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0篇 |
免费 | 27篇 |
国内免费 | 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篇 |
大气科学 | 21篇 |
地球物理 | 74篇 |
地质学 | 37篇 |
海洋学 | 14篇 |
天文学 | 1篇 |
综合类 | 7篇 |
自然地理 | 7篇 |
出版年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13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21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7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61.
我国地球系统科学向何处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世纪末期起,国际学术界正在经历着一场质的变化:原来分头描述地球上各种现象的学科,正在系统科学的高度相互结合,成为揭示机理、服务预测的“地球系统科学”。地球科学又一场新的革命性突破正在来临。正在着手实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奋斗的我国学术界,将如何迎接这场学术挑战?对此,有必要对国内外地球系统科学的研究作一比较,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科发展的走向提出一点管窥之见,就正于同行。 相似文献
162.
日前,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和中国地质科学院主办、沈阳地调中心承办的东北片区地质科技中长期规划研讨会在沈阳地调中心举行。内蒙古地质环境监测院派出有关专家参加了本次研讨会。与会专家就东北地区地质大调查实施以来地质科技工作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今后地质科技需求、中长期目标、工作思路、实现途径和条件等内容进行了广泛地交流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3.
不同时间尺度的中长期水文预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中长期水文预报时间尺度对预报精度的影响,选取最近邻抽样回归模型与基于小波分析的组合模型对长江干流典型断面不同时间尺度的径流序列进行中长期径流预报。将1980~2012年的逐日径流资料经过时间聚集方法转换成三天、周、旬、半月、月、双月、季、半年、九月、年等10个不同时间尺度,对高场、寸滩、宜昌、螺山、汉口、大通6个典型断面的径流进行拟合和预报。结果表明:随着预报时间尺度增加,预报精度呈现先降低后提高的趋势,其中,在月时间尺度上预报效果最差,三天和年尺度上预报效果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64.
1999年,笔者发表了对2008年中国汶川8级地震的中长期预测结果,预测的最危险地区为汶川,上限震级为7.2级(实际震级8.0,误差0.8级),危险时段为2007—2012年、2021年以后(实际地震发生在第一危险时段内)。本文对预测方法做了概要介绍,总结了方法的特点,提出了改进意见,并探讨了跟踪短期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65.
回顾了1972~2001年间省内外地震学者对四川震情研究的44篇文献中所提出的预测意见和实际检验情况,对其中的主要预测依据、预报能力、应用条件分别作了进一步分析。最后归纳了近期、中期、中短期3类强震趋势活动图像特征:近期危险性分析侧重地震带是否可能进入大震活跃幕;中期危险性分析侧重大震活跃幕的类型及窗口、相关、信号等地震是否发生;中短期危险性分析侧重中强震的条带、丛、环异常及诱发地震、逼近地震、缺震事件。实践表明,图像分析中尤应注意与孕震环境由大至小的整体分析和发展阶段的个性研究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6.
根据1500~1997年地震资料分析研究,江苏-南黄海地区M≥5中强地震具有显著的干支60年周期性特征。作者对其独特的预测功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未来几年该区依然存在5~6级地震的危险性,该区本世纪第二地震活跃幕可能持续到2009~2012年前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