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20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40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本文对四川江油马鞍塘中晚三叠世地层剖面进行了详细描述,根据岩石组合特征,结合全国岩石地层清理方案将其划分为天井山组和马鞍塘组[1].对天井山组和马鞍塘组进行了详细的沉积相及垂向变化规律研究,并将其划分为四个层序(相当于三级层序),同时讨论了各层序的体系域特征[2].  相似文献   
112.
113.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第四系乐东组是南海北部已证实的天然气水合物主要勘探层系。近年来,其层序地层格架、构成特征以及对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域及运聚成藏的控制影响作用等科学问题引发了广泛关注。为了厘清乐东组层序地层格架、构成特征及其展布规律,基于层序地层学理论,结合研究区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建立了乐东组精细层序地层格架及层序样式。依据典型的地震接触关系识别了乐东组复合层序界面T20、T14和T0,同时划分确定了乐东组下段6套三级层序(LDSQ1-6)和上段8套三级层序(LDSQ7-14)。在三级层序内部还进一步识别出初始海泛面、最大海泛面以及最大海退面,在三级层序中进一步划分出低位体系域(LST)、海侵体系域(TST)、高位体系域(HST)和下降体系域(FFST)。研究表明,1.8 Ma以来,红河物源体系沉积物供给充足,乐东组下段陆架边缘体系进积和加积组分厚度大,层序样式主要为H型层序;0.9~0.8 Ma至今,地层以进积叠置样式为主,且峡谷发育频次增大,低位体系域组分占比增大,主要发育L-H型层序。笔者结合国内外相似区域的沉积相模式,明确了层序格架约束下的沉积相发育类型及时空演化特征,为该区域天然气水合物储层预测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14.
闭流坳陷湖盆的气候层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闭流坳陷湖盆以发育气候层序为特征,在理想条件下,气候三级周期的变化基本符合正弦曲线;一个完整的闭流坳陷湖盆气候层序Ⅰ型层序应包括4个体系域:低水位进积楔体系域、水进体系域、高位体系域和强制水退楔体系域;同样一个完整的闭流坳陷湖盆气候层序Ⅱ型层序应包括3个体系域:水进体系域、高位体系域和强制水退边缘体系域。这些体系域在气候周期变化的曲线上有相应的位置,层序界面则位于基准面变化的最低点。  相似文献   
115.
层序地层学研究表明,奥陶—志留纪之交的冰成海退事件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一个Ⅱ型层序界面。与上扬子地台奥陶—志留系交界处观音桥层相同层位的沉积,在世界各主要大陆上均具有基本一致的沉积背景和“浅海凝缩作用”特征,同属奥陶纪最晚期—志留纪最早期可进行全球对比的Ⅱ型三级层序的陆架边缘体系域。该陆架边缘体系域的顶面,即该Ⅱ型层序的初始海泛面,恰好与笔石 Glyptograptus persculptus带的首次出现相吻合,与已确认的奥陶—志留纪交界处的重大生物演化事件、沉积地球化学事件等也完全一致,因此全球奥陶—志留系界线应选择在笔石G. persculptus带之底。由于上述初始海泛面同时也是笔石G.persculptus带在世界各地首次出现的最低位置,因此它可作为这一全球界线识别性和操作性俱佳的天然标志。  相似文献   
116.
东濮凹陷东部陡坡带北部边界发育3种样式的控凹断裂:单断板状边界断裂、犁状边界断裂和同向断阶边界断裂.3种断裂边界分别控制着不同的砂体分布及层序地层模式,陡坡带板状断裂边界控制着扇体充填模式;犁状断裂边界控制沉积中心(或生油洼陷)的分布发育和演化,湖侵体系域发育,以湖底扇砂体为主;同向断阶的分布则控制着较大规模的低水位扇的发育.  相似文献   
117.
对中国东部古近系和新近系陆相断陷盆地层序地层的研究结果表明,陆相断陷盆地存在着同生断裂坡折带、弯折带2种基本的坡折带类型.当水平面下降到坡折带以下时,构成一个完整的水平面升降旋回,可形成包括低水位、湖扩展、湖萎缩3个体系域的层序(三分体系域);当水平面未下降到坡折带以下时,构成一个不完整的水平面升降旋回,可形成包括湖扩展、湖萎缩2个体系域的层序(二分体系域).这2种层序在纵向上有规律的叠置组合就构成了盆地层序充填序列.水平面上升期是寻找充填作用形成的水下扇(低水位扇)、小型(扇)三角洲(低水位楔)隐蔽圈闭的有利层序地层部位;而水平面下降期则是寻找(扇)三角洲前缘滑塌作用形成的浊积扇隐蔽圈闭的有利层序地层部位.  相似文献   
118.
潜江盐湖盆地层序地层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盐湖沉积不仅是一种重要化工矿产沉积建造 ,还是一种重要的含油气沉积组合 ,其中常常蕴藏有十分丰富的油气资源。但是 ,此类盆地的层序地层学研究起步较晚 ,尤其是对于陆相盐湖盆地更是如此 ,其关键在于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盐湖层序的划分与特征了解较少 ,层序地层划分标准不统一。在充分吸收和消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从当今的盐湖形成理论出发 ,以潜江古盐湖为研究对象 ,讨论了盐湖盆地沉积的层序地层划分标准 ,及层序地层单元基本特征。认为从层序地层的基本控制因素———可容纳空间 (Accommo dationSpace)出发 ,可将盐岩沉积作为盆地水体浓缩的产物———水面下降阶段的沉积代表 ,从而建立起盐湖的层序地层划分标准。  相似文献   
119.
南海珠江深水扇系统的形成特征与控制因素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7  
到2001年底,已从全球六大洲18个盆地大于水深500m地域发现580亿桶油当量,90%的油气储量发现于深水浊流沉积体系,这是与近三十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对深水海域的不懈探索与科学技术进步有着密切的关系。 南海珠江深水扇系统特指广布于南海珠江口盆地近海海域上第三系深水沉积物,主体位于盆地南缘珠二坳陷,属与陆架边缘三角洲体系相联系的、发育于低水位时期的深水沉积系统,其形成具有重要的地质背景,它处于若干重大地质事件的交汇地域,具对应于青藏高原隆升的沉积响应,有独特的由持续沉降所体现的纵向叠置特征,并因应于全球海平面升降变化、呈幕式推进的海侵型沉积系列,构成极为理想的油气储盖组合。因此,以时间耦合、空间耦合与地球动力学耦合为扭带,用整体、系统的论点研讨与分析南海深水扇系统的形成特征,获得一球五源(缘)是南海深水扇系统的主控因素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0.
塔里木盆地早志留世痕迹化石与准层序相组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下志留统塔塔埃尔塔格组发育有海进体系域。根据痕迹化石分析并结合沉积学特征,海进体系域准层序由5类岩相组成:差分选多源砾岩相和含砾粉砂质泥岩相为海侵滞留沉积,发育固底控制Diplocraterion痕迹化石;含交错层理细砂岩相由高能条件下的前滨和中上临滨细砂岩组成,发育Skolithos和Macaronichnus等痕迹化石;砂、泥岩互层相反映了受风暴影响的下临滨环境,发育Skolithos、Palaeophycus和Chondrites等痕迹化石;强生物扰动泥岩相代表低能的滨外环境,发育Helminthopsis和Zoophycos等痕迹化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