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7篇
  免费   257篇
  国内免费   366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91篇
地球物理   216篇
地质学   1004篇
海洋学   90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63篇
自然地理   5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测井曲线在地层基准面旋回划分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视电阻率测井曲线的周期性对渤南海油田沙三段中上部地层进行地层基准面旋回的划分对比后发现:该旋回界面与地层基准面由上升到下降期间可容纳空间单向增加的极限位置基本一致;地层基准面旋回的划分与测井分析结合可以进行储层。特别是高渗透储层预测。  相似文献   
62.
运用标志层、层间距、物性特征、煤层本身特征等方法,对霍东地区沁安矿区和沁源矿区山西组1号、2号、3号煤层进行对比,认为沁安矿区未沉积3号煤层,该矿区现有的两个煤与沁源矿区的1号、2号煤层可比,而不是2号、3号煤层,其中既有定性又有定量,较成功的解决了南北两大矿区山本组主要可采煤层间的对比问题。  相似文献   
63.
延长油区侏罗系和上三叠统河流-湖泊三角洲相砂岩储层的物性受沉积相及埋藏-成岩作用的控制. 河流相砂岩的物性好于三角洲相砂岩(平均孔隙度和平均渗透率分别为14.8%和12.7×10-3μm2, 9.8%和5.8×10-3μm2). 埋藏压实作用是导致砂岩孔隙丧失的主要原因. 碳酸盐是造成砂岩物性降低的主要胶结物. 晚期成岩阶段富含有机酸和无机酸的酸性孔隙流体及表生成岩阶段的大气降水是形成次生孔隙及导致砂岩物性改善的主要介质.  相似文献   
64.
通过研究国内外各类银矿床地质资料中银矿石的共生矿物组成,得出了各类银矿床的基本物性特征,为合理选择银矿物探的有效方法提供了依据;引述和分析了银矿物探取得显著效果的若干实例,说明合理的综合找矿方法在银矿找矿中的巨大潜力有待发挥。  相似文献   
65.
直流电法在探测老窑采空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各种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中、对地下采空区的探测是地球物理勘探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从物性参数研究、技术方法择方面入手,探讨了直流电法探测老窑采空区的可行性,并以实例介绍了解决该问题所取得的经验。  相似文献   
66.
油、水、干层的地球化学识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介绍一种判断油、水、干层的地球化学方法,根据储层样品中有机抽提的的含量和组成特征,结合油层物性,地层测试和试油资料编制织识别油、水,干层的图版,提出判别油、水、干层的地质/地球化学指标,确定油层的地球化学参数的下限,并运用此方法对松辽盆地新站油田主要油层分布段的油、水、干层进行判别。根据试油资料验证表明,地球化学判断结果比传统的地质录井及地球物理测井资料判断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67.
明沟排水与竖井排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长远 《地下水》2001,23(4):194-194,197
本文在分析干旱细土平原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 ,论述了盐渍化地区在不同排水条件下水中盐份的运移和积聚的过程 ,比较了明沟排水和竖井排灌的优劣 ,从而提出竖井排灌是改良土壤盐渍化 ,防止土壤返盐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8.
人工集水面临界产流降雨量确定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在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皋兰生态农业试验站1998-1999年的降雨-径流观测实验,利用直线回归模型确定包括自然集水面在内的9种人工集水面的临界产流降雨量值(降雨阀值)。结果表明:在不受前期降雨影响下,自然黄土坡面、清除杂草自然黄土坡面和粘土夯实集水面的临界产流降雨量分别为8.5mm,8.0mm和4.1mm。在受前期降雨影响下,其临界产流降雨量分别为6.0mm,5.0mm和1.9mm。塑料膜、油毡、沥青和混凝土处理集水面的产流过程受降雨量和降雨强度的影响小,平均状态下其临界产流降雨量为0.1~1.5mm。塑料膜、油毡、沥青、塑料+小砾石和塑料+大砾石集水面的临界产流降雨量分别为0.13mm,0.21mm,0.17mm,0.98mm和0.85mm。混凝土集水面在干燥情况下的临界产流降雨量为1.48mm,在不干燥情况下的临界产流降雨量为1.16mm。  相似文献   
69.
实验室模拟采气指示曲线法确定气井合理产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气井产能方程以及采气指示曲线的分析可知:为充分利用地层能量,采气指标曲线的上翘点(直线段末端)所对应的产量即为气井的合理产量,流量即为临界流速。其结果为岩心的临界流速计算气井的合理产量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实验室中,测量出川西地区24块岩心样品的临界流速,并据此计算出该区气井的合理产量。气井的合理产量与储层有效厚度、渗透率、孔隙度关系密切,通过曲线拟合给出了该地区气井合理产量与有效厚度、渗透率、孔隙度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