采集(SCADA)的通信光纤电缆或管道。本文介绍了与南普拉特河隧道相关的风险管理。此外,本文还探讨了,在不影响美国联邦监管的水域及美国工程兵管辖范围内的湿地的情况下,与工程建设有关的独特设计和施工挑战。  相似文献   
998.
李燚  韦正彬  施洪明 《云南地质》2011,30(3):362-365
石槽河煤矿位于断陷盆地中,可采煤层M3位于最低排泄基准面之下,无法自流排水,矿坑水主要来自煤层顶板、河水渗流及降水渗入。计算获得矿井漏水量为4472m3/d(正常)和6411m3/d雨季。  相似文献   
999.
八方山-二里河大型铅锌矿床具有热水沉积和后期改造的成矿特征,但REE、B、Ba、Tl等元素的分布特征不完全具有明显海底喷流特征,或者说其距喷流中心较远。该矿床石英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和闪锌矿中FeS中分子百分数及Ga/Ge原子比均显示成矿温度为200~340℃,以中、高温为主。方解石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80~160℃和160~260℃,反映有两次热液事件的改造作用。矿区矿化硅质岩中的锆石具有碎屑锆石的特点,U-Pb年龄值分散(400~1800Ma),不能代表硅质岩或铅锌矿床的形成时代,大量碎屑锆石的存在说明其形成环境可能是近海成因。破坏铅锌矿体的闪长玢岩的形成时代为214±2Ma,二里河矿区附近的花岗斑岩形成时代为217.9±4.5Ma,二者皆是印支运动晚期的产物。闪长玢岩切穿矿体和微石英岩,说明矿化改造作用应在此之前;矿体在背斜的转折端富集,说明改造作用的主体应在褶皱过程中发生,即印支运动早期是矿化改造期,也可能是印支早期至印支晚期之间。八方山-二里河大型铅锌矿床的形成经历了热水沉积和构造改造2个成矿阶段,沉积阶段金属元素在中泥盆世地层中形成初步富集,为后期构造改造提供了物质来源。该矿床成因为基底热水喷流沉积-构造岩浆改造型。本区铅锌矿床的主要控矿构造应为同沉积背斜、提供热水运移通道的同生断裂构造及成矿物质沉淀富集的局限性沉积盆地构造。同沉积灰岩背斜、灰岩与千枚岩接触带以及硅质岩或者碳酸盐岩地层区的"礁-硅-泥"岩套是最直接、最重要的找矿标志。八方山-二里河铅锌矿区扩大找矿的最经济且有储量远景的地段是主背斜南翼TEM物探异常部位,这是为矿山寻找可接替资源的最佳勘查靶位。  相似文献   
1000.
利用常规14C、加速器(AMS)方法对柴达木盆地察尔汗湖一典型古湖相沉积剖面系统测年,并对测年结果进行不同组分和不同实验室对比,确定该剖面发育于察尔汗古湖高湖面时期(39.7 ka B.P.~17.5 ka B.P.).通过对削面沉积物正构烷烃的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正构烷烃携带了重要的湖泊演化的环境和生物信息,其中nC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