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6篇
  免费   335篇
  国内免费   219篇
测绘学   127篇
大气科学   144篇
地球物理   274篇
地质学   1234篇
海洋学   147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111篇
自然地理   677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44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128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49年   2篇
  1947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5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01.
湖北旧石器至战国时期人类遗址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湖北旧石器时代至战国时期1362 处遗址时空分布的总趋势是从西往东、从高往低逐渐增加的。旧石器时代海拔50~500 m 的遗址数占当时遗址总数的78%, 而新石器时代至战国 时代71%~95%的遗址分布于0~200 m 的海拔区。该区遗址时空分布变化主要受两方面影响: 一是各时代人类都需要选择既靠近水源、又便于抵御洪水的河流1~2 级阶地为生存地点。而 全新世以来受区域构造抬升影响, 河流下切会形成新河谷, 且构造运动稳定期河流侧旁侵蚀与堆积也导致大量新阶地在低海拔区增多。因此, 人类为适应河流阶地位置变化的迁徙, 导致该省中东部低地区遗址逐渐增多。二是该区人类遗址时空分布变化还受气候条件影响。旧石器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十堰东北部汉水流域以及荆州西南和荆门以东, 从河流地貌发育角度看, 该时期遗址分布在较高位置与此时期河流主要分布在较高地势区有关。城背溪文化时期原有的旧石器遗址分布区此时的遗址分布寥寥无几, 相反, 在西南部宜昌附近的长江沿岸却明显增多, 并成为该时期一个重要的分布区。大九湖孢粉谱的特征表明, 城背溪文化期遗 址数只有23 处主要与当时处于全新世湿热期降水量较大以及洪水较多有关。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对应于大九湖孢粉带Ⅳ的中上部, 这一阶段总体上气候适宜, 是有利于农业文明发展的全新世暖湿期, 在湖北中东部地区各时代遗址数递增显著, 但屈家岭文化时期, 原先分布在长江三峡地区的34 处大溪文化遗址有32 处消失, 而在襄樊-荆门-孝感一线以北的较高地势区却猛然增长了近90 处, 此种变化主要与当时水域范围扩大有关。楚文化时期对应于大九湖孢粉带V, 处于全新世温干气候阶段, 但当时的温湿条件仍有利于农业耕种, 故该时期遗址数骤增至593 处。湖北东南部海拔0~50 m 的湖群区因地势低洼, 洪涝严重, 所以成为历代遗址分布最少的地区。  相似文献   
902.
903.
赵直  冯民权  侯梓良 《水文》2024,44(2):83-88
为对比分析HEC-HMS模型三种降雨损失方法在沁河流域的适用性。借助Morris筛选法识别降雨损失方法的关键参数,选用流域内5场雨洪资料进行参数率定和模拟精度分析。结果表明:(1)SCS CN值曲线法、Green-Ampt法、Initial and Uniform法主要敏感性参数分别为CN值、土壤饱和导水率、恒定损失率。(2)选取洪峰流量、洪水总量、峰现时刻误差以及Nash系数对模型模拟精度进行评价,SCS CN值曲线法和Initial and Uniform法模拟结果达到乙等精度,Green-Ampt法模拟结果达到丙等精度。研究成果可为半湿润地区中小流域降雨损失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04.
以叶尔羌河流域上游河源区为研究区,构建嵌入了冰川模块的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对卡群水文站1968—2017年逐月径流进行模拟,评价该模型在研究区内的适用性,基于模拟结果分析研究区冰川径流年际变化与年内分布情况,并定量核算气候和下垫面变化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率.结果表明:该模型在研究区径流模拟中具有良好的适用性,校准期(1...  相似文献   
905.
城市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实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城市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进行探讨,从胁迫-状态-响应3方面构建了指标体系,并利用综合指数法对许昌市5条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01—2005年5条河流健康状况虽逐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但仍处于严重不健康-亚健康之间,河流污染严重、景观功能低下是主要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906.
侯家窑遗址是旧石器中期重要的考古文化遗址, 然而对侯家窑古人类的生存年代及生存环境至今尚存争议。本文通过野外地质观测、地磁测量和电阻率测深等工作以及动植物研究资料分析, 对遗址区地质地貌环境, 尤其是与古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古河流发育情况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在侯家窑遗址区发育一条NNW-SSE向的古河流, 它形成于224ka B.P.前的泥河湾古湖泊大规模萎缩阶段, 直至被晚更新世冲洪积物掩埋后才结束发育历史。2)侯家窑遗址古人类文化遗存埋藏于古河流截弯取直遗留的牛轭湖沉积层及不整合覆于其上的壤化粘土层中, 时限为距今约224~161ka, 即侯家窑古人类在此地生活达6万年之久。3)牛轭湖区不仅适宜多种植物生长, 而且水流缓滞、清澈, 是各类动物优先选择食物和饮水的地方。古人类在这里使用石球围猎, 较之在其他地带成功率高。4)侯家窑古人类生存时期, 气候寒冷, 但这里的地形呈面向东南的宽阔圈椅状, 光照条件良好, 气候温和, 其间又有河流穿过, 生态环境相对优越, 动植物资源较为丰富; 而且遗址附近优质石器原料遍布, 许多石料在河谷中即可寻到, 方便石器制作。因此, 对于旧石器时代以狩猎和采集为主要生活方式的古人类来讲, 在寒冷的区域气候背景下, 选择生存环境较好的侯家窑遗址区倚河而居势成必然。  相似文献   
907.
云南省南涧地区景星组一段地层特征及沉积相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详细描述了云南西部南涧县公郎乡土关庄景星组一段实测地层剖面,讨论了云南南涧地区景星组一段岩石地层、接触关系及岩相特征,通过剖面测制得出景星组一段岩性为灰白色砂岩及紫红色泥岩,认为该区景星组一段主要是河流相沉积建造.  相似文献   
908.
采用国内目前常用的两种密度三溴甲烷重液(重液1,密度为2.87 g/cm3;重液2,密度为2.80 g/cm3),分别对黄河、长江、珠江等河流以及东海、南海等海区沉积物中的0.063~0.25 mm粒级进行了重矿物分离及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重矿物分离过程中,两种重液的密度均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其中重液2的密度变化较大且呈整体增加趋势,而重液1密度则较为稳定。比较而言,重液2分离出的重矿物质量分数较重液1的稳定,尤其处理白云石质量分数较高(如长江)的沉积物时,重液2较重液1分离出的重矿物质量分数明显偏高。由于能有效区分方解石和白云石,重液2在分离东海、长江沉积物中的重矿物效果要好于重液1。为使分离出来的重矿物质量分数保持稳定,每次提取完重矿物的剩余重液2需重新配平至密度为2.80 g/cm3。对两种重液分离出来的重矿物质量分数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两者有一定的相关性,并可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将两种结果进行粗略转换。由于在重矿物分离过程中,损失的碎屑矿物很低(一般在个样总质量的1%以内),其对重矿物质量分数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909.
矿山酸性水及其伴生的重金属污染是含黄铁矿矿山最主要、综合治理难度最大的污染问题。为了查明蒿坪河流域废弃石煤矿开采河流铝的白色污染及成因问题,2021年以来进行了卫星遥感解译、无固定翼无人机航测、样品采集与分析、主要河流断面水质动态监测等工作。结果表明:① 研究区河流普遍存在铝的白色污染,其形成可见3种模式:两条沟道不同酸碱度的河水混合后形成白水带;河道河水自然跌水后在河床形成白色污染物;河水自然演化形成酸性水、酸性磺水与酸性白水。② 河水铝离子污染普遍且超标严重,216件河水中Al离子平均含量为8.6 mg/l,样品超标率65.8%,19条河流断面3次河水中Al离子的平均超标率90.48%。③ 河流中铝来自于石煤矿及其围岩中酸性溶解作用长石的结果,废渣堆底部流水是河流铝的主要污染源。④ 河水中铝离子与pH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河水酸度愈大,河水中铝离子含量愈高;河水中白色无定形胶凝状物形成后,河水中铝离子含量显著降低。河水pH的升高,是河流白色污染物形成的主要因素。河水中铝的白色污染物具有无定形特点,化学组分复杂,是硫酸根、氢氧根及铝构成的复杂化合物。铝的白色无定形胶凝状物具有吸附河水中重金属离子的能力。研究成果可为研究区铝的污染防治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10.
美姑河流域地处全球滑坡灾害密集的云贵高原与川西南山地过渡带,该地区因地貌类型特殊,大型-巨型滑坡数量多、危害重、成因机理复杂,成为河谷区重大工程和城镇建设的安全隐患。笔者在国内外古滑坡研究成果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美姑河流域古滑坡时空展布、滑坡对顺构造地貌响应、滑坡孕灾-控灾机理,滑坡成灾模式与主控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结合当前滑坡防灾减灾实际需求,提出美姑河流域顺构造地貌控制下古滑坡孕灾模式研究的3个优选方向:(1)不同发育强度的顺构造地貌对滑坡孕灾-控灾模式,(2)构造差异隆升对顺构造地貌区大型滑坡发育的孕灾模式,(3)通过古滑坡年代学研究建立断裂、褶皱、古地震和古气候变化与滑坡发育的对应联系。破解这些研究方向的关键科学问题,将为西南山区古滑坡研究及防灾减灾起到积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