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1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241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119篇
地球物理   70篇
地质学   415篇
海洋学   11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6篇
自然地理   16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2篇
  1951年   1篇
  1950年   3篇
  1948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1年   1篇
  1940年   1篇
  1935年   1篇
  1933年   2篇
  193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探讨了金在黑龙江省中部森林沼泽区A层土壤-10~+60目、-60~+100目、-100~+160目及-160目粒级中的含量分布特征和富集规律.经对比研究认为,-100目可以满足低密度深穿透地球化学详细测量采样要求,该粒级能够有效地发现异常.  相似文献   
102.
魏春景 《地球科学》2018,43(1):24-43
华北克拉通古元古代造山带的时空分布与构造属性尚有很大争论,一种观点认为华北克拉通从新太古代至古元古代受大洋俯冲闭合控制,在1.85~1.95 Ga之间先后发生3次陆-陆碰撞形成3条造山带,即孔兹岩带、胶-辽-吉带和中部造山带;另一种观点强调华北克拉通这3条元古代造山带在1.80~1.98 Ga之间经历了相同的漫长演化过程,指示当时特有的热俯冲和碰撞环境.通过总结中部造山带中的五台-恒山地区变质作用研究进展,阐述该区古元古代造山时代与构造属性.五台-恒山地区的主要变质岩石-构造单元包括恒山杂岩、五台杂岩和滹沱群.恒山杂岩和五台杂岩主体为新太古代TTG片麻岩和表壳岩,它们在古元古代晚期经历了两期变质作用改造.第一期变质作用为中压型,是由于陆-陆碰撞导致弧后伸展盆地闭合、地壳加厚造山所致,从南向北形成一个递增序列:包括五台群下部和南恒山杂岩南部的低角闪岩相、南恒山杂岩北部高角闪岩相和北恒山杂岩的高压麻粒岩相,其压力峰期所对应的地热梯度为~15 ℃/km.变质锆石所记录的年龄峰值随着变质程度增高而降低,依次为~1.95 Ga、~1.92 Ga和~1.85 Ga,这是因为在变质过程中锆石生长受流体和熔体行为控制:在亚固相线下,变质锆石可记录峰期变质年龄,而在超固相线条件下记录伴随熔体结晶的退变质年龄.由此确定该区中压相系变质作用压力峰期时间为~1.95 Ga,对应地壳加厚造山的峰期.加厚地壳由于重力均衡导致变质岩从深部地壳折返至中部地壳,在P-T轨迹上表现为压力峰期之后发生等温减压(ITD)至0.5~0.7 GPa,岩相学上表现为峰期石榴石分解形成斜长石"白眼圈"等,指示缺流体条件.南恒山北部高角闪岩相岩石中的变质锆石记录的折返时间为~1.92 Ga,指示第一次造山结束.第二期变质作用为中-低压型,系为板内变形所致,表现为折返至中地壳的岩石伴随挤压型剪切变形和流体注入形成平衡矿物组合.朱家坊韧性剪切带就是这次板内变形的强构造域,其中也记录了顺时针型P-T轨迹,但所反映的地壳加厚程度有限,第二期变质-变形峰期时间为~1.85 Ga.由于朱家坊韧性剪切带左行走滑,导致北恒山麻粒岩地体抬升.五台-恒山地区在1.80~1.96 Ga之间经历两期变质-变形事件,这一认识或对讨论华北克拉通其他地区的古元古代造山带演化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3.
在未来的亚洲中中气候变冷过程中,从咸海干涸海底和卡拉博加戈尔湾等等内陆湖泊和地区吹起的盐粒,农田排出的农药残余物,尘埃微粒等-固态大陆型气溶胶具有主要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环流及该区域的生物系统对气候的变化可能起着相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4.
王建  柏春广  徐永辉 《沉积学报》2006,24(4):562-569
通过对江苏中部淤泥质潮滩潮汐纹层发育过程的实地观测,以及对所采样品在室内进行的落淤量的计算与颗粒的粒度、磨圆度分析等,揭示出江苏中部海岸淤泥质潮滩沉积中的潮汐层理的成因机理:毫米级薄砂泥互层层理为半日潮的产物,厘米级厚的厚砂泥互层层理为半月天文潮的产物。此外,通过对9711号台风引致的风暴潮影响前后的滩面进行了现场观测,发现江苏中部淤泥质潮滩上部存在一个即使在风暴潮期间也不发生侵蚀的地带。该带的风暴沉积与正常的潮滩沉积比较,具有粒度较粗,分选较差,磨圆稍好,递变现象明显,平行层理或波状交错层理发育比较典型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5.
根据不同比例尺的区域地质调查成果以及综合研究资料,吉林省中部早中生代火山事件地层可初步作如下划分:晚三叠大酱缸组沉积期自早而晚有:星星哨火山事件(229.5~227.5 Ma),官马火山事件(222±10)Ma,西土山火山事件(210±19)Ma;早侏罗世板石顶子组沉积期有:双丫子东山火山事件(195.04±5.01)Ma,官马金矿火山事件(193.6 Ma);早侏罗世太阳岭组沉积期有:未命名火山事件1(188.0±19.0)Ma,未命名火山事件2(184.0±1.1)Ma,北大湖火山事件(179.4±1.1)Ma,二道沟火山事件(174.0±34)Ma。  相似文献   
106.
孙振明  李才  解超明  范建军 《地质通报》2014,33(11):1820-1826
难爬日铁矿位于羌塘中央隆起区。对难爬日铁矿的地质特征、矿体及矿石特征进行初步调查,通过野外调研及室内岩相学与矿相学观察,将难爬日铁矿的形成划分为早期矽卡岩阶段、晚期矽卡岩阶段、氧化物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及后期氧化作用阶段5个成矿阶段,同时对难爬日铁矿的围岩蚀变和矿化富集规律进行分析。根据矿体产出地质条件、矿石矿物组合及围岩蚀变特征,并结合前人资料认为,难爬日矿床属接触交代型铁矿床,晚三叠世中酸性侵入岩与碳酸盐岩接触部位为重点找矿地段。  相似文献   
107.
内蒙古索伦山缝合带南侧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北部分布有车根达来花岗闪长岩-闪长岩和西别河火山岩。车根达来花岗闪长岩为高钾或中钾钙碱性系列岩石,化学成分相当于埃达克岩。闪长岩为中钾钙碱性系列岩石,呈大小不等的包体产于花岗闪长岩中,化学成分相当于正常岛弧深成岩。但是,花岗闪长岩[εHf(t)=-4.56~-1.56]和闪长岩[εHf(t)=-5.01~-1.88]锆石Hf同位素组成指示其源区为古老的(镁铁质)陆壳或富集地幔。锆石SHRIMPU-Pb定年给出车根达来花岗闪长岩的年龄为245Ma±1Ma,闪长岩包体的形成年龄为239Ma±2Ma。西别河火山岩为钾玄岩,喷发年龄为224Ma±2Ma。火山岩以大量的、年龄分散的捕虏晶(260~1556Ma)为特征,指示了大陆背景。这些三叠纪侵入岩和火山岩形成于古亚洲洋闭合(中晚二叠世)之后,没有明显的构造变形,应为中亚造山带的造山后演化的岩浆岩记录。  相似文献   
108.
陈梦熊 《地质论评》1950,15(Z1):7-12
一、引言甘肃中部有许多变质岩系露头出露於黄土或第三纪红色岩层之下,由於露头零散,岩性变化很大,又缺乏化石的佐证,所以关於这些变质岩系的时代问题,各方意见,颇不一致。归纳起来,这些变质岩系约可别为皋兰系(太古界),南山系(上古生  相似文献   
109.
新疆昆仑山中部库牙克地区,处于不同大地构造单元的结合部位,一些重要构造线均交会于此,确定它们之间的关系,关键在于库牙克断裂。1:20万区域化探最新成果显示,库牙克地区绝大多数元素两分性特征突出、南北差异明显,北部整体富集MgO、K2O、Na2O、Al2O3、CaO、Cr、Ni、Co、V、Ti、Au、La、Be,而贫Hg、As、Sb、B、Li,南部正好相反。两者之间的分界线从东向西依次对应于阿尔金断裂西段、库牙克断裂、阿什库勒断裂和康西瓦断裂东端。因此,从地球化学角度对库牙克断裂的延伸进行了推断,提出库牙克断裂东连阿尔金、西经阿什库勒与康西瓦断裂相接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110.
通过对二连盆地中部下白垩统赛汉组上段古河道型铀矿床砂岩中的酸解烃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了酸解烃中烃类气体组成特征、成因及来源,并结合该区铀矿分布富集的地质特征初步探讨了该区油气与砂岩型铀成矿关系。结果表明,赛汉组上段古河道砂体中CH_4及C_2~+含量与铀含量呈正比,且在氧化带、氧化还原过渡带和还原带内烃类含量具明显的分带性。酸解烃气体组成特征参数C_1/ΣC、C_1/C_2+、C_2/iC_4、C_2/C_3、iC_4/nC_4、iC_5/nC_5、ln(C_1/C_2)、ln(C_2/C_3)表明,研究区赛汉组上段古河道砂体中的烃类气为有机成因的油型气,烃类气主要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主要为原油伴生气和原油裂解气。根据研究区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生排烃史分析认为,该区下白垩统赛汉组上段古河道型铀矿床中烃类气主要来源于下白垩统阿尔善组(K_1ba)湖相腐泥型或偏腐泥型烃源岩,其次为腾一段(K_1bt~1)低熟-成熟阶段的湖相烃源岩。研究区深大断裂、不整合面、主砂体或裂隙是该区深部油气向上逸散的主要通道,深大断裂及不整合面附近应是该区砂岩型铀矿找矿的重点方向;油气在该区古河道砂岩型铀成矿作用过程中具有吸附作用、还原作用和保矿作用,区内砂岩型铀成矿期次、油气聚散史明显受控于晚白垩世末—古新世期的反转构造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