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24篇
  免费   1744篇
  国内免费   1802篇
测绘学   461篇
大气科学   765篇
地球物理   1486篇
地质学   6374篇
海洋学   503篇
天文学   38篇
综合类   427篇
自然地理   316篇
  2024年   83篇
  2023年   246篇
  2022年   281篇
  2021年   332篇
  2020年   263篇
  2019年   281篇
  2018年   236篇
  2017年   234篇
  2016年   252篇
  2015年   267篇
  2014年   406篇
  2013年   334篇
  2012年   390篇
  2011年   428篇
  2010年   401篇
  2009年   385篇
  2008年   418篇
  2007年   408篇
  2006年   362篇
  2005年   387篇
  2004年   317篇
  2003年   325篇
  2002年   364篇
  2001年   288篇
  2000年   289篇
  1999年   252篇
  1998年   203篇
  1997年   272篇
  1996年   221篇
  1995年   184篇
  1994年   158篇
  1993年   145篇
  1992年   165篇
  1991年   130篇
  1990年   149篇
  1989年   135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65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42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32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22篇
  1979年   10篇
  1976年   4篇
  1974年   4篇
  1964年   6篇
  196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以位于"5·12"汶川大地震震中区的皂角沱崩塌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崩塌所处的自然地理、工程地质环境进行野外调查,分析崩塌的发育特征;采用不连续变形分析软件DDA,对坡体失稳崩塌的全过程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斜坡地形放大效应在震中区是客观存在的,具倾向坡外的陡倾控制性结构面的高陡突出地形对地震波具有明显的放大作用。该坡体崩塌失稳模式为:峰值加速度放大→增加的振幅迫使岩体沿陡倾坡外的控制性结构面迅速拉裂→沿滑动面发生崩滑→高速脱离滑源区→巨大的势能和动能驱动块体做长距离运动。通过数值模拟可知,随着斜坡坡高的增大,地震加速度和速度无论是在水平向,还是在竖直向均存在放大效应,但是水平向的放大效应较竖直向更明显;结构面监测点的加速度和速度放大系数相比稳定的坡体要大得多,地震袭来,当遇到陡倾坡外的不连续结构面时,斜坡动力响应强烈,最终危岩体沿控制性结构面发生崩滑破坏。  相似文献   
32.
在中国,自从1957年起,与各种地球物理方法(解决石油地貭任务)广泛发展的同时,比較年輕的大地电流法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大地中存在大地电流,这在一百多年前就知道了。以往的观測表明,大地电流具有脉动性貭,它的大小和方向随时間而变化,并在地球表面很多地区同时出現。大地电流的产生、它的变化以及与地磁場的关系,还沒有搞得相当清楚,这是一个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問題。  相似文献   
33.
本文论述了用“底视法”测量叶面积指数的基本原理,并在中国科学院禹城综合试验站遥感试验场以“冠层分析仪”对该方法进行了试验,提出了刺柏针叶叶面积指数的新估算方法。通过计算证明,测定值和估算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这种以“底视法”为基础的冠层分析仪可以用于植被定量遥感的快速地面定标。  相似文献   
34.
琼西北地区冰川地貌陆地卫星TM图像解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北门江流域更新世沉积广布、厚度巨大。在对区内的建筑砂矿进行成矿背景条件研中,利用了陆地卫星TM图像并与区内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发现了区内的冰蚀台面、冰洼、冰斗、冰川槽谷和冰碛堤、冰碛裙和冰水扇等冰川作用遗迹。通过对冰蚀、冰碛地貌的研究发现它们之间内在的成生规律。  相似文献   
35.
现代神经生理学研究表明 ,人脑的大量神经元构成有所分工而又紧密联系的神经元网络 ,它的结构和功能可以采用物理可实现的系统人工神经元网络来模拟。制图综合是人脑神经元网络获取、处理、输出地理信息的复杂视觉思维过程 ,可以用人工神经元网络来模拟。文中探讨了制图综合的人工神经元网络的设计 ,并对用于实现自动制图综合的结果进行分析 ,指出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6.
偶发E层(sporadic E,Es)是主要发生在90~120 km高度的电子密度显著增强的电离层薄层,Es层的存在会导致掩星观测中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信号强度和相位的强烈波动。利用2019-01—2021-12风云三号C(Fengyun-3C,FY3C)和风云三号D(Fengyun-3D,FY3D)卫星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掩星观测的50Hz信噪比数据提取Es层信息,进而对两颗卫星数据分别反演得到的60°S~60°N中低纬地区Es层发生率的时空分布及季节变化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虽然两颗卫星掩星资料得到的Es层发生率分布形态基本一致,均反映了Es层的发生率与地磁场和中性大气背景风场的相关性,但在大部分季节和地区,由FY3D得到的Es层发生率低于由FY3C得到的结果,北半球夏季中纬地区尤为明显,而FY3C反演结果与基于电离层与气候星座观测系统掩星数据的反演结果更为接近。导致差异的可能原因包括两颗卫星信噪比廓线的上边界高度分布和地方时覆盖上的差异、两颗卫星掩星接收机噪声水平的差异等。上述结果表明,后续融合两颗卫星的掩星数据进行Es层相关研究时,可能需要顾及...  相似文献   
37.
植被冠层辐射散射信号中蕴含了丰富的植被信息,通过构建植被冠层辐射散射模型,可以实现植被结构等生物物理参数的遥感定量反演。迄今为止,可见光/近红外、热红外、微波波段均已发展了大量的模型,这些模型在参数反演方面各具优势,但不同波段的模型又有其自身的局限性。跨波段的联合模拟可以实现模型间的优势互补,进而提高地表参数的反演精度,近年来已有学者专注于可见光/近红外与热红外模型,热红外与微波模型,主被动微波模型,以及可见光/近红外与微波模型的联合模拟和协同反演,但多是两两联合,且主要是基于经验模型或解析模型。基于3维场景的植被冠层辐射散射特性模拟模型可以细致刻画不同组分的结构和空间分布特征,对于由植被结构引起的多次散射和组分比例变化的考虑具有优势。本文主要介绍了3维模拟模型在可见光/近红外、热红外和微波波段,以及跨波段联合模拟方面的研究进展,从模型机理、场景统一、以及组分理化参数的统一的角度,探讨了构建多波段3维模拟系统的可行性,展望了多波段3维模拟模型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8.
天空中导航卫星的可见数不断增加对整周模糊度的解算带来了有利的影响,极大改善了GNSS单历元单频RTK定位的精度和可靠性。针对GLONASS/BDS组合定位时的时空基准统一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GLONASS信号频分多址的特点,对GLONASS/BDS单历元单频RTK定位的数学模型进行了研究;最后通过实测数据对模型可行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GLONASS/BDS单历元单频RTK定位是可行的,并且在北向上的定位精度要优于BDS单历元双频RTK定位。  相似文献   
39.
对WebGIS和MapXtreme的工作方式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分析了基于MapXtreme的WebGIS的不足之处,并针对这些不足进行了优化研究。由于服务器端效率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客户端用户的使用和体验效果,因此提出了在WebGIS中使用Comet技术实现服务器信息推送,用客户端地图图层来替代服务端地图图层。该优化方案能有效地改善通信效率,增强用户体验,且减小了应用系统本身的业务逻辑与MapXtreme之间的耦合度。  相似文献   
40.
通过在矿区施测的静态GPS控制测量,根据实际不同的坐标系工程用图需要,在矿区内均匀选择三个以上公共点的两套坐标,探讨对手持式GPS接收机求取其转换参数的方法,采用五参数转换法,求出转换参数,然后在手持GPS接受机上设置五参数来提高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