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0篇
  免费   310篇
  国内免费   361篇
测绘学   142篇
大气科学   218篇
地球物理   146篇
地质学   1050篇
海洋学   157篇
天文学   27篇
综合类   241篇
自然地理   32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68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81篇
  2011年   186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196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1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7年   2篇
  1946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就在人们担心石化能源将被耗尽时,科学家们在海洋和冻土带发现了一种新型洁净能源——可燃烧的“冰”。其主要成分是甲烷与水分子(CH4·H2O),学名为“天然气水合物”,是天然气和水在一定的温度、压力条件下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貌似冰状可以燃烧的固体,俗称可燃冰。据估算,世界上可燃冰所含有机碳的总资源量相当于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气的2倍,可满足人类1000年的需求。这无疑给未来的能源需求带来了福音,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可燃冰的发现纯属偶然。在上世纪30年代,为了输送天然气,铺设了输气管道,但工程人员发现,一些输气管经常奇怪地被…  相似文献   
2.
Vertical profiles of chl-a and primary productivity in the middle continental shelf area and eddy area of the East China Sea were studied using data from a cruise in the East China Sea in February to March, 1997 and a cruise in July, 1998.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hl-a vertical distribution closely related to in situ hydrological and nutrient conditions. Chla-a concentration ranged from 0.22 to 0.35 mg/m3 and 0.93–1.09 mg/m3 in the eddy area and in the middle continental shelf area, respectively. In both areas, chl-a concentrations in deep layers were sligh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shallow layers, but was of the same order of magnitude. In summer, when a thermocline existed in the water column, highest chl-a concentrations appeared at the base of the thermocline layers in both areas. In the eddy area, chl-a concentration maximized at 31.743 mg/m3, and averaged 1.143 mg/m3 below 30 m depth. In the middle continental shelf area, the highest chl-a concentration was 2.120 mg/m3, the average was 1.168 mg/m3. The primary productivity reached 1418.76 mgC/(m2·d) in summer and 1360.69 mgC/(m2·d) in winter. In the eddy area, the primary productivity was 787.50 mgC/(m2·d) in summer and 159.04 mgC/(m2·d) in winter. Vertical carbon sinking rate from the deep layer to the bottom in both areas is also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Contribution NO. 4183 from the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Project No. 49636210 supported by NSFC.  相似文献   
3.
高能偏振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应用现状和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吉昂  李国会  张华 《岩矿测试》2008,27(6):451-462
对高能偏振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基本特点及其用于环境、生物、地质样品中痕量元素的分析和RoSH检测等领域的应用现状予以介绍,并对二次靶与滤光片在痕量元素分析中的应用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寒区冻土水文模拟模型研究若干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70%以上的地区都存在着季节性冻土,它对农业经济、生态环境等都有着巨大的影响。由于冻土的特殊性,目前并不能从本质上揭示冻土水文机理,冻土条件下的土壤水分运移规律是冻土水文模拟的重要环节。本文介绍了冻土地区水文过程的特殊性,以及目前国内外对冻土水文的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对冻土区水文模型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南海中部陆坡区和海盆区的5个岩芯中的 Si,Al,Fe,Mn,Ca,Mg 和 CaCO_3成分做了分析,并对其分布特征与有关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受沉积区环境差异的影响,元素的分布具有区域性特征;受海区特定地理位置的影响,元素的分布呈现出过渡性特征(浅海到大洋的过渡);受沉积过程中环境变化的影响,元素的分布展示了周期性变化或旋回性。根据岩芯中元素的分布特征,并参考有关古地磁,氧碳同位素和钙质超微化石的测试分析结果,将本区岩芯划分为14层地球化学层,并将本区划分为两个沉积地球化学区,揭示了早更新世以来本区沉积环境的变化和存在的两种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6.
7.
周洁 《海洋信息》2003,(4):17-18
本文综述了海岸带综合管理的起源和近年来的新进展。事实表明,海岸带综合管理制度是有生命力的,这项制度变成世界性的实践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8.
黄海物理海洋学的主要特征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相似文献   
9.
渤海湾天津近岸海域水环境空间变异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琳  聂红涛  陶建华 《海洋学报》2007,29(6):134-140
由于海岸带的地理条件和海洋动力特性的复杂性以及人类开发活动对海岸带的影响,近岸海域的生态环境系统在空间分布上有很大的变异性.基于现场实测资料,建立系统的空间变异分析模型,对海岸带生态环境空间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可以充分了解不同区域的污染特征和变化趋势.应用所构建的空间变异分析模型对渤海湾天津近岸海域的水环境特性进行分析,结合对应年份的入海流量及其变化,分析了天津渤海湾海岸带污染的主因子和区域水环境的分布特征,结果可以对海洋功能区的划分和水环境综合评价结果进行验证和补充.  相似文献   
10.
ET0计算公式的最新进展与普适性评估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ET0计算公式研究进展的总结,分析了在世界上三个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计算蒸发腾发量(ET0)的主要公式:修正Penman(MP)公式、Penman-Monteith(PM)公式及标准ASCE-PM公式;以20世纪90年代末期和21世纪初期世界上最新的19个用Lysimeter实验值率定ET0计算值的实验成果为基础,对于不同气候条件下ET0计算方法的普适性分析评估认为:虽PM公式应用效果较好的地区较多,但也有不少地区效果欠佳,MP等公式在一部分地区较好,PM与MP公式并非普适性的,要特别关注标准ASCE-PM公式,总之,这类半理论(半经验)公式均有一定的地区性.仅通过MP、PM公式的计算比较,不能简单地评定哪种公式最优或哪种公式计算ET0值大(或值小),应针对不同地理及气候条件,要经Lysimeter的实验结果才能进行率定比较.文中也对今后研究提出相应建议,有助于ET0计算公式学科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