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8篇
  免费   749篇
  国内免费   650篇
测绘学   575篇
大气科学   274篇
地球物理   1098篇
地质学   1534篇
海洋学   425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235篇
自然地理   209篇
  2024年   95篇
  2023年   307篇
  2022年   334篇
  2021年   323篇
  2020年   201篇
  2019年   250篇
  2018年   143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186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66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151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64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1年   2篇
  1960年   4篇
  1957年   8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确定震源深度的PTD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10  
根据对不同台站间初至到时作变换后的时差来计算地震的深度,利用该方法计算了华东地区182 ̄1992年底能定出深度的地震,并作了相应的误差分析,按中国分区速度结构,编制出各区的深度-走时差表,并举例说明该表的用法。  相似文献   
902.
一个三维空区的震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个三维空区的震例研究朱元清1)夏从俊1)左力格图2)李慧民1)1)中国上海200062上海市地震局2)中国武汉430071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主题词震源深度地震预报三维孕震空区华东地区自60年代中期开始,国内外对强震前出现地震活动空区的研究日益增...  相似文献   
903.
904.
905.
906.
目前,我国许多金属矿山及勘探单位在进行巷道掘进时,所采用的炮眼深度大多为1.4—2.2M,而应用最多的是1.6—1.8M.本文通过试验分析认为:以1.6一1.8m眼深在坚硬岩石中掘进,在通常情况下存在着较多的不合理性.具体试验情况及分析如下:1989年某矿山井巷掘进所采用的设备及参数:  相似文献   
907.
苏北盆地地震地质分析与构造演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籍助地震地质分析方法,在研究苏北盆地反射时间-深度和孔隙率-深度的关系基础上,分析了横穿盆地的两条区域地震剖面,表明盆地内坳陷的边界断层在晚白垩世形成后,持续活动到渐新世末,在始新世早期活动最为强烈,凹陷内部断裂主要形成于始新世和渐新节,后一期断裂作用主要表现在东台坳陷的范围。分析证实泰州组阜宁组为坳陷式的沉积,中始新世至渐新世为箕状凹陷内充填沉积,因此,晚白垩世后苏北盆地的演化模式可分为:热衰减(伴微弱拉张)→岩石圈伸展(热活动加强)→热衰减(整体沉降)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908.
我国碳酸盐岩中沉积改造金属矿床的成矿、改造深度及流体性质等同题,目前仍有不同的意见,作者根据我国铅锌、汞、锑的包裹体水的氢、氧同位素组成,它们的共生矿物,菱铁矿的碳、氧同位素组成,成矿温度,化学成分等认为成矿流体是大气降水,不是卤水。根据水文地质特征,结合一些沉积改造矿床垂直分带现象认为成矿、改造的深度都在地下水潜水面以下200—300m以内的还原成矿带中,其以下是地下水停滞带,只有分散的金属元素或其络合物,或品位低,杂质多的原生沉积矿层(菱铁矿)。  相似文献   
909.
本文对本刊1992年第2期上发表的“碳酸盐岩中沉积改造金属矿床的成矿流体性质及成矿、改造深度问题”一文进行了讨论。并以大量实际事例,证明了该文作者廖士范提出的汞矿、锑矿、铅锌矿、菱铁矿等是在“潜水面以下200—300m以内成矿、改造”的所谓“新概念”,只不过是建立在歪曲事实(如观音山菱铁矿)、回避事实(如猫场铝土矿)、不了解事实(如凡口铅锌矿,谷坳汞矿,客寨汞硒矿等)直至虚构事实(如文中表3)基础上的主观臆断和誇誇“奇”谈而已。并且提出,科学研究必须尊重事实,实事求是;如果为了维护某种观点或所谓的“新概念”而虚构事实,则是不能容许的。  相似文献   
9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