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4篇
  免费   463篇
  国内免费   417篇
测绘学   4篇
地球物理   171篇
地质学   1951篇
海洋学   129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99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成熟盆地仍然蕴藏着可观的油气资源,目前的油气成藏理论面临越来越难、复杂、隐蔽油气藏勘探的挑战。受“链”事物属性的启发,通过调研、类比国内外油气成藏过程与分布规律,在继承和发展已有油气成藏理论基础上,结合勘探实践,学界提出了“油气聚集链”的概念和认识。油气聚集链指在成因上有密切联系、空间上多呈串珠状链式排列在一起的一系列油气藏组合,是油气成藏与分布本质规律的客观体现。油气聚集链在形式上多表现为油气藏多呈串珠状的链式空间分布特征,实质上表现为油气生成、运移、聚集的沿优势运移通道的链式反应和成藏事件;现今复杂的油气分布是地史上多条油气聚集链叠合的反映;一条完整的油气聚集链由内链、中链和外链组成,它们在成藏背景、成藏条件、成藏机理、富集规律和分布模式上既各有特征,又有连续性,更是紧密有机的油气生运聚成藏整体。“同源多链、一链多藏、多链成域、主链富集”是“油气聚集链”的四大特征。与目前油气成藏理论相比,油气聚集链认识的突出优势在于:发现和论证了油气聚集的链式成藏特点和多呈串珠状链式分布规律,提出沿“油气聚集链”寻找油气藏,比沿“油气聚集带”寻找油气藏的效率更高;将勘探目标的预测精度从油气聚集区带范围提高到某个具体圈闭或甜点。油气聚集链认识具有目前其他油气成藏理论所不具有的独特优势——链式思维,精准定位。依据油气聚集链的认识,提出了“找准链源,梳理链节,确定链环,重视主链”和“全链思维、整体研究,顺链找油、精准勘探”的思路,对指导成熟盆地继续挖掘勘探潜力、新区新领域获得勘探突破,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以油气聚集链的认识为指导,转变勘探思维,在冀中、黄骅坳陷油气勘探中获得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42.
对冀中坳陷HS1钻孔沉积物进行粒度分析,综合岩性、年代、生物标志等,探讨了3.5 Ma BP以来以冀中坳陷为代表的华北平原坳陷区的岩相古地理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在新构造运动长期震荡式下降和气候不断变化的条件下,经流水作用改造依次经历了河流相与不稳定浅湖洼地相交替(上新世晚期)、河流相(早更新世)、河流相-片流相-短时洪泛相(中更新世)、河流相和泛滥平原相交替(晚更新世)、泛滥平原相(全新世)5个沉积演化阶段,且沉积物所处环境的水动力条件不断减弱,细颗粒组分不断增加。沉积物粒度颗粒组分含量与碳、氧同位素和孢粉所记录的气候变化具有同趋性,在寒冷干旱气候条件下细颗粒组分含量增加,而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粗颗粒组分含量增加;介于二者之间的气候条件下,沉积物的粒径变化较平缓,粒径区间范围较宽。粒度曲线反映的沉积环境的旋回性变化与孢粉、碳、氧同位素记录所划分的气候冷暖演化阶段耦合性较好,也与华北地区其他钻孔同时期相关记录较一致,这对重建区域古地理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3.
为查明典型黄土-古土壤系列地层结构的水分运移及湿陷变形规律,依托西安北至机场城际轨道项目于渭北黄土塬区所进行的大型试坑浸水试验,采用现场实时观测的方法,跟踪测试了无渗水孔条件下的湿陷性土层浸水渗透及湿陷变形。结果表明:在浸水前期,渗透水流以垂直运动为主,整体形态似一不断加大的“秤砣”形,随着水分运移至埋深较大土层时(约15.0 m),水平运动开始加大,直至达到水分入渗扩散角界限,最终,浸润区及饱和区均呈现形似倒置“漏斗”的形态;受水分扩散的影响,沉降过程可划分为:初始浸水段-剧烈湿陷段-湿陷稳定段-停水孔压消散段-固结沉降段-沉降稳定段;古土壤层阻碍了水分的垂直渗透速度,并对其上土层的侧向扩散起到一定促进作用,停水后,则起到隔绝水分向下快速扩散的作用。研究结果为认识典型黄土-古土壤系列场地水分运移及湿陷变形规律提供了参考,也可为该地区未来工程建设提供指导及借鉴。  相似文献   
44.
川西坳陷新场气田储集岩的地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四川盆地西部德阳市境内的新场气田,其纵向上分布有8个气藏,平面上相互叠置,是目前国内在致密砂岩中所发现的最大气田。笔者通过对新场气田砂岩储集岩的地质特征、成岩作用和储集条件的研究,气田的主要储集空间为次生的残余粒间孔和粒间溶孔,大部分砂岩的孔喉都能使天然气通过。天然气主要聚集在储集岩与围岩在物性上或孔隙结构上有较大差异的部位。因此,在勘探上,应该从单纯寻找高孔渗带转移到寻找物性差异带上来。  相似文献   
45.
热岩石圈厚度是研究盆地的构造演化和板块动力学的重要参数,本文通过实测数据构建地壳分层模型,根据热传导的基本原理,计算了冀中坳陷中部的Moho面温度以及热岩石圈厚度,并探讨其地热学意义。结果表明:冀中坳陷中部的Moho面温度分布在500~600℃,西南侧整体温度较东北部高,热岩石圈厚度介于102~122km,其平面展布特征与华北克拉通热岩石圈厚度西厚东薄的特征相吻合,为华北克拉通受太平洋板块西向俯冲导致东部遭受破坏提供了依据,并且较薄的岩石圈使热流更易传导到地壳浅部,成为了该地区热异常的成因背景。  相似文献   
46.
47.
48.
加里东运动结束后,华南广大地区上升成陆,仅钦防一线为残留海槽。随海西旋回海侵,观沉积断裂的继承性活动,在北东向走滑作用下,粤北盆地裂陷,古大陆板块随之解体。泥盆纪海水从灵山-贺县走滑盆地和吴川-关裂陷分地进入粤北。盆地之沉积物,清楚地反映了裂陷盆地的形成及演化历史,由早期的中基性火山喷发物-充填阶段三角洲和陆棚滨外沉积物-稳定扩大阶段的碳酸盐台地和较深水相泥硅质沉积物及“双峰式”火山岩套一盆地回返阶段的碳酸盐台地和屑滨岸沉积物,构成完整的裂陷盆地建造系列,反映该盆地属加里东拼合的年轻华南古大陆,并在海西期发生内拉张裂陷。  相似文献   
49.
地图的屏幕设色与出版设色有着根本的区别。一幅地图,如果只用作屏幕显示,可以用RGB模式设色,且遵循“后绘在上,最上可见”的原则,但是,若用于印刷出版,设色时必须根据要素的实际情况,按CMYK或专色模式设色,且屏幕上观察到的颜色与印刷后的颜色不一定一致。从分析矢量图与栅格图的特点入手,提出这两种类型地图在设色模式和处理压盖关系等问题上的技术方法,此技术方法对基于出版的地图要素设色与压盖关系处理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0.
南海北部深水区荔湾凹陷构造演化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荔湾凹陷北与白云凹陷相邻,南与双峰盆地(南海西北次海盆)相接,发育于洋陆过渡边界,具有独特的结构构造特征。选取荔湾凹陷为研究对象,在3D地震资料解释的基础上,以断裂特征分析厘定凹陷性质、构造古地貌恢复解析凹陷结构,进而指出古地貌恢复和构造演化对油气勘探的影响。研究获得三方面的创新性认识:①荔湾凹陷为洋陆过渡壳上发育的断坳,断坳作用占主导地位;②32Ma的底辟作用将荔湾凹陷改造为"四洼三凸"的构造格局,恩平组沉积期凹陷北部是一个连通的洼陷;③恩平组沉积期连通洼陷的古地貌有利于三角洲(烃源岩)的发育,背斜型圈闭的定型受控于32Ma的底辟作用,是荔湾凹陷油气勘探的有利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